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上學之後,家長這四件事情做的越多,孩子很難優秀

有的時候我們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孩子上幼稚園的時候,通常是孩子哭著或高高興興的去上學了,家長在一邊掩著嘴哭泣。就算孩子已經去上課了,家長還要在門口戀戀不捨的離開,擔心孩子會哭不適應。

小時候我們做家長都會照顧著孩子,所有的心血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等到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家長卻沒有放鬆心態,總是沒有學會放手。家長們常常會做的就是孩子已經長大成人了,卻還是各種管制,沒有讓孩子獨立。在孩子上小學的這個階段很多家長就做的夠多,時間長了往往讓孩子不能獨立。

催著孩子寫作業。

很多家長反應每天晚上看孩子寫作業的時候都會氣的肝疼,真的很想一巴掌打孩子身上,心裡一直說著孩子是親生的。其實家長這種事情就做的過多,孩子在幼稚園的時候就要做到引導了,在小學就已經可以學會自己寫作業了。以前小時候家裡沒有管過,每次都會回到家裡自己寫作業,而且不會太拖延,因為都是寫完作業再出去玩。所以家長們對於孩子寫作業的問題上不要關注太多,直接讓孩子樹立時間觀念,獨立做作業。

每天早上叫孩子起床。

對於每天叫孩子起床這件事情,應該是孩子獨立來完成的,因為很多時候孩子睡得正香,媽媽一會喊一遍一會喊一遍的,會讓孩子有起床氣。而讓孩子自己起床,買一個鬧鈴,鬧鈴響了之後孩子就會自動起床了,因為孩子在前一天晚上的時候就已經給自己做好心理準備了,是自己自主自願的想要起床了,而不是過分的依賴家長。

不讓孩子出去玩耍。

因為現在很多大部分的家庭是讓老人看孩子,孩子比較活動好動,尤其是會走路比較利索的時候,老人會跟不上孩子的步伐,所以為了好帶,就不願意帶孩子出門,減少孩子的活動量,這樣在家裡最起碼是能看得到的。但是這樣長期以往,孩子沒有出去玩,平時只有上學的時候和小朋友交流,沒有自己的玩耍時間,也會不願意交朋友的,影響交際能力。

不讓孩子乾活。

現在孩子比較少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可能就隻圍著這一個孩子轉了,所以家裡面對孩子也是比較寵愛,可以說是團寵了。因為對孩子的愛太多,所以不捨的讓孩子做一點點的事情,擔心孩子累著了。讓孩子做家務更是不可能的,養出來的孩子就是非常懶的,這樣孩子的自主能力非常差,等到以後長大融入集體什麼事情都不會乾,也不願意去做,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影響的。

對於孩子的成長,家長們應該學的懶一點,不要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做了,尤其是孩子上了小學之後,獨立能力的鍛煉是非常重要的,也對以後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