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西善應宋氏家史》④

△西善應宋氏族譜圖(部分)

宋氏中醫名不虛,治病救人施恩露

宋永平是一位了不起的人。他改變了西善應宋氏貧窮落後的面貌,為子孫後代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他的目光並沒有鎖定在財富上,而是高瞻遠矚,高度重視子孫的文化教育,努力開創財富與人才兼備的家族新格局。這在當時的封建傳統小農思想意識裡是難能可貴的。他尊重子孫的興趣愛好,不惜重金去重點培養,在很長一段時期內,宋氏家族內呈現了一派「人盡其才,百花齊放」的可喜局面。

宋永平的長房長孫宋富林,雖不善讀書,不諳經商,卻對國術情有獨鍾,練就了一身好武功,喜舞刀弄槍,廣交朋友,身邊聚攏一幫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整日吃香的喝辣的,騎馬坐轎,前呼後擁,甚是逍遙自在,威風凜凜。他雖沒有正當職業,卻也極盡呼風喚雨之能事,其能耐不可小覷,在古林縣(今河南林州)竟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成為跺一跺腳四面掉土的風雲人物。

······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正如宋永平所願——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宋氏家族,人才輩出,成為當地的名門望族。然數宋氏家族功名之集大成者,還看宋氏中醫。

宋萬林自幼拜師學藝,刻苦鑽研醫學醫術,終學有所成,成為一位聲名遠揚的中醫。他曾在石門村(位於今鶴壁市鶴山區鶴壁集鄉)坐診數十年,秉岐黃之術,持本草針刺之技,其妙手回春般的精湛醫術遠近聞名,眾多患者慕名遠道而來,經其醫治,都擺脫了頑疾纏身之苦。一時間,眾鄉鄰口口相傳使其聞名遐邇,方圓百裡都知道石門有個活神醫——宋萬林。如今,在石門村健在的高齡老人中間,仍有人知曉宋萬林醫術之神奇。

宋吉安,乃宋萬林之長子也。其年輕時,曾在西善應村擔任過私塾先生,後在父親的熏陶下,於1946年棄教學醫,父親用心教,兒子努力學,終學業有成,能獨當一面。後在鶴壁集開設中醫藥鋪,成為一名年輕的坐診中醫。在行醫過程中,自然會遇到一些疑難雜症,自己也嘗試著開「原創」藥方,但效果不盡如人意,每每此時,宋吉安總會連夜趕回老家,將患者之癥狀詳細描述於父親,父親宋萬林畢竟見多識廣,總能有的放矢,給予正確的引導與指教,得出治療良方。宋吉安次日拂曉時分啟程,趕往藥鋪,重新開方抓藥,果然能藥到病除。在長期的行醫實踐過程中,宋吉安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開始在鶴壁中醫界嶄露頭角,其精湛的醫術受到了中醫行業的熱捧。

解放後,鶴壁市衛生組織慧眼識珠,將宋吉安聘請到市人民醫院,成為一名在職醫生,專門從事中醫治療。後又被任命為鶴壁市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兼任鶴壁市中醫學會會長。

在中醫世家醫學氛圍的影響下,宋萬林三子——宋吉仲,高中畢業後,經大哥宋吉安的指引,到鶴壁學習中醫,由於其是高中畢業生,文化程度高,又善於刻苦鑽研,經過選拔考試,進入鶴壁市人民醫院,因其在中醫理論和實踐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後又被鶴壁中醫藥學校聘請為名譽講師。最終,其官位升至鶴壁市衛生局副局長,走上仕途,開始從政,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學術型官員。

宋萬林,宋吉安,宋吉仲父子雖然永遠離開了他們鍾愛的中醫事業,但其中醫研究之輝煌成就在鶴壁乃至全國中醫領域仍然有著頗為深遠的影響,其人生軌跡和奮鬥歷程也將激勵著宋氏子孫。

資 料 袋:

宋氏中醫世家,祖籍安陽,自1860年起宋永平,宋保元,宋萬林三代秉岐黃之術,持本草針刺之技,行醫於鶴壁,安陽,湯陰一帶。

20世紀,第四代傳人,曾任鶴壁市中醫學會會長的宋吉安,博採眾方,注重實踐,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其三弟宋吉仲在中醫理論和實踐上亦造詣頗深。第五代傳人宋文洲,參與中國中醫科學院研製成的「心痛氣霧劑」,獲國家科研成果二等獎,著有《胸痹心痛論證與研究》,把陰陽五行脈象,病因病理診法之實質,在治療消化、淤血,婦科及不孕症方面頗有心得。擅用電類藥物是宋氏中醫的一大特徵,在用藥中注重君,臣,佐,使,特別是在藥引子的運用上更為講究,形成了宋氏獨特的辯證方法和治方體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