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永恆的流動,扎哈·哈迪德的跨界與故事

已故的普利茲克獎得主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以獨樹一幟的解構主義設計風格及強烈的個性讓她在以男性為主的建築設計行業得以佔據一席之地。2004年,她獲得了普利茲克獎,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女性建築師,不幸的是,2016年,她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年66歲。

而除了其獨創的建築風格外,扎哈同時也是一位跨界大師:從室內設計到家居設計,到飾品,藝術、舞蹈表演等各領域都有所涉及 ,是一位極為善於跨界的大師。

“永恆的流動:扎哈·哈迪德x跨界”近日在上海昊美術館·設計中心開幕。這是國內首次呈現建築大師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跨界設計的展覽。作為首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女性建築師,哈迪德所獨創的設計風格,對世界建築界以及中國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建築之外,哈迪德也是一位極為善於跨界的藝術家。

此次展覽將聚焦哈迪德跨界領域創作,除了昊設計中心所收藏的限量家居與裝置將首次亮相之外,展覽協辦方扎哈·哈迪德設計事務所(ZHD, London)亦帶來了2018年最新的跨界成果。此次展覽甄選出的跨界設計覆蓋家居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有沙發、書架、燈具、瓷盤、花瓶、香氛蠟燭、燭台、飾品、象棋、書籍等,以向觀眾提供理解哈迪德不同維度的審美視角。

展覽名“永恆的流動”源於哈迪德創作的內核:曲線。哈迪德歷來“反對直角”,以提倡太空的融合與流動而聞名,由此創造諸多建築經典。詩人裡爾克曾言:“一個變動不斷的地方,在無限的太空中翻轉”。這如哈迪德創作中所呈現的意象:哈迪德的藝術魅力在永恆流動的曲線中,不斷循環以獲新生,同時滲透在人們生活的不同領域,彰顯關於未來的暢想。

哈迪德的跨界創作呈現出建築學的思想方法衍生設計的多樣可能性,這些跨界作品不僅保有太空的流暢感與雕塑感,在技術與材質的表達上,更塑造出無可比擬的美學屬性,成為睿智生活的象徵。哈迪德曾言:“我的產品設計與建築設計密不可分,我的早期項目中就包含室內設計與產品設計。這些設計於我及我的團隊而言至關重要,因為不同的維度與多元的媒介表達可以激發我們更多的創造力,這也是我們的設計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到,展覽首度為公眾開放昊設計中心館藏:其中罕見的“紅色系列”沙發(Project in Red Series ,1988)代表哈迪德的早期設計風格,沙發“振翅欲飛”的造型與其首個落地建成項目“德國維特拉消防局”(1990–1993)遙相呼應,體現了至上主義(Suprematism)中“懸浮太空”概念對她的影響。而“大花瓶/雕塑模型:流動”(2007)則為哈迪德典型的“參數化設計”(Parametricism),流動的線條塑造出豐富的太空層次,賦予靜態的雕塑以舞蹈的動感,彰顯設計師駕馭科技的自信。

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的Simon YU認為,“扎哈在家具和產品的設計當中其實就是可以看到她不斷地探索到底什麽才是可能的。所以她一定要去把這些找出來,包括那些最新的技術。

出生於伊拉克的哈迪德對社會議題也尤為關注,展覽中“奧德普羅格林”長椅(2009)的木質表面則記載了一次聯合國氣候問題的重要討論,反應了哈迪德所秉持的“創造更好未來”的信念。跨界無界,哈迪德建築事務所與知名餐具、廚具品牌WMF合作的珍貴限量餐具(WMF Cutlery,2007)將建築設計的精密算法運用至餐具設計中,尤其是餐具的線條設計,體現出雕刻般的精美。

同時,展覽還展出了來自扎哈·哈迪德設計事務所(ZHD)的裝置作品《城市之塔》(City of Tower)。這件作品呈現了哈迪德遍布全球建築項目的圖景,也體現了她持續探索科技與建造摩天大樓的最新概念。據了解,這件作品繼英國設計博物館後首次於中國大陸地區美術館展出。

此外,在開幕式當天,來自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副總監Woody Yao和扎哈 哈迪德設計事務所項目總監,建築師Simon Yu一起分享了他們所認識的扎哈。

-----------

澎湃新聞特此摘選論壇內容,予以發表。

Woody YAO:我和扎哈·哈迪德合作了20年,我有機會和她一起設計了一些最重要的美術館,還有世界各地的藝術機構。

我記得扎哈在1981年來到中國,這時候她的事業剛剛起步。在這之後她參加了在香港的一個項目的競標,就是山頂俱樂部(Peak Club)項目。這是一個國際競賽,扎哈獲得了這個獎項。當時她打敗了一些已經很有名的設計師來設計這個項目,但是出於各種原因這個項目最終沒有實施。但那時就能夠看到她的設計風格受到來自俄羅斯先鋒藝術的影響,和她在中國的一些經歷的影響,比如中國的園林。

實際上山頂俱樂部(Peak Club)是一個系列俱樂部,其包含酒店以及景觀設計,就像是一把劍在自然景觀中一刀切下去。扎哈第一個真正建造的項目,並不是一幢大樓,而是一個室內設計。很多人都知道這是在日本劄幌的Moon Soon 餐廳,這應該是在1989年。這其中有來自火的形象。其實是由兩個主題,一個是冰,一個是火,還有就是割裂的概念在裡面。

有人問跨界是怎麽開始的,我覺得應該是從第一天便開始。我們一直是關注室內設計、產品設計、就算不設計建築,我們也一直在一些展覽,一些室內設計的項目上工作。

這是在美國的一個美術館——辛辛那提美術館,它的理念是一個都市中的田園,將城市當中的人都集聚在這裡,這樣一個建築會把大家從地面上吸引過來,來到這樣一個美術館參觀。第二個美術館是在羅馬MAXXI當代藝術館,當時這個美術館有一個很大的展覽,從空中的圖大家可以看到這個美術館的屋頂。其實他並不是只有一幢建築,而是有好幾個建築集結在一起,房間,牆壁相互影響著,形成了展覽的太空。此外,大家可以看到一條河,所以這個建築的設計也是映射了這個河流的一種流動。這個建築以前是舊的廠房,它的概念就是樓中樓,其實是由多幢建築結合在一起。藝術館的牆面都是具有功能性的,可以分隔太空或者是成為一個獨立的牆面。

在談及材料時,其實從一開始我們建築事務所就運用了很多不一樣的材料,包括了混凝土。在扎哈第一個所設計的大樓當中就用到混凝土和其他混合材料,之後扎哈也做了很多媒介方面的呈現和嘗試。我們通過使用不同的媒介來展現了不同地域環境下使用的不同的技術。當代科技技術也允許我們可以去呈現出紛繁多樣的材料,也讓我們可以把不同的材料用於不同的家具還有建築當中。

倫敦也是我們團隊的常駐地。在倫敦我們的主要辦公室當中有三百個人,有很多很有天賦的人,會一起做展覽的策展。在一年當中,我們會根據倫敦當時的情況來做一些展覽,有時可能只是因扎哈戴過的一個發飾得出靈感而做的策展。扎哈也是非常喜歡時裝的。

Simon YU:我們經常聽到的關於她的說法就是確實是堅毅的一個代表,她所獲得的成功是前所未有的,也給很多人帶來了靈感和啟發。

我剛發現扎哈的時候還是個學生,應該是在1993年,也就是25年前。當時我在蘇格蘭的一所大學的圖書館中碰巧翻開關於扎哈的書,在這本書裡重點的介紹了她的繪圖一些建築設計概念。

當時她還沒有真正地有機會實施她的設計,在她真的出名之前,她還是經歷了艱難的時光,但是她確實是做了一些非常精彩的設計。

當時是在90年代,剛剛從後現代主義當中恢復過來,而後現代主義也是令人很感興趣的。重新來塑造現代主義,包括在視覺上,裝飾上。紐約有很多成功的建築師,像Noman foster,在當時是很前衛的設計師而且非常注重運用高科技。所以像她這樣的設計師在建築領域是非常標新立異的,這些圖傳達了她的想法,也表達了太空感。這些說明太空是怎樣來進行構造的,且從完全不同的角度來進行設計,同時又非常的注重它的功能作用,以及周邊環境的關係。

她通過繪畫這個的媒介來展示了很多設計,這是對於很多的建築師來說都是非常特別的一種展示的方法。這個從很多方面來說也可以把其稱作是藝術。

扎哈一直是很開放的,當數字發展起來之後,數字也成為了一種全新的媒介。

在十年前的維特拉消防站項目中,其內部看起來和外部很像,一些在牆面上的割痕,其實是和室外的這個牆面相呼應的。所以室內並不是一個獨立的太空,而是相呼應的。我覺得扎哈一直都在畫草圖,然後她會把一些太空的設想用草圖記錄下來。這些建築就是像是被時間凝固的一個動作。在台灣,有個雕塑家叫朱銘,將一些太極的動作做成雕塑,扎哈的設計也是和這種雕塑理念非常像。我們在這樣的一個太空當中移動就可以看到這個建築慢慢成形的過程,像牆面還有天花板,所有的可能性她都會去探索。

在1994年11月,當時的出版物上就介紹了扎哈,這篇文章叫做《扎哈的大飛躍(Zaha’s giant leap)》,之後扎哈她也不斷的在飛躍,不但變得越來越成功,而且扎哈在當時已經引起非常多的關注。這篇文章裡敘述扎哈是不是太忙了,涉及的領域太多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體現了當時的一個狀態,因為我們可以把扎哈稱為是一個非常年輕,具有創新精神的人。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為什麽扎哈她可以成為我們的典範。她的工作,她的作品,她個人也好,她總能夠代表我們非常多人的想法,也體現了設計行業很多的想法。

這是一個她的典型代表作——卡迪夫灣歌劇院,雖然有設計,但是沒有建起來(可能那個年代,投資者不是很放心把這麽大一個建築物的所有權、設計權交給一個外國人,甚至又是一個女性。)。當然,這是一個國際性項目,給了扎哈一個非常好的平台,讓她能夠脫穎而出,能夠讓扎哈不僅僅只是把時間放在教學上,還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實踐。扎哈其實也是非常喜歡去教學的,她把很多關於文化的理念傳遞給學生,有很多扎哈的學生最終也進入到扎哈的設計事務所工作。

設計的卡迪夫灣歌劇院的位於威爾士的卡迪夫,所用到的垂直的設計,用扎哈的話來說,就像用設計珠寶的方式設計出來,組合出來內部的這樣一個圓,使得整個作品看上去就像一個項鏈一樣,所有的這些樓都像有一定的高度,有一定的曲線,就好像這些大樓是跨越了海平面,浮動懸浮著一樣的感覺。整個屋頂的設計都是懸浮的,這樣的一種設計理念也是非常新穎的,與當時歐洲的設計理念是非常不一樣的。扎哈的設計也在一定程度上告訴了我們,可以把內部的設計,比如說一間客廳,呈現到外部去,同樣的視聽室也呈現了扎哈的設計理念。在扎哈的作品當中她總是會做很多的設計,不斷的畫很多草圖,一次又一次的修正來得到最後的作品,非常遺憾她的歌劇院最終只是停留在草圖上並沒有真的設計建造出來。

廣州歌劇院項目可以說是扎哈的第一個歌劇院項目,也是在中國的第一個項目,由她親自主導幾乎所有大大小小的細節,並將此前未能達成的想法,地形、建築物、景觀的關係盡量延續到廣州歌劇院這個項目裡面。值得一提的是,在扎哈·哈迪德還是學生的時候,她也曾經來過中國旅行,她也受了中國大概的文化、藝術影響,當然後面比較成熟的項目,她會越來越把這些元素加進來。

通常我們認為大劇院是一個非常內部的,非常排他的環境,去歌劇院是非常昂貴的事情,除非你是一位買了票的客戶才會進入到歌劇院,才會進入到這個大劇院。扎哈並不這樣想,她會把大劇院設立為一個公共的區域,就算你不去裡面看戲,你同樣可以進去走一走,喝一杯咖啡,這個就是整個歌劇院外部的一個環境,都是向公眾開放的。

而關於這個大劇院的內室我們嘗試了一些非常新的理念。內部太空其實就是要注重不對稱的太空,因為不對稱的東西可以提供更好的音效。所以前面一些圖也是通過同樣的手法,做了很多不同的模型來看太空的比例大小,再配合電腦的影像結合到實際,透過各種疊加過程,再套上科技。整體概念就是在歌劇院裡就像是一個山洞,而其所提供的音效應該是最自然、最好的。同時,我們在內部的音樂室使用了很多新的技術。我們不斷的在禮堂當中使用了新的技術讓整體的視聽效果變得更好。比如說我們所用的很多技術材料都是全新的,比如說我們用了一種3D的技術和材料,至少在當時的中國來說第一次用了這樣的技術和材料。

我們需要在事先做很多的研究,需要讓所有的相關方共同來做研究。這也是扎哈所擅長的一點,就是能夠把她的精神理念傳遞給大家。(文/陸林漢)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 http://www.thepaper.cn/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