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代一寒門子弟,刻苦讀書,長大逆襲成宰相

寒門到底能否出貴子,雖然和社會有一定的關係,但是和人自身的關係則更為密切,比如古代的范仲淹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漢族,蘇州吳縣人。在范仲淹兩歲之時,他的父親便病逝了,他的母親帶著他改嫁他人。等到范仲淹懂事之後,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辭別母親,前往南都應天府(今河南商丘)求學,投師戚同文門下。

在後面的日子裡,他將自己沉浸在了書海之中,經過了多年的寒窗苦讀,對儒家學說有了自己的見解。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之時,范仲淹以“朱說”之名,登蔡齊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為進士,成功踏入了官場。

范仲淹和上述寒門狀元一樣,都獲得了改變生活的機會。但是兩人不同的點在於,寒門狀元將自己考慮的重點放在了錢財之上,而范仲淹而以慷慨兼濟天下為己任。在後面的日子裡,范仲淹將母親接到身邊奉養,並憑借自己的能力,在官場上開辟了自己的一條路線。

然而,此時的北宋並不適合良臣,官場上有很多奸佞小人。因此,在這段時日中,范仲淹曾多次因為他人的詆毀而被貶職,就連自己的主張的新政都沒有獲得成功。或許,正常人對此都會憤懣不已,但是范仲淹將其當作是一種磨煉,並用豁達的心態面對,最終活到了六十幾歲,並深受皇帝的賞識。

縱觀范仲淹和寒門狀元的一生,我們可以發現,就他們所處的環境而言,寒門狀元有更多表現的機會。范仲淹生活的年代,為官是他們唯一的出路,但是如今的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因此,寒門狀元之所以會走上這樣的路線最重要的原因在於心態二字。

參考資料:《宋史》、《中國通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