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伏天導致熱中風的4種原因!

熱中風是中醫專有名詞,多發於三伏天。再過3個月就是三伏天的頭伏,三伏天以高溫,腦血管病多發的時間,腦梗塞的比例佔八成。

1、血壓低

高溫引發血管舒張,尤其是高血壓患者的血壓,在三伏天比冬季降的還要低。此時,如果還按照過去冬季服藥劑量,很可能導致血壓降的太低。伴有頭暈、腦供血不足等,嚴重時出現腦梗塞。

對進入三伏天后,番茄醫生建議,及時調整降壓藥劑量,避免習慣用藥導致血壓降過低。同時,三伏天會出大量的汗,身體流失水分也會起到降血壓作用。因此,血壓低加上血流慢,容易引發腦梗。

2、冷熱調節能力弱

心髒病患者,遇到冷熱溫差巨大,往往身體難以短時間自我調節。例如,高溫時,進食冷飲或進入低溫冷氣機房,全身血管強烈收縮,耗氧量激增,更容易誘發腦缺血、腦梗。所以,到了三伏天需要注意可能多發腦梗。

3、情緒激動

氣象炎熱還會影響情緒波動。情緒的劇烈波動,引起交感神經亢奮,兒茶酚胺等血管活性物質分泌量增多後,容易引發腦梗塞。

4、缺水流汗

三伏天酷熱難耐,大量流汗導致血液中水分減少,身體處在缺水狀態下,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很容易引起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液黏稠度高,首先損傷腦血管內皮,引起血脂、血小板受損後的血管內皮處沉積,就容易形成斑塊。

形成斑塊後,還會繼續長大,導致血管官腔內變窄,影響到腦供血,出現腦供血不足,誘發腦梗。對年輕人自我調節能力較好,但對年老多病患者則較為困難。此時,若未及時補充水分,出現脫水、血容量不足後,血液黏稠度升高,就容易誘發腦梗塞,也容易中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