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機構潛伏創業板和醫藥ETF 基金捕捉確定性投資機會

  兩板塊一季度各領風騷 機構提前潛伏收獲紅包

  ⊙記者 王彭 ○編輯 於勇

  今年以來截至3月27日,創業板指數和中證醫藥生物指數分別上漲5.25%、6.69%,大幅跑贏同期下跌4.25%的上證指數,在跌宕起伏的A股市場中各領風騷。那麽,誰在這兩大板塊的逆襲中分到了最大的“一杯羹”呢?陸續披露的基金年報揭曉了答案。

  機構潛伏創業板和醫藥ETF

  今年以來,在主動管理型偏股基金收益低迷的情況下,追蹤創業板和醫藥生物板塊的指數基金卻異軍突起,成為今年首季的“贏家”。

  據統計,易方達滬深300醫藥ETF、匯添富中證互聯網醫療指數A、廣發醫療指數分級和匯添富中證中藥指數C的年內漲幅均超過10%;此外,南方創業板ETF、工銀瑞信創業板ETF、易方達創業板ETF、廣發創業板ETF在此期間的漲幅超過5%。

  陸續披露的基金年報顯示,部分機構早在去年四季度便潛伏在相關ETF中,伴隨創業板和醫藥生物板塊的崛起,這些先知先覺的資金也收獲頗豐。

  華安創業板50ETF的年報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基金前十大持有人中出現了廣發證券(16.13 -0.55%,診股)、中信建投證券和中國銀河(10.28 +0.00%,診股)證券3家機構,佔比分別為1.11%、1.02%、0.69%。在去年三季度,華安創業板50ETF的前十大持有人均為自然人,並無上述機構出現。

  無獨有偶。廣發中證全指醫藥衛生ETF的年報顯示,相較於去年三季度,基金前十大持有人中出現了廣發證券、中信證券(17.86 -2.51%,診股)、華夏人壽保險、北京信託、光大永明資產管理公司等多家機構。同時,國信證券(10.56 -0.28%,診股)還在三季度持有110萬份的基礎上,增持至358萬份。

  值得一提的是,3月以來,創業板和醫藥相關ETF的份額出現了不同方向的變動。東方財富(16.05 -1.83%,診股)Choice數據顯示,華安創業板50ETF的最新份額為37.9億份,相較於2月底的15.57億份,增幅達143.65%;易方達創業板ETF的最新份額相較於2月底,也大幅增長了2.6億份。

  與之相反,近一個月,廣發中證全指醫藥衛生ETF、華夏醫藥ETF、華安中證細分醫藥ETF和易方達滬深300醫藥ETF的份額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萎縮,頗有部分資金“落袋為安”的意味。

  基金捕捉確定性投資機會

  多位基金經理在基金年報中表示,今年A股市場仍處於存量博弈狀態,市場參與難度較大。從結構性角度來看,醫藥與成長類個股存在確定性的參與機會,其賺錢效應有望吸引更多增量資金進場做多。

  “未來一個階段,市場風險更多來自於強烈一致性預期下的線性外推風險,成長因子相較於低估值因子的重要性正在顯著提升。不具備大格局的偽成長股將繼續邊緣化,而價值成長股將逐步迎來布局的時間視窗。”國壽安保成長優選基金經理張琦表示。

  匯豐晉信基金經理陳平認為,在反彈過後,創業板將面臨上市公司業績的考驗,漲勢能否持續則要看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的業績趨勢如何。因此,更看好創業板中想象太空大、業績向好,同時估值不貴的個股,如以創業板50成分股為代表的創業板藍籌。

  針對醫藥板塊的投資機會,匯添富醫藥保健的基金經理周睿認為,醫藥板塊在2018年將延續結構化行情。過去3年,醫藥政策春風頻吹,行業正在發生巨變,創新、質優和臨床急需成為藥品上市審批的鼓勵方向,並且國家提高了行業準入門檻和監管標準。隨著醫藥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順利推進,行業的優勝劣汰正在加速,現行政策下將呈現強者恆強態勢。

  交銀醫藥創新股票的基金經理蓋婷婷預計,2018年醫改政策繼續深化,行業商業模式會重構,產業鏈利益重新分配,龍頭集中度提升,在此過程中會湧現出很多投資機會。從細分板塊來看,綜合考慮估值及盈利、市場預期差等因素,基金仍然會重點配置醫藥商業板塊。與此同時,創新藥、藥房、醫療服務等板塊長期增長太空大,也是未來主要關注的細分領域。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