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溫來臨 警惕心腦血管疾病

高溫來臨 警惕心腦血管疾病!

夏天由於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心臟大腦血液供應相對減少,會加重缺血缺氧反應。再加上氣壓偏低、人體大量排汗,體內水分流失多,血液循環受阻,容易誘發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可以說,夏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又一個高峰期。

為什麼意外扎堆在高溫天?

每年夏天(尤其是七八月份),都是腦血管疾病發作和死亡率的一個小高峰。高溫氣象出現的中風,又稱為「熱中風」,大多屬於缺血性腦卒中,跟下面幾個原因有關。

(1)身體為了散熱,會使體表的血管擴張,更多的血液循環到體表,大腦、心臟等器官的血流量銳減,易引起缺血。

(2)人體大量出汗,血液相對濃縮,黏稠度增高,血流緩慢,易出現凝血,造成血管栓塞,誘發意外。(3)氣溫升高,血流速度、心跳會加快,心肌耗氧量也會隨之增加,加重了心臟負擔。

胸部不適,警惕心梗

識別心梗,胸部不適的癥狀相對更明顯。如果出現突發的胸悶、胸痛且不能緩解,或癥狀雖不持久,但發作頻繁,要高度警惕心肌梗死。值得提醒的是,中暑也會出現胸悶,但癥狀往往較輕,而急性心梗是突然發作胸痛,痛感劇烈。如胸悶、胸痛伴有大汗、噁心、嘔吐甚至瀕死感,或合併咽部不適、緊縮感等,更是發生心梗的預警,最好就地休息,及時撥打120。

在等待急救車到來時,家屬要解開患者衣領,切忌搖晃,保持口腔清潔,有假牙者應取出。

6件事給心腦血管「降溫 」

高溫天對心腦血管不太友好,不妨用以下方法,給它們「降溫消暑」。

1、不要猛用力

頸動脈狹窄、斑塊已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發病原因。一旦頸動脈內不穩定的斑塊「受刺激」脫落,會給心腦血管帶來重創,引發心梗、腦梗。尤其在夏季,人體很容易出現血容量不足和血液粘稠度高的情況。建議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生活中不要有「猛回頭」的動作,以免意外發生;避免需要突然發力的動作,比如打羽毛球、籃球、突然起床等,血壓不穩的人更要小心。

2、溫差別太大

不少人會長時間身處溫度過低的空調房,乍一出門到高溫的環境中,很容易導致血管急劇收縮或擴張,引起血液循環障礙,誘發心梗或腦梗。建議當氣象悶熱、空氣濕度大時,室內最好開啟空調,但溫度不要太低;隔幾個小時要開窗通風。

3、晨練別太早

夏季天亮得早,不少中老年人都有早起晨練的習慣。但在夏天,這有可能帶來致命風險。相關研究證實,70%~80%的心腦血管病猝死發生在上午4~10點。建議有心腦血管病史的人應盡量避開早間時段鍛煉;炎熱氣象下減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要少去人多的地方。

4、保證飲水量

夏季出汗較多,且體內的水分被大量蒸發,如果這時沒有及時補充水分,就會導致血液濃度增加,血液變得黏稠,極易突發中風。對於患心腦血管病的人來說,每天適量飲水十分必要。建議每天的喝水量不少於2000~2500毫升,晚上睡覺前和早晨起床後應喝一杯水;半夜醒來也可適量補點水。既可降低血液黏稠度,又能預防血栓形成。

5、飲食要清淡

夏季飲食宜清淡,吃得太油和太鹹會使血脂和血壓升高。建議日常飲食多以新鮮蔬菜、水果、豆製品等為主,還要保證蛋白質攝入;少吃大排檔、冷飲,以免發生腹瀉。

6、房顫趕緊治

房顫患者的中風風險要大於普通人,尤其夏季氣象炎熱,人體水分流失快,易發血栓類疾病。建議房顫患者應在醫生指導下評判中風危險因素,需要的話一定要每天堅持服用藥物。

或許你還沒有意識到,隨著高溫天的來臨,心腦血管疾病引發的意外也開始出現爆發期。氣溫達到35℃以上,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就會明顯上升。其中,氣溫超過32℃,腦卒中(又稱中風)的發生率就會較平時高出66%,而中風是猝死的重要元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