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耳鳴不用愁 每天堅持2個小動作 早知早好

說起耳鳴這個癥狀大多數人會聯想到老年人,因為老年人換耳鳴癥狀的比較多。總體說呈多樣性,可單側或雙側,也可為頭鳴,可持續性存在也可間歇性出現,聲音可以為各種各樣,音調高低不等。長期耳鳴會引起患者產生煩躁、焦慮、緊張、害怕或者抑鬱的情緒,而不良的情緒狀態可加重耳鳴,造成耳鳴與不良情緒之間的惡性循環,心理因素在耳鳴發病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我諮詢過很多患者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喜歡用中藥來調理,還有是採取西藥來調理癥狀,也有許多患者因為對耳鳴的治療失去了信心而選擇放棄,而每天選擇被耳鳴這個癥狀困擾,久而久之會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引起患者產生煩躁、焦慮、緊張、害怕或者抑鬱等現狀。

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以下鍛煉方法可以有效的緩解耳鳴這個癥狀。

鍛煉方法一:推動胸鎖乳突肌

胸鎖乳突肌的胸骨頭起自胸骨柄前面,鎖骨頭起自鎖骨內1/3段上緣,兩頭間的三角形間隙恰在胸鎖關節上方,在體表即鎖骨上小窩。該肌行向上後外方,止於乳突外面及上項線外側1/3。由副神經及第2~4頸神經前支支配。推動也是緩解肌肉的拉力,只有胸鎖乳突肌鬆弛了耳鳴這個癥狀才會緩解。

臨床採取方法:患者坐姿,將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並排放到胸鎖乳突肌的上段往下拉動。每天操作個5~8次,每次20~40下左右。大家會感覺到在拉動的同時會有點疼痛且感覺到胸鎖乳突肌出於一個很緊繃的狀態,大概一周左右胸鎖乳突肌會變柔軟,耳鳴這個癥狀開始緩解。

鍛煉方法二:握拳對打後溪穴

後溪,經穴名。出《靈樞·本輸》。屬手太陽小腸經。輸(木)穴。八脈交會穴之一,通督脈。後溪穴位於微握拳,第5指掌關節後尺側的近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此方法是按照全息論而講的,如果將拳頭比喻成頭的情況下,剛好這個區域對應的點就是我們的耳朵,因此可以調理耳朵疾病。

臨床操作方法:握拳後,雙手後溪穴相撞擊,從而達到刺激穴位調理耳鳴癥狀。我們可以每天操作個10次左右,每次2~3分鐘即可,以這兩個方法調理一周至半個月之後耳鳴這個癥狀開始緩解。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