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張晉僖:太極拳「立身中正」與做人

太極拳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它不僅包含高深的文化哲理,而且也有莫測的技擊和健身作用,深受人們的喜愛。余有幸跟隨恩師陳正雷大師習拳多年,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不但跟他學會了太極拳的精髓,還學會了如何做人。現將太極拳「立身中正」拳理、做人體悟如下: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拳照

一、「立身中正」的掌握。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對身體要求的標準,它要求內固精神,外示安逸,不偏不倚,自然中正。如何在練拳中掌握呢?

1、要明確外三合。

即: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我們人體結構由頭、軀乾、四肢等組成,兩肩兩胯連接軀乾和四肢。兩肩、兩胯四點上下垂直形成一個四邊形,在行功走架中不能歪斜,如果出現斜向,立身就不會中正,中線就會偏移。同時,兩肘和兩膝,兩手和兩足四個點,上下垂直也形成一個四邊形。如肩胯做到位,相應的肘、膝、手、足就會協調到位,否則就會歪斜不中正。

2、調整尾閭。

「尾閭」是脊柱下最末端部分,稍翹向後。尾閭一正,對應頭頂豎起,上下就會貫通,精神能提得起。頭頂上如同輕輕懸起,即《拳經》所雲:「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頭頂懸。」這是一種很好的練拳狀態,一旦定型形成自然後,就會覺得全身輕鬆。如果不把「頂上」功夫解決,周身很難鬆開。即使軀乾端正,周身也會僵硬不舒服。要使尾閭中正,需要有意識的使尾閭向內、向下垂,達到脊柱下端自然垂直與頭形成上下對拉。這樣身體立身中正的問題便迎刃而解。同時,在進行每個動作轉換時,要注意尾閭的移動,要以尾閭為舵進行調整虛實,才能使重心靈活轉移,保證平穩中正。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授課中

二、「立身中正」的做人。

「立身中正」不但是對太極拳的要求,用來做事做人也可以借用。我們生活在社會,一定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堂堂正正、公公正正才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基。人正不怕影斜,腳正不怕鞋歪,身正心安魂夢穩。品行端正,做人才有底氣,做事才有硬氣。心底無私天地寬,表裡如一襟懷廣。胸襟坦蕩,光明磊落就會贏得他人的信賴和尊敬。己不正,何以正人?正直的人不謀私,不貪利,不文過飾非,不偷奸耍滑,不陽奉陰違。平等待人,公正處世。說話有根有據,有一說一,有二說二,該說的就說,該做的就做,說的都是真話,做的都是正事。心術不正,故弄玄虛,口是心非,用心計耍手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台上說君子話,台下行小人事,談何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所以,做人一定要像打太極拳一樣,立身中正,八面支撐,走得直,行得正,坐得端,才能贏得尊重、贏得人心。

太極拳不僅僅是有氧運動,更是一種文化,要在練中悟、悟中練,運用太極拳哲理,提升人們生命和智慧的境界,以此,通過練拳來感悟生活,改變人生。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拳照

作者介紹:

張晉僖,1963年1月生,河南博愛縣人,中共黨員,大專學歷。陳正雷大師入室弟子,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華夏太極拳師協會會員、特級教練,陳正雷太極體系首批簽約教練。正雷太極書院/陳正雷太極拳北京總館坐館主教練。河南省陳式太極拳協會理事,焦作陳正雷太極拳文化研究會技術顧問,博愛縣太極拳研究會副會長,中華民間傳統國術太極拳七段。 1979年開始學練當地黃嶺炮拳、長拳;1982年後學練陳式太極拳;1990年起拜「中國當代十大國術名師」陳正雷為師習陳式太極拳老架一、二路、新架一、二路及刀、劍、推手等。數十年藝耕不輟,擅長陳氏太極拳械、推手。1993年起在本地區授拳,學生千餘人。2005年在焦作市舉辦的「十萬太極穿越雲台山」活動中,擔任青天河景區主教練並領銜表演,在全縣太極拳觀摩交流比賽中獲團體第一名,被焦作市委、市政府授予「組織優秀獎」。先後在《少林與太極》、《武魂太極》等媒體發表太極拳專業文章四十餘篇。業績傳略載入《陳式太極拳志》、《中國民間國術家名典》、《中華太極人物誌》、《當代中華武壇精英名錄》、《當代中國傳統國術名人名家辭典》和《中華武林人物誌》等書。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預約免費體驗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