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運動是加速衰老還是延緩衰老?了解適度和過度的利與弊

運動會使新陳代謝加速,而新陳代謝過快就容易導致衰老。據統計,倘若我們將每周燃燒的熱量翻一番,則對保持身心的年輕和健康將更富有成效。但如果你經常消耗的熱量超過3500千卡以上,衰老的進程卻會大大增加——這也許是免疫狀況惡化所引起的,也可能是高強度運動導致能量消耗過多所產生的後果。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過量或過於劇烈的運動,不僅使人體的新陳代謝處於過度旺盛狀態,而且會因機體應激使部分生理功能失調,擾亂內分泌系統和心血管的供血平衡。此外,過度劇烈運動會促使肌肉的需血、需氧量劇增,大腦和臟腑的供血相應減少而處於缺氧狀態。

有規律、適度地進行如游泳、長跑、慢走等有氧運動是幫助我們抵禦大腦衰老的一種有效途徑。

神經學家 Aron Buchman 曾做過一個實驗,1000 位參與者被要求在手腕上戴上了運動感測器,而這個感測器將用於監控記錄他們每天身體的活躍程度(無論是如走路、跑步這樣的常規活動,還是像打撲克、做飯這樣非常規的活動都會被記錄下來)。

Aron Buchman 通過分析收集到的數據發現,10%活動積極性最高的人得老年癡呆症的機率比起10%活動積極性最低的人低了大約2倍。這似乎就說明了,只要人們邁開腿動起來,運動形式不受規定,規律地保持有氧運動能都降低人們患上老年癡呆的風險,延緩大腦的衰老進程。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在有氧運動地過程中會釋放神經營養因子,神經營養因子的釋放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認知能力(記憶力、注意力等),還可降低得抑鬱或是中風的機率和減輕老年癡呆患者的病症。

在運動的過程中人體中的肌肉細胞還會釋放鳶尾素,鳶尾素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可以做促進提高人們體內的脂肪分解,以此達到減肥的目的。不過比起減肥,鳶尾素一個更顯著的作用是促進神經因子表達以提高我們大腦的認知能力,同時減少患癡呆的機率。

總的來說,適度、規律的有氧運動是可以延緩我們大腦的衰老的。

不加速衰老的運動方法

運動適度

適度的有氧運動是比較最適合的運動方式,如果身體狀況允許,還可以輔以力量練習。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也有變化,此時應該注意根據身體狀況適當地調整運動量。

運動適量

對於中年以上的女性來說,無論哪項運動,一般持續時間最好不要超過1小時,如下公車後快走15分鐘回家,再做20分鐘的其它溫和體力活動。在健身房裡鍛煉的女性,可以通過心率表控制自己的運動量;自行鍛煉的朋友如果感到呼吸急促、大量出汗、頭暈,就表示快要達到運動的最大強度了,此時應該放慢速度,或是稍微休息一下。

避免急速增加運動的次數與時間

運動過程中,注意循序漸進,慢慢增加運動的時間,讓支撐膝蓋的肌肉能更為強壯。同時運動的種類注意有所變化,嘗試不同形態的有氧課程,使用劃船機、騎腳踏車、舉重、跳繩都可以,只要不是天天做同樣的運動。客觀生理指標的測定;目前常用指標包括鍛煉前後及安靜時的脈搏、血壓、體重、肺活量、心電圖、尿蛋白、血色素等指標。

科學運動

在進行重複性的激烈運動時,應千萬小心,例如刺踢、蹲坐等等,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姿勢,在運動時最好能夠向老師或教練求救,讓他們告訴你如何調整動作。如習慣做蹲起練習的人,每次鍛煉不要超過5組,每組不超過12次,並且蹲、起銜接時,要放慢速度,不要過快過猛,否則在剎那間,血糖急速降低,易導致兩眼發黑和頭暈。

測量脈搏

測量脈搏是最簡便易行、且最能反映機體情況的一個指標,如果安靜時的脈搏與以往比較是逐漸下降或者不變,則表明機體反應良好,運動量安排合適,並且還有潛力。

自測運動量是否超量的公式:運動後心率+年齡=170。一般來說,低強度運動後的脈搏應該在運動後的5至10分鐘恢復正常,中等強度為20至30分鐘,高強度則為半個小時至1個小時,不同體質的人群可按此標準安排運動強度。

運動過度的一般表現為:

疲勞、精力不濟、沮喪、急性傷害,例如膝蓋扭傷、運動成效沒有進展,甚至下滑、難以入睡、緊張不安、食欲不振;錯過運動時間時,會出現非理性的憤怒與罪惡感、持續出汗或大量出汗、感冒等。

健康有道,就醫不難,微醫掛號網www.guahao.com https://wy.guahao.com讓掛號擺脫排隊煩惱,微醫連接了覆蓋全國27個省份數千家三甲醫院的掛號資源,用戶登錄微醫,按照癥狀查找專家醫生,輕鬆實現預約掛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