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茶與食物的相遇,豈止好味

中國人愛喝茶,但光喝茶又顯得有些單調,若有糕點相佐才襯好味。周作人的《南北的點心》中說道「茶食是喝茶時所吃的,與小食不同,大軟脂,大抵有如蜜麻花,蜜糕則明系蜜餞之類了。從文獻上看來,點心與茶食兩者原有區別,性質也就不同,但是後來早已混同了。」所以,在中國人的心目中,茶食往往是指點心。

1.茶與食,是朋友,也是伴侶

都是入口的東西,茶與食本就密不可分。以茶佐餐,古已有之。我們的中餐,用餐前輕飲綠茶,用餐時依喜好配以各類茶品,餐畢啜飲濃茶消食,誰在乎許多專家說什麼相剋的原理。

傳統的廣式早茶,講究「一盅兩件」,一壺普洱,兩件粵式早茶點心,幾個老友約在酒樓早上清談。揚州的早茶一樣出名,淮揚的蘇氏細點,一杯龍井綠茶,一個上午因為聊天而變得短暫。四川,重慶,隨處可見的茶館,有各式零食,有的還有簡餐,無一例外的主題是蓋碗茶,零食吃累了喝茶,龍門陣擺累了喝茶,哪怕是一個人下午在茶館打盹,睡醒了第一件事就是去抓躺椅邊桌子上的蓋碗茶。

2.茶之點,心之慰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端上點心。中國的點心不知起源於何時,據傳是東晉大將慰問軍士的便宜食物,因而個頭不大,吃起來不複雜,卻能充一時之飢,所謂「點點心意」之意。以酒配食,同樣的熱烈直白;以茶配食,卻不那麼容易。常見的搭配還是點心。

茶性易染,茶味在潔,我一般喝茶較少配茶點。但是如果是三五茶友,喝茶時間也較長,為了避免腸胃過多的受到刺激,我也會準備些吃食。如果是品飲一款茶,基本是在這款茶茶味轉淡時食用;如果是品飲多款茶,在茶品更換的間隙食用,食用後以清水漱口,品飲下一款茶。

3.關於茶食,我們總是竭盡心思

茶食文化由來已久,最早記載於《世說新語˙輕詆篇》:「晉褚太傅初渡江,雖素有重名於時,造次不相識。別敕左右多與茗汁,少箸粽。」茶宴的形式多樣,有以茶代酒,花間清飲的;也有慶祝新茶初采,品評佳茗的;更有禪林講經或宮廷品賞貢茶的茶宴。

配合茶的清香,茶食通常為清淡的麵食與果品,但種類也非常多,日本的《禪林小歌》中便記載了唐代的茶食:「水晶包子(葛粉做),驢腸羹(似驢腸),水精紅羹,鱉羹、甫美羹、寸金羹、魚羹……」可見其對色形味的講究程度。

4.茶果,茶道的精緻點綴

遙遠的古代,夏日悠長,下午茶這個詞兒還沒有出現,但是,午睡後小小的飢餓感,和現代人同出一轍。所以,他們也習慣在喝茶的時候,再配以點心瓜果微微果腹。

茶果一詞自晉代就出現了,之後隨著茶文化源遠流長,一直不衰,只是每個朝代的細微變化。唐代盛行茶道,杜甫就曾領著客人入深林喝茶,帶著茶瓜和涼席等物: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遲。

茶和休閑、享受一直聯繫在一起,所以,半臥在山清水秀之處,一盞茶,一隻果,甜香與清爽與共,閑雅和雅趣並存,實在是很風雅的事兒。杜甫所帶的茶瓜,應該是水果之類,佐茶之物。

5.烤司康,輕清而不甜膩

司康,又叫英式鬆餅。源自1500年代的蘇格蘭,是蘇格蘭人的速食麵包。最早以燕麥為原料的司康於十九世紀初期成為下午茶的主要點心之一。

司康的口感比餅乾鬆軟,比蛋糕硬,比麵包鬆散。更重要的是,不能太彈牙,也不能一咬就碎掉。好吃的司康,牛油味濃厚,入口鬆散即化,容易飽肚。司康有很多種,經典款一般來說材料只有麵粉、牛奶、蘇打粉、糖和牛油。果仁和無核小葡萄乾司康口感更加豐富,也很惹人喜愛。還有一種全麥司康,在約克鎮上的一家糕餅店裡吃過,入口松化,麥香十足,讓人難以忘懷。

6.治癒你的三明治

雞蛋三明治是三明治中的經典,下午茶必備之點心,簡單美味,永遠吃不夠,華美的點心架上總有它的一席之地。第一次學做雞蛋三明治是幾年前看《深夜食堂》漫畫時,被那個故事感動,按照書中的配方做了。配一壺靚茶,吃著,體會書中的那個情結,從此愛上雞蛋三明治。

7.應該如何搭配茶點?

茶與茶點的這種「三生三世一碗茶湯」的滋味糾纏,就如同錢鍾書先生在《寫在人生邊上》裡寫過的一段:「好吃可口的菜,還是值得讚美的。這個世界,給人弄得混亂顛倒,到處是摩擦衝突,只有兩件最和諧的事物,總算是人造的:音樂和烹調。一碗好菜彷彿一支樂曲,也是一種一貫的多元,調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濟,變作可分而不可離的綜合」。(來源:弘益茶道美學;作者:茶道美學編輯部)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