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爺孫三代養花護花傳承“花樣事業”

現年83歲的曹希望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提著小板凳,蹣跚在家到牡丹園百餘米的路上,幾十年如一日守護著自己一生的“希望”。

曹希望是素有“貂蟬故裡”之稱的甘肅臨洮縣曹家坪人,從小喜歡牡丹並種植牡丹,被譽為當地“牡丹王”,曹家將“不許折花”作為家訓教導祖祖輩輩。

每年5月都是牡丹園中牡丹開得繁盛期,“牡丹花瓣如玉一般潤滑,又如紗一樣輕薄,層疊之中顯露出金黃色的花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曹希望賞花養花的愛好便因此培養起來。

爺孫三代養花護花傳承花樣事業

臨洮縣隸屬甘肅定西市,古稱狄道,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以盛產牡丹而知名,素有“隴上花都”之稱,良好的自然和氣候條件為牡丹生長提供得天獨厚的環境。臨洮牡丹,特別是紫斑牡丹栽培歷史悠久,栽培範圍廣泛,有“紫斑牡丹出臨洮”的佳話相傳。

曹希望說,小時候見父親在院裡種幾棵野牡丹,那時就覺得好看。每年進入5月,院落牡丹掩藏於綠葉之中開得繁盛,“牡丹花瓣如玉一般潤滑,又如紗一樣輕薄,層疊之中顯露出金黃色的花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曹希望賞花養花的愛好便因此培養起來。

8月,曹希望的牡丹園綠葉蔥蔥,早在兩三個月以前,這裡繁花似錦花海一片,無論是牡丹競相鬥豔之時,還是花凋葉枯之境,每日清晨,曹希望都去巡園,他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從自家院落的幾簇觀賞牡丹到如今1000畝牡丹園的規模種植,從繞著花聞香嬉戲的孩童到如今拄著拐杖的耄耋之年,他一生與花為伴,現今已“祖傳”花樣事業給自己的子孫後代。

巡園賞花是曹希望現在的主要生活。近日,中新網記者前往曹家坪社見到曹希望時,他正舒展著身子在自家門口躺椅上,十分愜意,他的正前方是一座別具一格的農家小院,牆頭院門綠意盎然,門楣“牡丹之家”的牌匾映入眼簾。

曹希望回憶說自己從13歲開始種牡丹,“那時生活窘迫,為解決溫飽,別人家院子裡都種著菜,而我卻一直捨不得拔掉牡丹,上世紀80年代,這些牡丹就被移栽到地裡,到現在成為牡丹園的一部分。”

目前,曹希望牡丹園已由孫子曹佰平打理。“這些花歷經我們幾輩人的心血,是爺爺的心頭肉。”他規劃在未來20年內,通過多種途徑將其打造成百年牡丹林,繼承並發揚“祖傳”愛好,依托牡丹林的發展促進家鄉旅遊業的興盛,從而帶動當地農民的收入,讓村民錢包鼓起來。

談及曹家借花致富的路線,要追溯至上世紀80年代,一次偶然的機會,曹希望將自家院裡種的一些牡丹和芍藥賣掉賺了900元錢,這讓他重新認識自己的愛好,花不僅可供觀賞悅目,還能改善自己的經濟情況,他逐漸將愛好發展為自己的事業。直到孫子曹佰平23歲大學畢業,接過“祖傳”愛好的接力棒,截至目前,曹佰平在10年時間裡,將自家100畝牡丹園發展為1000畝,擴建900畝均按照每畝地每年1000元標準給予當地村民土地流轉費。

在這期間,曹佰平還與40多位村民一起育苗、護園、修剪、澆水,創造一個以種植基地為主,發展旅遊為目標的觀賞性牡丹園。他說,除了直接在牡丹基地打工的村民之外,還有一部分人依托基地經營農家樂,為觀賞牡丹的遊客提供歇腳之地,品當地特色小吃。此外,芍藥鮮切花成為當地農戶的主要產業之一,近年來,曹家坪有近半數村民都在種植牡丹和芍藥。

據曹佰平介紹,臨洮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所以臨洮芍藥的花期較市場晚半個月時間,他緊抓這一花市特點及優勢,大力發展芍藥鮮切花的產銷合作,近些年該市場也顯現大好前景,今年,該基地向澳大利亞及荷蘭出口芍藥8萬株。

結合臨洮具備芍藥生長自然優勢,曹佰平經過長時間調研考察,目前,他又在離曹家坪社30多公里的地方種植芍藥近100畝,他說那個地方海拔高,氣溫低,是適合推遲芍藥花期的絕佳勝地,以此填補外地市場芍藥“花荒”的空缺。(圖片來源於網絡)

文章發表於武漢全民義務植樹本地資訊,http://www.whyiwuzhishu.gov.cn/轉載請注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