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道家文化對中醫醫德的影響

道家文化是古代中國的主流文化之一,其思想博大精深,在道德問題上,有著十分豐富的內涵,對中醫醫德的影響是深遠的。

中醫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偉大瑰寶之一,歷來強調德術並重。由於歷代醫家都非常注重醫生的道德修養,所以中國古代醫德積澱了豐富的內容,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阿虎醫考今天主要和大家探討的是,老莊思想對中醫醫德的影響。


老子悟道

一、貴身愛身,寵辱皆忘

「貴身」是老子的一種重要思想,他認為人存天地之間,與道、天、地並為域中四大之一,身體是人的根本,人應該重視身體像重視大患一樣,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反映了老子「貴身」的思想。他主張人要寵辱皆忘,不要為追逐名利、榮辱、得失等身外之物而傷身,認為只有真正懂得「貴身」「愛身」的人才可以將天下託付給他。

莊子把生死看作如同春夏秋冬四時的更替一樣普通,其對生死的看法不無豁達與超然,但直面生命時,莊子就明確反對人們為了名利以殘生傷性,認為「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蹠死利於東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其於殘生傷性均也」。

儒家關注人當下的生命存在,注重孝道,強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但當面對大義存在時,人卻應該「捨生而取義」,在儒家眼中,對立德、立言、立功的重視勝於對自身生命的重視。老莊皆反對以物易其性,認為仁義禮智等皆是違反天性的,會傷身。為保養生命,人應該做到忘懷於物,恬淡虛無,自然無為,天人合一。道家對自身生命的重視遠超過儒家。

將重視人的生命看作人生的第一要義,這種高度重視生命的思想對醫學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救死扶傷是醫生的神聖職責,醫生必須重視人的生命,珍視人的生命。深受道家文化影響的《黃帝內經》就明確提出「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重視人的生命是對醫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醫生要做到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而這均源於對人的生命的重視。張仲景「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遂潛心醫藥,著成《傷寒雜病論》。孫思邈有感於人命有貴於千金,遂將自己的醫學著作命名曰《千金方》。


二、精益求精,體悟大道

「道」是老莊哲學最重要的概念,《老子》一書將「道」描述為宇宙的本原、事物的規律、社會的法則等,道是恍惚的、玄妙的,但當道表現為萬物的規律時,這種規律性的道又可以為人所體悟與效仿。為求體悟大道,老子認為人需要不斷地努力,「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必須有毅力,慎終如始,方能獲得成功;需要遵循自然的規律去做,方能「無為而無不為」;需要摒除外界的干擾,通過靜心、內證等方式不斷加強自身修養。

莊子認為人要通過坐忘、心齋等方式體悟大道。為求得道之實,學道之人應該像列子一樣「雕琢復樸,塊然獨以其形立。紛而封哉,一以是終」;像佝僂承蜩丈人一樣「用志不分,乃凝於神」,方可「何為而不得」。只有真正得道,才可以像庖丁解牛一樣「遊刃必有餘地矣」。醫學是「至道在微,變化無窮」的學問,為醫者必須才高識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廣泛涉獵群書,精研醫術,才能真正領悟醫道。

《黃帝內經》將「受師不卒,妄作雜術,謬言為道,更名自功,妄用砭石

,後遺身咎」列為醫生的過失之一。一代大醫孫思邈一生致力於醫學事業,博覽群書,到了老年仍是手不釋卷,他在《大醫精誠》中諄諄告誡習醫者「必須博極

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本文部分內容來自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