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政策將迎“大變臉”:補貼轉向,積分核算 車企何去何從?

一路走低的車市行情,年後交出的答卷依然不好看。與跌幅超過1成的傳統燃油車相比,產銷倍增的新能源汽車,可謂是“風光獨好”。一時間,車企們蜂擁而入。不過,近日,在中國充電聯盟2019年度工作會議上卻傳出消息稱,“今年國內新能源車補貼資金將向使用環節傾斜”。政策即將迎來“大變臉”,對新能源汽車領域將產生什麽影響?車企們將如何應對?

補貼轉向充電 充電樁企業或迎“紅利”

眾所周知,目前,國家對於新能源汽車的鼓勵政策是“政府獎勵製”,即車企每生產一輛新能源汽車,國家及地方政府給予財政或牌照等補貼。“真金白銀”的補貼政策,著實是讓不少人晉升為新能源車主的“關鍵因素”。

據中汽協2月18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月,國內新能源車市場延續此前高速增長態勢,銷量達到9.6萬輛,同比增長138%。

不過,近日,在中國充電聯盟2019年度工作會議上,中汽協常務副會長董揚表示,“今年國內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很可能發生較大改變,補貼資金向使用環節傾斜。”

這意味著,新能源補貼不僅會退坡,補貼對象也會生變。董揚透露,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日前開會就地方補貼政策要由原先對車輛購買補貼轉向“補充電”達成共識。

一直以來,“充電難”是阻礙新能源汽車應用的主要瓶頸之一。警察部交通管理局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接近300萬輛。其中,八成以上為純電動車型。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增加的80.8萬台充電基礎設施中,私人充電樁達到48萬個,佔比近六成。可以預見,加快私人充電樁建設會成為今後一段時期內的市場“主旋律”。

根據規劃,到2022年,重慶將建成公用快充樁超過4000個,公用快充樁單槍功率不低於60千瓦。其中,主城區新建居住建築配建停車場(庫),應全部具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預埋電力管線和預留電力容量),建成充電設施的公共停車位比例不低於30%。在重慶,對建設充換電基礎設施的投資主體給予200-600元/千瓦不等的財政補助。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各路資本在重慶布局充電樁的步伐越來越快。特來電、國網、星星充電、浙江萬馬等10余家企業均在渝布局。去年2月7日,由重慶國翰能源聯手交運集團等打造的首個大型充電服務站在渝北區金童路投用,可同時為50台車充電。同年5月,特來電又在兩江新區布局120個站點近800個充電樁。國網也於10月在龍湖U城等小區新建300余個充電樁。

業內人士表示,按重慶到2020年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5萬台計算,每台車平均每天充電50度,目前市場上電動汽車充電大約是1.3元一度,一年下來,其充電市場規模就超過10億元。

“雙積分”正式核算 車企將展開億元級交易

伴隨新能源汽車價格補貼、優先上車牌、無需限號等多種政策的“退坡”,“雙積分”政策成為了很多人眼中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接棒者。根據“雙積分”,2018、2019、2020年的新能源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8%、10%、12%。對於眾多車企而言,2018年只是過渡,2019年“大考”才真正登場。

汽車製造商除了需要降低燃油消耗來獲取油耗正積分,還必須出售足夠數量的新能源汽車才能獲得相應的新能源積分。按照新規,在2019年,車企每生產1輛燃油車,就產生1*10%個新能源汽車負積分,而生產1輛新能源車,意味著可以拿到3-5個正積分。

這意味著,如若傳統燃油車企若不能生產足夠多的新能源汽車,則需從其他企業購買新能源積分,以抵消負積分。這將是一筆“巨大”的成本。

這就不難理解為何眾車企不斷在新能源領域“跑馬圈地”了。眾多業務加身的力帆則把新能源戰略作為力帆未來最重要的戰略,將收縮戰線,把所有的資源都放在新能源這“一個籃子”裡,試圖繞過燃油車死磕新能源。

長安汽車2017年就發布了“香格裡拉計劃”,提出2025年,全面停售傳統意義燃油車、全譜系產品電氣化,到2050年,將推出30多個新能源汽車產品。2018年,CS15EV、逸動PHEV、新逸動EV300 、CS75 PHEV以及純電動轎車EV460等新能源汽車陸續登場。

2019年,東風風光將推出8款新車型。其中,風光580插電式混動版將於年底上市,風光580油電混合動力版將於明年底上市。

小康集團牽手阿里巴巴首款合作打造的智能電動車也將於第三季度上市。吉利3年內將推出超過30款新車。

不過,更多車企為了“趕時間”,紛紛將目光瞄向了插電混動。到2025年前,長安汽車計劃累計推出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12款。“我們將加快節能技術及混動技術開發,在2020年前力帆將陸續投放多款混動車型。”力帆集團相關負責人稱,力帆計劃在2020年前,將推出20款純電和混合動力產品。

合資品牌也嗅到了商機,近期以來多款插電混動車型上市。比如寶馬530Le、凱迪拉克CT6 PHEV、新款蒙迪歐PHEV和全新索納塔PHEV、東風悅達起亞K5 PHEV等。

更有甚者,“成立新的合資公司”,成為了想出的內部正負積分互相衝抵”的“捷徑”。福特牽手浙江金華民營車企眾泰,雷諾日產聯盟牽手東風汽車,江淮大眾、長城禦捷、戴姆勒奔馳入股北汽新能源……顯而易見,這些合資企業不過都是都是采取的“預先佔坑佔分”的“投機取巧”做法罷了。

業內對積分2019年的估值從1000-5000元每分不等,隨著市場拓展,比亞迪、北汽等車企有望憑積分交易創造超10億元的年收入。相反,未達標的車企則要為此花費數以億計的成本。目前在中國市場銷量份額較大的大眾汽車、通用汽車,以及廣汽菲克、一汽豐田等,都將面臨較大挑戰。

而一些造車新勢力則借收購傳統車企股份獲取生產資質。如,愛馳汽車收購陸風汽車、車和家收購力帆汽車。

上遊新聞記者 嚴薇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