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美國高血壓標準調低,我們為啥沒降

美國將高血壓新標準降為≥130/80毫米汞柱,取代了140/90毫米汞柱,引起全球關注!近日,在南京醫科大學主辦的「首屆健康政策與管理金陵論壇」上,與會專家圍繞醫學資訊化、大數據、人工智慧、智慧醫療、智慧養老等議題進行探討。著名老年心血管病專家、南京醫科大學副校長、南醫大附屬逸夫醫院院長魯翔教授提出的有關「血壓標準」的爭議引發關注。

美國人130/80就是高血壓,中國是140/90

去年年底,美國兩大權威機構心臟協會與美國心臟學學院發布了有關高血壓的最新治療指引,重新定義血壓達到130/80毫米汞柱以上就屬於第一期高血壓,140/90毫米汞柱以上則屬於第二期。別小看小小的10毫米汞柱,這意味著美國人劃入高血壓的群體更龐大了。美國高血壓標準的改變牽動著世界人民的心。「我的高壓常年維持在130左右,我成高血壓病人了?」不少中國人擔心起來。美國重新定義這個新標準後,國人的標準是否要跟著改,這個標準是否適用於中國人,一直存在較大爭議。

魯翔教授在發言中提到,國內多位專家在公開場合表示,如果我國的標準也跟著改,中國的高血壓人群預計將增加30%左右,可能會讓許多原本不需要治療的人群開始醫藥乾預降血壓,而如何應對突然增加的醫療資源需求也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

2018年9月20日,我國發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徵求意見稿)》。新版指南中,高血壓的定義不變,即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診室收縮壓≥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張壓≥90毫米汞柱。根據血壓升高水準,將高血壓分為1、2、3級。

130/80不是新提法,高危人群有特殊標準

魯翔教授解釋道,高血壓標準是根據血壓對人體心腦血管的危害來界定的。血壓升高會增加心血管病風險,心血管疾病是我國第一位死亡原因。通過血壓降低,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近年來,人們對心血管病多重危險因素的作用以及認識不斷深入,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也在動態調整,從最早的160/95毫米汞柱,到被修訂為140/95毫米汞柱,再到140/90毫米汞柱,這一標準延續了十多年,成為高血壓治療的標竿。

中國的「新版指南」中,高血壓的定義雖沒變,但對特殊情況作出清楚闡述。同時傳遞了血壓分級的理念,即同一血壓水準的患者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不同,發生心血管病危險度不同的患者,適宜血壓水準應有不同。比如65—79歲的老年人,如血壓≥150/90毫米汞柱,應開始藥物治療;血壓≥140/90毫米汞柱時可考慮藥物治療。≥80歲的老年人,收縮壓≥160毫米汞柱時開始藥物治療。

高血壓合併糖尿病的患者,降壓目標為收縮壓在130-139毫米汞柱或者舒張壓在80-89毫米汞柱的糖尿病患者,可進行不超過3個月的非藥物治療。如血壓不能達標,應採用藥物治療。血壓≥140/90毫米汞柱的患者,應在非藥物治療基礎上立即開始藥物治療。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應該立即使用藥物治療。

有專家分析,美國的高血壓標準修訂與其慢性病管理理念有關,重在預防高血壓進展,通過這一標準修訂,更多血壓偏高之前並未診斷為高血壓的人群也被納入健康管理和乾預的對象,通過運動、飲食等生活方式管理控制血壓水準。

<120/80 ,成人的「正常血壓」沒爭議

記者注意到,在美國版、歐洲版、中國版高血壓「防治指南」中,都提到了「正常血壓」的概念。歐洲版指南的表述為「理想血壓」。成人「正常血壓」的標準<120/80毫米汞柱。這一標準在三個版本的指南中一致,沒有爭議。我國高血壓指南,明確規定血壓水準120-139/80-89毫米汞柱的人群,屬於「正常血壓高值」。對於這部分人,國內外指南都認為「正常血壓高值」是屬於需要健康乾預的。有研究表明,處於120-139/80-89毫米汞柱範圍的人,10年後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這個範圍低的人群要高一倍,10年後這些人有45%成為高血壓患者,因此不能疏忽大意。

血壓怎麼量比較準?早飯晚飯前各測一次

每天哪個時間段測血壓最準確?一天究竟要測多少次血壓?魯翔教授解釋說,人的血壓不是恆定不變的,氣象、情緒、飲食都會影響血壓。血壓會在一定範圍內進行波動,雖然波動的情況會因人而異,但還是有一定的規律。一般來說,白天的血壓會比晚上的要高。「我們不能單憑一兩次測定來判斷。通常建議,健康人群在早飯、晚飯前各測量一次血壓,連續3天為一個周期。如數據有異常,應及時請教專業醫生,接受進一步檢查。」

通訊員 陳思宇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蔡蘊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