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SNH48和火箭少女,壓根是兩種生意

作者|羅大肥

編輯|李春暉

2019年才開年,國內偶像女團市場就首先迎來了48系的重磅變革——“解散”“裁員”,一個詞比一個詞刺耳。

2018年,《創造101》在流量端大熱,誕生了“火箭少女”組合。這個建團初始就明確提出了兩年發展規劃,背靠騰訊系流量、資源支撐的龐然大物,瞬間打破了國內偶像女團的原有市場格局。

這個衝擊力有多猛?連穩坐偶像女團市場頭部好幾年的48系也坐不住了。

除了宣布解散原有15個團中的5個團,停止沈陽及成都分團的運營外,48系還一口氣公布了包括韓國練習生計劃、聚焦團內頭部偶像的資源傾斜計劃、成立IDOL FT為主體的原生互聯網偶像團體計劃、以及啟動加盟商計劃。

這應該是國產48系與日本AKB48合約糾紛後,主動調整動作最大的一次操作。除了來自市場、資本的壓力外,“火箭少女”的出現也是逼迫48系破釜沉舟的主因。

從塞納河到SNH48 Group

眾所周知,48系誕生之初,是以日本AKB48在中國的姐妹團身份亮相,可謂根正苗紅。也正是憑借著“正版光環”,48迅速在國內一眾女團中脫穎而出,成功轉化了國內原有的AKB48粉絲。

但48系的成長之路也並不平坦,第一次重大危機是由於太過急於本土化,集中全部資源推C位等幾名人氣成員。致使當人氣成員出現合約問題神隱後,全團陷入困境。

最窘迫的時候,SNH48被戲稱為“微博女團”或“劇場女團”,暗指十八線組合接不到外務。其昵稱“塞納河”除了有SNH首字母的諧音梗外,也包含了初代粉絲在那個草創年代的自嘲。

初代SNH48 S2隊

不過隨著不斷深耕內容,重組後的S隊及N隊成員自身快速成長,同時國內偶像女團市場也不斷擴大,48系有驚無險的渡過了這一劫,也確立了“鐵打的SNH48,流水的妹子”這一運營核心。所以,無論是後來的人氣偶像趙嘉敏退團,還是2017年總選第一鞠婧禕畢業單飛,都沒有實質性的影響48系的發展。

至此,國內的48系才真正摸到了日系養成偶像的精髓——人是誰不重要,招牌才是最重要。隔海而望,日本偶像女團市場,AKB48也好,乃木阪46也罷,畢業的、千秋樂的(相當於退團)數不勝數,絲毫不能動其根本。

日系養成的特點在於養,而不在於誰,粉絲的獲得在於陪伴和羈絆。在這一基本綱領下,才衍生出了48系獨樹一幟的運營模式及商業模式。

第一屆總選後合影,還是很日系的

也正因如此,即便是後來跟AKB48因種種糾紛分道揚鑣,失去了日本48積累了多年的原創歌舞和劇場演出資源支持,SNH48 Group仍然可以通過培養和發展原創曲目、原創公演快速走出困境。

此時,其偶像與粉絲的社交模式已經形成。即便是最早一批AKB48系入坑的粉絲,也不太在意偶像表演的究竟是經典授權曲目還是原創曲目了。

從《創造101》到“火箭少女”

《創造101》可謂是2018年的流量炸彈。在後來加入“火箭少女”的成員中,楊超越、吳宣儀、孟美岐們天然就帶著巨大流量,在此聚合效應下,“火箭少女”自然成為品牌方的摯愛,廣告、代言、通告接踵而來。“火箭少女”在2018年有多忙,從一張行程表就能看出端倪。

網傳的火少行程單,排的滿滿當當

如果說48系是日本偶像模式在中國的成功落地,那麽“火箭少女”就是韓國偶像模式在中國的本土化嘗試。在“火箭少女”之前,大家都知道韓國女團能火,無論是堪稱上古時期的“BABY VOX”,還是後繼者“少女時代”,都曾在國內火得萬人空巷。

但此前國內在韓國女團本土化上的屢次嘗試,其實都不理想。除了選拔的成員缺少足夠的專業培訓外,各個經紀公司也受自身運營實力的製約,無法形成具有足夠覆蓋力的推廣強度。

畢竟,比起日系養成偶像的“溫水煮青蛙”式玩法,韓系偶像更需要迎合多變的市場潮流,同時保證足夠的曝光率。韓國偶像模式下,練習生經過高強度的歌舞專業訓練,具備出道條件,順利出道才是第一步,能不能火,還需要看經紀公司注入多大的資源推。所在,大家所熟知的“少女時代”背後,不知道有多少個不為人知的“少女時代”,在“BIGBANG”背後,又默默倒下了多少個“BIGBANG”。

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2017年發布的《大眾文化藝術產業實態調查報告》顯示,當年度韓國各個演藝企劃公司共有練習生1440名,其中750名男練習生,690名女練習生。30.9%的練習生沒有合約保障,隨時都會被公司放棄。

所以說,飯圈所傳的出道偶像不管現在多紅,練習生時期生活的艱苦和競爭的激烈並非虛言。而出道後,要保持自身的影響力和熱度不減,更要付出比練習生時期更多的精力。流量有時和錢一樣,來得容易去得馬虎。即便如當年H.O.T在國內的火爆程度,幾年一過,也只是談資。

日韓之辨,國團之路

儘管輿論很喜歡將48系和火少放在一起比較,硬糖君也不能免俗,但追本溯源,其實二者並不具備可比性。

歸根結底,48系完成了內容的原創和本土化,但並沒有脫離日系養成偶像的玩法。反而在48系的入坑粉絲普遍接受了握手會、接受了總選舉、接受了劇場模式和擊掌環節、接受了一年一度的風尚大典和B50後,更加沉迷於這種互動式成長所帶來的陪伴體驗。

粉絲的首推畢業了,還會有二推、三推補上來,即便剝離新成立的IDOL FT團不談,在團籍的妹子還有200多人,各種人設的、各種相貌的、各種身材的、各種性格的、各種才藝的,48系並不愁入坑的粉絲找不到自己的推,隻愁沒有更多的粉絲來。

AKB粉絲的應援

所謂“出村”,很可能只是部分48系粉絲一廂情願的想法。在48系的商業模式設計裡,就沒有多少免費用戶的存在感。

在提前切票、隨機抽座位、實名製公演、握手會互動等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下,只有成功轉化的付費用戶才能邁過追成長系偶像的那個檻。這門檻既擋住了路人粉進來,也阻止了核心粉絲出坑。

流量邏輯下的路人粉絲能招攬B端廣告主們的親睞,這就是典型的韓國模式。相形之下,日系養成模式的優勢則是在C端拉高ARPU的能力。如此再反觀48系這一系列操作,就不難看懂其中深意了。比起出村,48系更在意的是擴村,即拉入更多核心用戶。

而在硬糖君看來,此次48系的所有改革舉措中,最令人好奇和期待的反而是一筆帶過的加盟模式。

當下國內市場中,加盟商模式隨處可見。小到奶茶店、大到幼稚園,幾乎都有加盟模式,48系女團會如何運作全國範圍的加盟模式呢?這倒還是個新鮮思路。

從資本上講,無論是北京還是廣州分團、亦或者已經停運的沈陽和成都分團,都有外部引入資本的影子。在關閉了兩地分團後,這些加盟商們究竟拿到的是48系名號的授權,還是劇場運營資質,就要看絲芭後續的細則操作了。

歸根結底,對48系而言,把用戶發展成村民的好處要遠遠大於把成員送出村露臉,流量不能變成票,也不能變成粉絲跟偶像的情感羈絆。本質上講,48系的商業模式並不依賴流量效應。

費玉清老師,握手可是要交券啊,一張10秒給您計時了

再看流量炸彈“火箭少女”。在成團伊始就宣布了兩年限期,從諸多演藝公司送選的練習生中進行選拔,挾裹驚人流量成團,一開始就是矚目的焦點。韓式偶像女團就是要順應和抓住當下的流行,兩年時間,足夠運營公司在廣告主手裡拿到鍋滿瓢滿的代言,也足夠成員吸到足量人氣確保單飛後繼續演藝事業,而更恐怖的在於,未來還會有《創造202》、《創造303》……

火箭少女成員,未來還會有火箭炮少女、火箭飛彈少女吧

依硬糖君看,讓48系如臨大敵的並不是一個《創造101》或“火箭少女”,而是這種流量寄生下的可傳承性。就如同將時間回撥到2014年初,網頁遊戲依靠流量井噴式發展的初期,可怕的僅僅是出了一個《神仙道》嗎?可怕的是傳統客戶端網遊在此後被擠壓得一蹶不振、現如今市場份額不足百分之五。

而至於看著偶像市場眼熱,準備下水摸魚的各大公司,究竟是選擇韓國模式還是日本模式,是選擇2B的流量模式還是2C的付費模式,不妨先掂量下自己手裡有哪幾張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