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因戰敗後自殺而得名的短劍,“中正劍”傳說背後的虛與實

文|周渝

烽火漫天,屍橫遍野,山間成群的日軍蜂擁而至,重圍中,一位滿身血跡的中國將軍迎來最後時刻。他正襟危坐,金色將官軍銜上鑲有三顆三角星,他是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在與敵人進行血戰之後,張自忠不願被日軍俘虜,赫然起身,掏出腰間中正劍,高呼“蔣委員長萬歲”後以中正劍狠狠刺向自己腹部,壯烈犧牲。對面山坡上的日軍指揮官被張自忠舍身成仁的一幕所震撼,命令日本士兵:“立正!向中國戰神敬禮!”所有日軍隨即面向張自忠自戕之地嚴肅敬禮……

以上不是真實的歷史!而是1974年台灣地區拍攝的抗日題材電影《英烈千秋》中的橋段,片尾由柯俊雄扮演的張自忠以中正劍自殺的一幕源於一個廣為人知的傳說:黃埔軍校畢業生的武裝帶上都會配有一把短劍叫中正劍,劍身正反兩面分別刻有“成功”和“成仁”,這是蔣介石告訴自己的學生,不成功則成仁,以後上戰場要麽就打勝仗(成功),若打敗了就用這把短劍自殺(成仁)。可問題來了,首先,張自忠並非黃埔生,電影中他用中正劍自殺的橋段是否靠譜?其次,中正劍真如傳說中那樣,是給戰敗的黃埔生用來自殺的短劍嗎?

提及“中正劍”,至今仍帶著一層神秘面紗。除了前文所述的《英烈千秋》,大陸在20世紀80年代拍攝的電影《佩劍將軍》中,也將中正劍進行了一番渲染。如今人們對於不了解的事物習慣“百度一下”,那麽,我們來看看百度“中正劍”詞條又是怎麽解釋的:

中正劍是中華民國蔣介石贈給其黃埔學生、得力部將及有功人員的隨身短劍,因為在其劍柄上刻有“蔣中正贈”字樣……在北伐戰爭、抗日戰爭時的許多戰役中,由於部分軍人以此劍自殺殉國,此劍遂以“軍人魂”之名在軍中傳開。能夠獲得這柄劍的大部分是黃埔嫡系和地方實力派。主要獲得者:何應欽、顧祝同、閻錫山、王耀武、何鍵、劉湘、馬步芳、馬鴻逵、張靈甫、宋希濂、關麟征、黃維等。

短短幾句話概括了今天關於中正劍的種種傳說:第一,中正劍因為是蔣介石贈予學生和部屬的短劍,故得名。第二,有不少軍人用此劍自殺,故有“軍人魂”之稱。第三,獲得者都是很有名的人,列出的一串名單中,除了王耀武、張靈甫、黃維等黃埔生外,還有士官系的何應欽,保定系的顧祝同以及馬步芳、劉湘等地方軍閥,看起來是非常珍貴之物。很遺憾,這一段對中正劍的概述幾乎沒有一處是完全正確的。

一般而言,廣義上的中正劍指國民革命軍軍人所佩戴的短劍,其中包括20世紀30年代軍人普遍佩戴的梅花短劍;還有如閻錫山、劉湘、馬步芳等地方軍閥或是某個部隊官長贈予部屬的短劍,由於很多人對民國軍人佩劍缺乏系統了解,於是全部都歸為“中正劍”之列。狹義上的中正劍則是指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贈給軍校學生的製式佩劍。

狹義的中正劍即黃埔軍人之劍。首先說明一點,所有在黃埔建軍時期、北伐戰爭時期和中正劍相關的故事都是假的,那時候壓根還沒出現這種短劍。中正劍誕生晚於黃埔軍校10年,但它的確源於“軍人魂”短劍,這就必須提及廬山軍官訓練團的開辦。1933年夏季,國民政府正處於內憂外患,一方面日本已佔領東三省,炮製偽滿洲國,舉國悲憤;另一方面,國民黨軍在“圍剿”紅軍的作戰中屢屢失利,內部也裂變不斷。為了重振士氣,“統一槍杆”,完成“安內”與“攘外”,蔣介石於1933年7月召集廬山軍官訓練團,於7月18日正式開學。通過開學當日的照片還能清楚看到,主席台兩側書有一副對聯“安危他日終須仗,甘苦來時要共嘗”,橫批則是“軍人魂”三個大字。軍官訓練團第一期結業之時,蔣介石親自為全體學員頒發紀念證章,同時還出現了一件非常有特色的贈品——一把鐫刻著“軍人魂”字樣的短劍。

這把堪稱“中正劍老祖”的“軍人魂”短劍做工和雕刻都比較粗糙,形製類似刺刀,但扁平無血槽,劍身鐫著“軍人魂中國國民黨贛粵閩湘鄂北路剿匪軍軍官訓練團紀念”兩行蠅頭小字。蔣介石在《軍官訓練團訓練的目的和方針》訓詞中提到這次訓練“其唯一的目的,是要先尋著我們軍人的靈魂,再來挽回我們整個國家的靈魂!”這是短劍上的“軍人魂”三個字的真正含義之由來,沒有任何軍人要用短劍自殺的意思。實際上,抗戰和內戰中因戰敗而自殺的國民黨將領不在少數,其中不乏許多黃埔生,但大多是舉槍自戕,幾乎不見用短劍自殺的記錄。可知百度詞條上說因黃埔將領在北伐戰爭、抗日戰爭中常用短劍自殺,故而得名“軍人魂”的說法純屬牽強附會,無稽之談。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