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讓美麗宜居村莊扮靚江蘇大地

上午10點多,66歲的趙芳蓮推著垃圾車,把村內40多戶人家分類後的垃圾收運到村垃圾轉運站。趙芳蓮是南京市高淳區東壩鎮青山村壟上村保潔員,每天早上5點開始打掃衛生,記者見到她時,她當天已是第二次做保潔。

讓美麗宜居村莊扮靚江蘇大地

去年起,高淳成為全國首批農村垃圾分類和資源利用示範區,當地制定實施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三年行動計劃,構建“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新體系,形成“戶分類、組收集、村轉運、鎮處理”的新模式。地處“國際慢城”南部的壟上村,村容更為整潔秀麗。

壟上村周邊有大面積茶園和稻田,農房依地勢布置其中,原生態環境和山地特色明顯。通過打理村落水系,村裡容顏更靚,繼而利用農民閑置住房建起咖啡屋和民宿,建起遊客服務中心,城裡人紛紛被吸引而來。

行走高淳,像這樣有顏值、有內涵的村莊還有一批。固城鎮蔣山村何家村建成4座日處理生活汙水20噸的汙水處理站,共鋪設汙水管網7000多米,實現村莊汙水處理全覆蓋。停車場、公廁改造、河塘清淤、澆築環村路、院牆出新和綠化工程等也相繼實施完成。

蔣山村文化遺存豐富,春秋的故事、漢代的墓葬、唐朝的驛道、南宋的祠堂、明清的建築都濃縮散落在高淳最南部的這個村莊。村裡修繕、打造古遺址,整編史實、傳說,逐漸挖掘出以“愛文化”“孝親文化”“感恩文化”和“漁樵文化”為主體的文化寶藏。漫步於此,可以深刻感觸原生態、原真性、原住民構成的鄉村文脈。從民居改造而來的“蔣山書屋”,讓村莊書香飄溢,令人駐足留連。

而在東壩鎮遊子山村的小茅山腳村,村域內小茅山、青山水庫、有機稻田、生態濕地、早園竹等自然資源與古墩墓遺址、泉水庵等歷史文化資源有機融合,一派“山、水、田、園、村、文”的特色田園美景。

中午時分,記者踏入椏溪鎮橋李村留村001號村民王香頭的家。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住房雖已顯老舊,但整個院落卻打掃得乾淨整潔,近兩年,村裡鼓勵大家改造農家院落,她在院內種植柑桔、聖女果等觀賞性農作物,伴以花草,營造得體而美好的景觀,與室外村莊美景渾然一體,相得益彰。

每晚,王香頭和村民們一起到新建的村廣場上跳舞,娛樂、健身兩不誤。農村10公里文化圈、10分鐘體育健身圈、15分鐘為民服務圈建設,基層基本公共服務功能配置標準一一落實……農村面貌的美化,立體而豐富地在眼前呈現。

兩年後,像這樣顏值與內涵俱佳的鄉村,在江蘇將超過6000個。

20日下午,江蘇省政府在高淳召開“全省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會議”,會上發布《江蘇省農村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明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將瞄準“四治理、四提升”,重點治理農村生活垃圾、廁所糞汙、生活汙水、農業廢棄物;提升村容村貌、提升村莊規劃設計水準、提升傳統村落保護水準、提升建設和管護水準。江蘇省將依據鎮村布局規劃,引導規劃發展村莊拓展人居環境改善的內涵,建設“美麗宜居村莊”,其中有條件的“特色村”“重點村”建成“特色田園鄉村”。到2020年,全省建成6000個“美麗宜居村莊”、300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

省住建廳廳長周嵐介紹說,省委、省政府4月印發《江蘇省鄉村振興十項重點工程實施方案(2018-2022)》,其中“美麗宜居鄉村建設達標率”已被列入全省高品質發展監測評價指標體系。建設美麗宜居鄉村需按照鄉村定位及特點分類指導,強化技術支撐,還需發動社會力量,實現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與人居環境改善互促互進,打通城鄉要素、人員流動的暢通管道,為企業家、鄉賢等“富人”“能人”到鄉村居住、投資、創業開辟綠色通道。

省環保廳廳長王天琦表示,為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短板,省環保部門將強化規劃龍頭意識,提升農村環保基礎設施配置;將強化汙染源頭治理,提升汙染物收集與處置能力;還將與住建部門一起,推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到2020年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全覆蓋。提高農村汙水管網入戶率,2020年蘇南等有條件地區實現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行政村全覆蓋。

省農委主任楊時雲透露,通過加強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構建種養循環新體系等,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畜禽規模養殖場治理全覆蓋。屆時,全省年實施秸稈機械化還田面積4200萬畝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5%。到2020年全省廢舊農膜回收率100%。農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處置則將按照“誰生產誰負責、誰銷售誰回收、誰使用誰交回”的原則積極推進。

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離不開“廁所革命”。今年起,江蘇每年建設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20萬座,到2020年基本完成農村戶廁無害化建設改造,廁所糞汙得到處理或資源化利用。省衛生計生委主任譚穎說,他們正抓緊細化落實方案,3年內,蘇州、無錫、常州和其他有條件的地區將實現農村無害化戶廁全覆蓋;蘇中、蘇北等其他地區這一指標將突破95%。

江蘇省要求各地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過程中,必須遵循鄉村建設發展基本規律,科學有序推進,特別是要防止走彎路、“翻燒餅”,防止鄉村景觀“城市化”、鄉村建築“西洋化”,避免出現“千村一面”的現象,避免出現系統性風險、顛覆性錯誤。

江蘇省將以歷史的耐心和發展的定力,不斷鞏固和擴大成效,建設立足鄉土社會、富有地域特色、承載田園鄉愁、體現現代文明的“更新版鄉村”。(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