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陝西:將綠色向北推進400公里

朱珠和王旺一家住在沙漠邊上,為了治沙,他們開始植樹。一家人冒風沙、抗烈日,肩扛人拉運樹苗,一桶一桶挑水灌溉,每天往返數十裡。他們持之以恆數十年,辛勞初見成效。然而不幸的是,王旺患上了骨癌,不久就去世了。朱珠面對如此打擊並沒有屈服,繼續帶領一家老小植樹治沙,憑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將萬畝不毛之地變成了綠色的海洋。

陝西:將綠色向北推進400公里

這是電影《一棵樹》講述的故事,素材取自陝西省榆林市治沙實踐。毫不誇張地說,《一棵樹》再現了不畏艱難、敢於鬥爭、矢志不渝、開拓創新的榆林治沙精神,再現了陝西省三北防護林工程建設的初衷。

自1978年三北工程實施以來,陝西省委、省政府堅持一任接著一任乾、一張藍圖繪到底,不斷完善政策、創新機制、強化管理,帶領工程區廣大幹部群眾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持續推進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森林覆蓋率由1977年的12.9%提高到32.9%,為陝西綠色向北推進400公里作出了巨大貢獻。

40年來,陝西三北工程建設思路從最初的“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到“誰造誰有,允許繼承和轉讓”,再到“四荒”拍賣、“企業+基地+農戶”模式,不斷創新機制,鼓勵和引導不同經濟成分的部門和個人獲取荒山(沙)使用權,進行治理開發,取得了項目與資金、品質與效益的有機統一。同時,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地形,工程區所在地政府秉承因地製宜、因害設防、分類指導、科學實施的原則,堅持人工治理與自然修複相結合、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區域治理與重點突破相結合,堅持把依靠科技貫穿工程建設始終,構建了穩固的、以林草植被為主體的生態安全體系。此外,陝西省不斷總結經驗,站在更高起點上謀劃工程建設,省政府發布了《關於實施封山禁牧的命令》,省人大常委會頒布了《陝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沙治沙法〉辦法》,省林業廳組織編制了《陝西省治沙造林(草)技術規範》和《陝西省封山(沙)育林技術規程》等地方技術標準,提升了工程建設品質,鞏固了工程建設成果。

統計顯示,通過40年持續建設,陝西省三北工程區累計完成營造林1128萬畝,加之區域內退耕還林等國家重點林業工程的實施,三北地區的森林覆蓋率年均增速近1個百分點。逶迤連綿的峰巒,像奔騰不息的江河,為三秦大地注入無限生機。

隨著森林資源的增加,陝西風沙危害持續減輕。第五次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監測結果顯示,全省沙化土地面積比2009年淨減少88.9萬畝,沙化土地年均減少17.8萬畝,是第四次監測期年均減少6.4萬畝的2.8倍;沙區植被平均蓋度為60%,比2009年提高了22個百分點。截至2016年底,沙化土地面積由2600萬畝減少到2030萬畝,流動沙地面積由860萬畝減少到5.3萬畝,沙區林木覆蓋率由1977年的1.8%提高到33%,沙化土地治理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固”的歷史性轉變。水土流失明顯減少,三北工程區實現了由過去“整體惡化”向“整體好轉”轉變,入黃泥沙逐年減少。其中,1980-1989年、1990-1999年、2000-2005年依次為3.6億噸、4.5億噸、2.2億噸,現在基本穩定在2億噸左右。林業產業不斷壯大,三北工程區林業年產值由不足1億元增長到128億元,其中花椒、核桃、紅棗面積和產量、產值,分別列全國第一位、第二位、第五位,特色經濟林產業已成為建設區廣大林農增收的重要來源。

正如電影《一棵樹》結尾那樣,朱珠開的竹編廠欣欣向榮,她也被國務院推薦代表國家出席世界婦女大會。在現實中,陝西省三北工程區的農民通過育苗、投勞等參與工程建設,人均純收入已由1977年的193元增加到5000多元,增長了25倍多。其中,韓城市2016年花椒產量達2400萬公斤,約佔全國花椒產量的1/6,總產值22億元,椒區人均花椒收入1.4萬元。與此同時,也湧現出了治沙英雄石光銀、牛玉琴,治沙標兵杜芳秀、王志蘭、張應龍,治沙大戶李守林、李長明等一批治沙模範人物,以他們治沙故事為原型的電視連續劇《五月花開》、電影《一棵樹》深入人心。(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