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強勢了一輩子,快樂了嗎?

善良的人,首先是沒有害心,總會盡量避免給其他眾生造成痛苦,如果有必要的話,他會主動承受傷痛、失敗,去成全他人。——希阿榮博堪布《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

文:慧燈法師

曾經有一位大德,年輕時遭到許多人的誹謗,其實他完全可以站出來解釋,可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明白自己站出來意味著彼此肯定要唇槍舌戰,那些人會造下更多的口業。後來他在自傳中寫到:誹謗於我之人極為可憐,吾之名聲受損事小,他們卻因誹謗佛法而墮入地獄受苦。

唐朝末期,彌勒菩薩之化身的布袋和尚曾說過這樣一段話:“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隻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於面上,隨它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

有人罵我,我就說“好好好,是我的錯”;有人打我,不用他費勁,我自己倒在地上就行了;有人把唾沫唾在我的臉上,我也不用擦它,唾沫自己就幹了。看著非常笨,可他卻說:“我也省力氣,他也沒煩惱。”幽默的詩歌道出了菩薩相續中的境界。

古人雲:“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庸人”的特徵之一大概就是無論遇到任何事都很容易生氣,不但自己費力,他人也生煩惱,還惹出無數事端。倘若我們能隨學布袋和尚,那任何世間事就都很容易解決了。

有這樣兩則故事。

故事一,一家人早晨起床後,男主人怕自己名貴的手錶在洗臉時沾水,將表放在了洗漱台上。他的妻子擔心放在洗漱台上被碰掉,就拿到了飯桌上。他們的孩子急急忙忙地要去考試,拿杯子喝牛奶時把表碰到了地上,整個表鏡都碎了。男主人既心疼又難過,罵了他的妻子。妻子也很委屈,訓斥了孩子。結果,孩子因為心情不好而考砸了;妻子也因為心情不好而和同事吵了一架;丈夫氣呼呼地出門,忘記拿公文包,又折回來取,耽誤了重要的事情,一整天都非常沮喪。

故事二,可愛的孩子出了車禍,在醫院搶救失敗,他的媽媽極度愧疚自責和悲傷,將孩子的死歸咎於自己,萬念俱灰;她的丈夫趕到醫院,雖然也沉浸在巨大的痛苦中,卻還是安慰妻子:這不是你的錯。

故事一中,一家三人因為一塊表而產生了許多不愉快;故事二中,他們失去了孩子,卻因為一句寬容的話而獲得了平靜。

生活中的事或許大多如此:本可以用寬容的態度以及智慧去解決,我們卻是顯得小氣、狹隘和爭強好勝,平添諸事端。所以,安忍對我們的幫助之一,就是使充滿困難、困惑和壓力的生活變得快樂和輕鬆。

你自己把人生看作一場競爭,時常處於緊張、對抗和急功近利的心態當中。這種對人生的看法和態度到底給你自己帶來了多少快樂?又讓你真正有多成功呢?”(《透過佛法看世界?培養孩子快樂的能力》希阿榮博堪布)

我們的心相續常常處於攀比、緊張、對抗和急功近利,什麽都想要最好的……甚至為此去跟別人吵架,而我們卻一直認為這種模式是對的。

堪布話鋒一轉,看看我們的人生——又爭又吵又鬧,認為安忍就是懦弱受欺負,強勢了一輩子,捫心自問:沒學佛時,我們到底是樂多還是苦多?有沒有想象中那麽成功?現實是,家財萬貫的、貧窮的、恩愛的各有各的痛苦,負面心態給我們的人生帶來太多困擾。

布袋和尚看上去庸庸碌碌——“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但確實比我們快樂太多了。我們所追求的“成功”有相當程度上是指快樂和內心的寂靜。

安忍,的確能讓我們的內心獲得幸福快樂,並逐漸與慈悲心、菩提心相應。

菩提心的最大違品是嗔恚。

《大寶積經》講到:貪心犯戒,其罪尚輕,因嗔犯戒,捨棄眾生。

菩薩因貪心而違犯戒律縱然有罪,但較之因嗔恨心而犯戒,其罪業還是輕微的——因為生起嗔恨心會捨棄眾生,而捨棄眾生等同於捨棄了菩提心,捨棄菩提心等於捨棄了整個大乘的命脈和根本。就守持大乘菩薩戒而言,生一百次貪心都不如發一次嗔心的罪業重。

因此我們要再再對嗔恨心的過患生起定解,想方設法對治它。

——文章根據菩提洲在線課程慧燈法師講釋整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