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常見病新解系列:高血壓

在1998年7月2日,美國電視新聞報導一則醫學消息,由美國心臟血管學會公布的資料,其中敘述一位得到中風的人,他遵照醫師的處方,按時服用西藥降血壓劑,結果仍然中風,但醫師卻不去討論為何中風?高血壓因何而來?為何按時服用高血壓葯卻仍然得到中風?降血壓葯為何無法預防中風?卻隻說了人因腦部血管破裂,而發生中風,如果停服降血壓葯,則有5到7倍的機率更容易得到中風,諸君試想,如果一位已按時服用降血壓葯的人都得到中風,不服也中風,這代表什麼?答案是,你肯定會中風,不論你服藥與否。

由於目前西醫並不知道高血壓真正的成因,只是消極的利用一些排水葯,來降低血壓,殊不知服了排水葯,把好的水也排出去了,血管壁中存有大量的水,以維持血管的彈性,防止血管破裂,這是上帝創造人的時候,就已留下的預防措施,因為人的一生常會面臨一些緊急狀況,如車禍、搶劫、火災、動怒等意外事件發生,這些都會使人的血壓升高,其目的是提供必要的額外能源,來應付瞬間發生的意外事件,使人能承受嚴厲的考驗,而不致發生病變而特別設計的,因此人的血壓本來就有很大的上下升降太空存在,一旦發生血壓高,它不是病,是一種警訊,有可能是外在環境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身體內部病變引起的,必須追根究底的徹查原因,而不是以消滅此一訊號為榮,殊不知它是人體自衛的現象,一旦消除了,連自衛的能力也喪失了。並且服用降血壓葯排出了正常的水,為了補充喪失的水份,一般醫師都建議病人在服藥期間必須多喝水,這表示所有醫師都知道病人會喪失正常的水,對身體有副作用,可是又不確定副作用在那裡。

中醫理論認為人體正常的水,存在各部位,但它的來源卻不同,因飲水而得到的水,是進入淋巴、內分泌等系統,但此水須經過胃的熱,氣化以後方可受用,而進入血管壁及組織內的水,卻必須來自食物中的水,如蔬菜、肉類、麵包等都有水,此水經過小腸的熱與濕,消化了以後,方可進入血管中與組織中,並且是腦部血管不可缺的,人一旦服用了西藥來降血壓,所喪失的津液必自上而下,如同飲水機一般,水從下方流出,上方水位自然下降的道理一樣,因此服用越多降血壓葯,則腦部血管就越缺水,也就越乾燥、易裂,而聽醫師建議多喝水,卻不知飲水並不能補充血管壁的水,換言之,長期服用西藥的病人,絕對比一般不服藥的人,更容易得到中風才對,才合理,而且血管壁因為失水而彈性不佳,加上血壓下降,必然導致性無能、陽不舉,因此我敢斷言,所有服降血壓葯、降血糖葯,必然無性功能,就因此而來的。

人體中的代謝情形與自然界完全一樣,自然界中岩石與水是最重的,一旦人體有過重的壓力存在必然令血壓上升,結果發現人類得到高血壓,絕大多數只有三種成因


1、膽結石或發炎;

2、腎結石;

3、積水(肝陽上亢,腎陽不足)。

第一、第二種造成高血壓的原因,大家可以利用治療膽結石症及腎結石的方劑即可解決,包含眼壓過高在內。

至於第三種的積水問題,就是肝陽上亢,腎陽不足造成的。因為這裡所謂積水,並非一般看得到的四肢或腹腔、胸腔的積水,而是有積水環繞著血管,或停積在肌肉中。這就好像一個人潛水時會受到來自水的壓力一樣,一旦水包圍著血管,血管無法正常舒張,就導致血壓上升,如同偏頭痛一樣,全世界的醫生都知道是因為腦部兩側血管過小,血流無法流暢的通過所造成,但因不知此血管變小乃因外在過多水的屯積,而令血管縮小的,因此隻一昧的要病人服用血管擴張劑,來暫時性的舒解頭痛,至於越吃越重的原因是:

第一,西醫不知水自何來;

第二,所有化學藥品進入身體後,其結果必生出不必要的水,因此血管外的水就越來越多,也就造成藥越服劑量越重的惡性循環。

我們治療高血壓針對血管外的水,不但要排出來,且同時要補回正常的水,才可做到完全去除高血壓,以真正達到預防中風的效果。


中風之前會有四大徵兆:

1、手前三指麻或足前三趾麻;

2、雙腳極冰冷;

3、項部強硬,影響入眠,以上三種表示三個月之內,會發生中風;

4、足脛骨前,自膝向外側麻到足踝,表示二星期內,必生中風。

當然每個人因飲食及生活環境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證兆出現,以上四因是絕大多數人在中風之前有的癥狀,是依據統計來的。如有疑問,可以請教中醫師,因為中醫就是被訓練成如何解讀人體癥狀的醫師,所以良好的中醫必然可以事先預防其發生,發生後也有很好的治療方法,最好在半年之內時間越快越好,超過半年,就很難完全治好了。中醫並可在治好後,有很好的方法預防二次中風,大家常見有第一次中風的人,很容易在一年之內,再發第二次,這表示一般醫師所知的防範措施是不足夠的,這是最佳證明。

同時病人必須時常做運動或勞力工作,保持身體汗水代謝的流暢,保持心情開朗,不要失去你的幽默感,不可長期待在冷氣房中,不可在大汗時立刻跳入冷水中,流汗時務令汗透達,不可利用任何外在環境來強力止汗,這都是高血壓的成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