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美眼科醫生|陳淑香:基層醫師也能有大作為

播放GIF

陳惠 宋晶·陳淑香:基層醫師也能有大作為,[560].醫師報,2018-8-16(23)

編者按:金子的閃亮,無論在哪裡,都不會被埋沒。基層醫生賦予的使命是相同的,實現的價值也是同等的。獨特的意義在於內心的境界,和實現自身價值與成就的能力。 最美眼科醫生陳淑香來自於石嘴山市第三人民醫院眼科的基層醫生,她紮根基層醫療22年,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地為地方百姓工作服務,不僅受到了中國百姓的讚賞,也得到非洲人民的讚譽。陳淑香在「最美眼科醫生」的評選活動中,動人的事跡深深地打動了所有參評人員,以總數12983的高票數榮獲「最美眼科醫生」的稱號。

2003年起步之年 不平凡之年

2003年,剛升為主治醫師的陳淑香,年紀還很輕,心理素質相對比較薄弱。在邁出獨立手術的第一步時,還是非常膽怯的。因為科室主任調走了,突然沒有老師在旁邊的指導,陳淑香心裡沒有了底氣。於是她請來銀川的眼科專家,幫助她完成了一次手術。銀川的專家鼓勵她說,只要闖過心理關,手術完全沒有問題。專家走後,她成功的做了第一台白內障手術,患者手術後達到了0.8的視力,使她信心倍增。從此以後,醫院的白內障、青光眼、眼外傷(只有眼球破裂傷),大型的眼瞼撕裂傷、斜視、上瞼下垂、眼球萎縮等眼前節的手術,在她不斷地摸索和學習中,基本都能夠開展起來了,而且手術的效果非常的好。

2003年對於陳淑香來說是不平凡的,她獨立完成了第一台手術。科室主任調走了,半年後又調走了一個醫生。科室醫生出現了人手少,工作多,任務重的情況。她經常需要完成門診、手術和住院患者的手術等多項工作,每周上六天班便成了她的常態。

也是在這一年,一件事讓她久久不能釋懷。一個周末,陳淑香在家裡一個人看孩子,愛人因為臨時的工作,被部門叫走了。忽然醫院科室的電話打來,一例危急的患者需要她去處理。陳淑香看到孩子已熟睡,又想孩子應該不會過早的醒來。於是決定先去救人要緊,她也沒有叫任何人來照看孩子。一個多小時以後,她還在手術台上。當下了手術,推開辦公室的門,一眼看到自己的孩子隻穿了小背心和鞋子,光著屁股坐在科室裡。當得知是醫院的職工看到她的兒子在外面找媽媽,於是把孩子裹著白大褂送到了科室。那時孩子才剛三歲。如果不是在醫院家屬院裡,如果不是因為醫院比較小,如果沒有遇見熟悉的同事……後果無法想像。

陳淑香對家人有著無限的愧疚。她的愛人在家裡即扮演著父親,又扮演著母親,收拾家務、洗衣服、照顧孩子,接送孩子上下幼稚園。家人是她堅強有力的後盾,也正是因為有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她才能心無旁騖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孩子爸爸外出的時候,眼科的同事誰有時間誰就去替陳淑香接送孩子。在陳淑香為患者忙碌的時候,同事們便成了保育員輪流照看孩子,孩子也只能跟著她們一起工作到很晚。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陳淑香開始獨立承擔科室工作。在她的帶領下,科室的業務、技術也逐步從穩定,邁向創新發展。經過她與院長官反覆溝通,為科室爭取來多項新的治療設備,使當地的眼科醫療也能夠與時俱進的發展。她還培養出可以做白內障、青光眼手術的醫生,充實了醫院的眼科醫療隊伍。陳淑香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做出的工作,也收穫到了患者滿意的回饋。因為她的服務態度和藹可親,診療的細緻耐心,掛她號的人逐漸增多了。周邊銀川、賀蘭等外地患者都跑來找陳淑香治病。她這樣一乾就是22年。

中國醫生長得漂亮 手術做得更漂亮

初建寧夏「光明行」醫療隊時,陳淑香已被選入「光明行」援非的專家醫療隊裡。但是隊伍組建後,被擱置了一段時間。當衛生廳再次派眼科醫生援非工作時,其他醫院醫生不願意參加,醫療隊的長官找到了陳淑香,她二話沒說就同意了。她感覺到這次援非工作是一次為自己增加工作經歷、生活歷練和增長見識的好機會。

結果,到了那裡以後,才知道條件艱苦到無法想像的地步。藥品都是過期的,手器械雜亂無章。當地醫生的無菌意識差已到了令她無法忍受的程度。手術室的桌子、地板、手術台都是陳淑香自己打掃出來的。手術器械基本是在一堆亂七八糟的工具裡挑撿出能用的,再放入器械盒裡,由她打成手術包,送到供應室消毒。即便如此艱苦,長期的基層醫療工作環境,已經練就了她強大的適應能力。於是,積極樂觀的陳淑香很快就投入到了這項國際性的醫療工作中去了。

改善衛生消毒狀況是陳淑香在非洲做的第一件工作,她的以身試教,為當地醫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在非洲的第一台手術也在相對清潔的條件下做得非常順利。環境改善了,但是當地的設備短缺,還是很難在短時間裡得到解決。在沒有超聲乳化的情況下,陳淑香憑藉十幾年的手術經驗,用小切口做了白內障手術,手術效果非常不錯。第一台手術的成功,很快就在醫院的當地百姓中傳播開了,患者一下子多了起來,陳淑香的工作也就更多了。每天超時的工作,中午從來都沒按時吃過午餐,回到宿舍也都是在分析病例。

2015年12月30日年底陳淑香在日記中寫道:我一定要讓貝南人民認識中國醫生不僅長得漂亮,而且手術也做的特別漂亮。來到這裡我們不乾工作還能乾什麼?我要好好的在這裡乾,讓非洲人見識中國醫生的醫術。

非洲的青光眼病人特別的多,許多患者視力下降到手動或光感才去醫院就診。當地醫生卻隻給患者開眼藥水,陳淑香看到後非常著急,她用隻學了兩個月的法語與當地醫生反覆溝通,但是還是無法達到預期目的。最後只得找來翻譯告訴他們,這種手術她可以做,並且患者一定要進行手術。當地醫生根本不聽她的忠告,因為最近做過的一台手術還是在五六年前,而且手術效果非常不好。陳淑香認為更多的是當地醫生和患者的認識不夠。青光眼患者失明後做手術,復明的希望是很小。但是可以在青光眼前期選一些有視力的人做手術。在經過她多次的努力,和反反覆復的溝通以後,當地醫生終於為她約了第一台青光眼手術。

手術約好了,但是新的問題來了。那時正直新舊年交替,隊裡為了活躍新年氣氛,增加大家的業餘生活,組織乒乓球比賽。手術前一天,陳淑香在練球時把膝蓋扭傷了,膝蓋原本就做過手術。這次關節韌帶又扭傷了,新傷加舊痛,導致她根本無法走路。一想到經過反覆溝通得來的青光眼手術,一想到非洲的患者也在盼著中國醫生帶來的光明。她咬緊牙關,讓黑人廚師騎著摩托車把她送到醫院。科室的護士幫她借了一副拐杖,最後她是拄著拐杖忍著疼痛做完了那台手術。手術進行的很順利,術後眼壓視力還不錯。當地的醫生看到手術做得如此順利,對中國醫生又增加了一份信任和讚賞。那次手術以後,青光眼患者就診率增多了。當地的媒體和國內的媒體也報導了她的在非洲的故事。陳淑香為貝南人民留下了中國醫生的好口碑,也留下了中國醫者救治時的執著和奉獻精神。

貝南的患者讓她登上中央電視台

陳淑香在貝南臨走的前三天,加班做了一台上瞼下垂手術。這台手術很早就約已經好了,只是當地人的效率很慢。患者直到她離開前三天才打電話過來,說當天要過來做手術。患者是個漢語說的很棒的小夥子,是中國的文化參贊介紹他找到陳淑香醫生。

當天陳淑香的工作安排的很緊湊,兩台白內障,一台青光眼手術。在國內三台手術不算多,但是在當地每做完一台手術都是需要自己消毒手術器械,準備下一台手術。所以三台手術做完已經是下午六點鐘。第四台上瞼下垂手術也是比較複雜,屬於整形美容手術。當地的助手根本沒見過這種手術,跟她配合完成手術做到七點半,手術成功的完成了。眼睛治療好以後,這位小夥子來到了中國留學。意外的是今年5月,陳淑香接到了一檔節目導演的電話,說她的患者正在參加「黃金一百秒」節目。原來這位患者就是她在非洲治療過的那個小夥子。陳淑香手術時將病症熟記於心中。而患者康復後,將她的名字熟記於心中,感恩於心。貝南小夥子參加《黃金一百秒》節目錄製的時候,主持人楊帆現場影片連線陳醫生,讓她登上了中央電視台。

不管是誰,不管在哪裡,更好地為患者服務,為他們帶來光明,都會有一番作為。

《醫師報》8月16日23版

往期回顧

?

?

?

?

?

?

編輯: 畢雪立 校對:甘霖 審核:陳惠 張廣有

目前300000+醫生已關注加入我們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