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知否》的“庶女生存經”,能否引領種田潮流?

作者 / 徐露

種田養花細品茶,逗貓遛狗話桑麻!

面臨房價、工作的高壓力,許多年輕人開始變得佛系。不像7080後動輒夢想改變世界,現在的9000後最大的夢想是讓生活輕鬆快樂一點。

熱衷於養蛙養漢子類佛系遊戲,熱衷於和朋友們交流貓女兒、狗兒子的日常,為吃到的一頓美食興奮快樂,周末的時候刷一刷《向往的生活》《親愛的客棧》等慢綜藝。

在劇集領域,從《花間提壺方大廚》《萌妻食神》到《唐磚》,這些聚焦於做飯、插花、種地、家長裡短的電視劇,也贏得了一批粉絲的擁護。

就像《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簡稱《知否知否》)裡提到的那樣,“來這世上一遭,本就是要好好過日子。”種田文讓看慣了低層逆襲掃六合聚八荒等霸總瑪麗蘇的用戶,體會到真實的生活,把目光投射到身邊的一花一木、一羹一飯。

當玄幻、宮鬥、言情等領域的大IP逐漸消耗殆盡,網絡文學中小清新的種田文迎來了影視改編的熱潮。

從《唐磚》到《知否》

真種田,還是真“重甜”?

《知否知否》作為種田文的代表,自2010年在晉江文學網更新就屢次霸榜,以清新典雅的文筆勾勒出古代大家族複雜的生存狀態,被許多網友視為種田文的代表。

“一個消極怠工的古代庶女,生活如此艱難,何必賣力奮鬥”,《知否知否》裡的盛明蘭表面上看起來很喪,緊守本分、收斂鋒芒。

身為盛府的庶女,她的身邊有華蘭、墨蘭、如蘭等出身、才華更加優越的姐妹。相比之下,盛明蘭就像紅花旁邊的綠葉,經常被家族和外界所忽略。一般人在這種情況下要麽自怨自艾,要麽激憤對抗,但盛明蘭始終進退有禮,不去和姐姐們搶一時風頭,不去幻想不屬於自己的待遇。

不同於常見大女主劇的激爽和開掛,身份低微的女主角急於抓住一個霸道總裁做護身符,盛明蘭沒有被仇恨蒙蔽雙眼,始終清醒自知。面對齊衡和顧廷燁兩位世家子弟的追求,她沒有忽略家庭地位、性格經歷所帶來的鴻溝,而是靜觀事態、慎之又慎。

要問為何她可以做到恬然自安?歸根結底,還是在於盛明蘭有一個更加現代、更加高遠的心智模式。作為穿越到古代的人,她在知識結構和思想高度上自然比周圍人有優勢。

類似模式的還有《唐磚》,雲不器在一次考古事故中穿越到唐朝,不僅遇到了和死去女友長得一模一樣的李安瀾,還利用自己掌握的製鹽之法緩解了大唐和吐蕃之間因為貿易引發的戰爭。

穿越時帶過去的土豆,也被雲不器大量種植,解決了許多饑民的糧食問題。閑余時間,雲不器還會做燒烤、五花肉等現代美食,饞的太子、將軍圍著他團團轉。

不是穿越到古代主宰天下風雲,種田文裡的主角們大多只是為了談一場不以利益為前提的戀愛,或者養花種草做飯帶領農民致富。憑借現代智慧和科技,對古人造成智商碾壓。

比如《萌妻食神》裡的葉佳瑤陰差陽錯穿越到古代成為一位壓寨夫人,但她並沒有露怯,而是憑借自己的廚藝在古代美食界創下一片天,還贏得了屬於自己的愛情。

因此,也有很多網友戲稱種田文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真種田,一種是真“重甜”。

種田文面臨哪些改編難題?

“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國特有的隱士文化和黃土情懷,激發了一代代文藝青年的田園夢想。

現實生活每有缺憾,躬耕田園、紅袖添香的夢想就會冉冉升起,因此產生了《醜女如菊》《小地主》《又見炊煙起》等鄉村故事,和以《平凡的清穿日子》《明朝五好家庭》《北宋生活顧問》等古代世情小說。

前一類多半平淡溫馨,主角利用自己的農業知識和廚藝帶領村民過上幸福生活,後者帶領讀者進入宋朝、清朝等歷史事件講述當時的風土人情,烹茶織布、挖渠修壩。

關注生活中的路人甲,熟知基層的人情世故、生活細節,經常是小到針線女工、烹飪起居、管家理事,大到婚喪嫁娶、官場風雲、朝政選秀無所不包,按照編年體從5-6歲寫到幾十歲,喜歡的讀者覺得妙趣橫生,厭煩的人覺得嗦裡吧嗦。

就像一位《醜女如菊》讀者所說的那樣,“鄉村生活被作者描寫的猶如世外桃源,唯一不美的就是女主穿越後的第一年作者幾乎每一分鐘每一天都在詳細描述,都一百多章了,女主才長了一歲。”

因此給改編帶來了極大的難度,這種流水账式的平淡生活如何影視化是一大難題。因此前幾年經常有書粉文,“為什麽很少有種田文拍成電視劇?”另一些書粉則調侃道,“為何不看央視農業致富經?”

《知否知否》正文長達220回,用了很大的篇幅講述明蘭穿越後的所見所聞,以及和哥哥姐姐們上學玩耍的情節,不知道正午陽光會以怎樣的畫面講述少女的成長。

《唐磚》更是有1615章,流水账一樣的敘事給改編帶來巨大難度,很多書粉說網劇沒有原著味道,編劇則表示,“我也很為難呀!”

種田文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甜寵”或者“先虐後甜”,這些穿越到不同時期的當代人通常尋求一種細水長流的愛情生活。《萌妻食神》《花間提壺方大廚》裡經常能看到情侶二人其樂融融一起做飯享受美食的情景,美好總是需要相互傳遞和分享的。

《知否知否》裡明蘭和顧廷燁兜兜轉轉,中間總是隔著許多阻礙和誤解,一個小心翼翼,一個感情經歷複雜。《唐磚》裡雲不器因為救朋友而娶了自己不愛的人,和李安瀾相思相愛不相親,後者囿於公主的身份無法嫁給他。

傳奇穿越劇裡的萬能女主或男主經常可以橫掃千軍萬馬,遇神殺神,不考慮世俗因素,而種田文裡的愛情則充分考慮世俗條件、人情世故、生活細節,在種種限制之下男女主角生發出細膩動人的感情。

從這個角度上說,種田文則滿足了文藝青年們對愛情的向往,成為甜寵劇、生活劇不可或缺的素材之一。

正午陽光的《知否知否》

能否引領種田潮流?

在《知否知否》裡,圍繞盛家、齊家、顧家三大家族,出場的小姐公子丫鬟小廝更有上百人,形形色色的利益糾葛、情感暗流讓人歎為觀止。對製片人來說,如何選角、如何選擇性的承認也是一大挑戰。

趙麗穎在接受《時尚芭莎》採訪時表示,《知否知否》雖然都是文戲,但是演起來非常費腦筋,“在拍攝中我經歷經了一個特別大的心理轉折,我慢慢地才明白它是怎麽樣一個生存法則。真真切切的掙扎,不是受了多少皮肉傷這種淺層次的,而是一個庶女怎麽能夠在這種貴族豪門裡活下去,不光是生與死,還有活下去的意志力、信念感。”

沒有過多地英雄主義,而是更多的思考現實中的嫡庶尊卑、階層差異,《知否知否》從小處講是明蘭如何突圍、如何構建自己的幸福生活,從大處講是聚焦一個正在往上發展的家族怎樣平衡家庭內部和外部矛盾。

正午陽光一向擅長拍攝家國主題,在《知否知否》媒體提前看片的幾個片段中,網娛觀察看到了明蘭從懵懂到獨立通透的過程,也看到了一個大家族的管理難題。

當馮紹峰(飾演顧廷燁)對趙麗穎(飾演盛明蘭)表白說,“以後我在男人堆裡算老幾,你在女人堆裡就算老幾“,一股土味情話撲面而來。當朱一龍(飾演齊衡)的母親強迫他認明蘭為妹妹,明蘭淺笑著主動接過哥哥送來的禮物,一段少年初戀被家族利益扼殺在搖籃中。

淺黃色、淺綠色的畫面看起來充滿朝氣,室內陳設則典雅大氣,據說張開宙導演最大程度地使用了自然光,室內光線都是採用蠟燭。為了拍攝出麥苗生長的過程,劇組還專門在大棚裡種了一批麥苗,真不愧是“種田”劇組。

“從原著到劇本,甚至是導演的個人審美、作品的風格樣式,各種層面,都要和《琅琊榜》有很大的差異,和正午陽光之前做的古裝劇有一個審美差異。”製片人侯鴻亮在群訪中說。

2015年的《琅琊榜》掀起一股水墨畫風,今年的《知否知否》在審美上有哪些更新?面對觀眾的期待,出品方壓力之下更加努力。

不過種田文多穿越,而台網聯播劇面臨內容合規要求,勢必要有所刪減。作為影視化的第一部大型種田文,《知否知否》在改編上做了哪些調整,還需要12月25日拭目以待。

參考:虛假的覺醒: “種田文”中的女性意識探析《文化廣角》/吳小玲 張霄

新世情小說的複興———淺談“種田文”的走紅《當代文壇》/李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