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央企名錄前兩巨頭中核中核建合並半年 長官班子亮相

  央企名錄前兩位巨頭合並,長官班子亮相

  來源:長安街知事

  今年1月底,國資委央企名錄排名前二的巨頭——中核與中核建宣布合並,重組為新的中核集團。然而,新的長官班子並未一同亮相,時間達半年之久。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答案終於昨日揭曉:中核原總經理余劍鋒任新集團董事長,中核建原總經理顧軍任新集團總經理,中核原董事長王壽君到齡退休。

從左至右:顧軍、王壽君、國資委黨委書記郝鵬、中組部副部長高選民、余劍鋒從左至右:顧軍、王壽君、國資委黨委書記郝鵬、中組部副部長高選民、余劍鋒

  小夥伴們都知道,大型央企都有董事長、總經理兩位“當家人”。近年來,央企合並的案例不斷增加,如何安排好兩家企業的4位長官幹部,令合並後的企業發揮出最大功效,備受關注。

  出現空缺不再補齊

  一般來說,新集團的董事長、總經理會分別來自合並前的兩家央企。此次中核、中核建的人事安排就是例子。此外,兩家央企會在合並前加強人事交流,熟悉環境。在此過程中產生的職位空缺,基本不再補上,這樣實際在崗的長官人數會減少。

  以此次中核、中核建合並為例,2016年12月,中核董事長孫勤退休,中核建董事長王壽君接任。此後,中核建一直沒有新的董事長到任,而是由總經理顧軍代行職責,直到合並落定。

  另一個例子發生在寶鋼、武鋼合並中。2013年7月,寶鋼集團黨委常委、寶鋼公司總經理馬國強調任武鋼集團總經理,2015年5月接任董事長,此後武鋼總經理職位一直空缺。這一安排被認為是寶鋼、武鋼即將合並的風向標。

  長官離任或退休

  在某些合並案例中,有的長官會視實際情況調離本企業。如2016年10月,寶鋼、武鋼正式合並為寶武鋼鐵集團,武鋼董事長馬國強任寶武鋼鐵董事長,寶鋼總經理陳德榮任寶武鋼鐵總經理,寶鋼董事長徐樂江則北上進京,出任工信部副部長。

  今年3月,馬國強轉任湖北省委副書記,補缺升任中央政法委秘書長的陳一新。6月,陳德榮正式接任寶武鋼鐵董事長,掌舵這家7000億資產的央企,而總經理一職目前空缺。

陳德榮陳德榮

  2017年11月,兩大能源巨頭神華集團和國電集團合並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新集團總資產將近2兆,董事長由國電原董事長喬保平出任,總經理由神華原總經理凌文出任。

  而在此前,神華原董事長張玉卓、國電原總經理陳飛虎已奔赴新崗位。張玉卓於3月調任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陳飛虎於4月轉赴大唐集團,任黨組副書記、董事。

  此外,有些央企合並的時機正值某位長官到齡退休,如此次王壽君退休,他出生於1955年7月,剛滿63歲。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注意到,此前出現過央企董事長、副董事長“雙雙退休”的情況。

  2015年6月,南車、北車正式合並為中車集團,北車董事長崔殿國出任中車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南車董事長鄭昌泓出任中車黨委書記、副董事長。到2016年11月,62歲的崔殿國和61歲的鄭昌泓同時退休。

  此後,中車集團總經理劉化龍接任董事長、黨委書記,在合並前,他是南車集團總裁;奚國華則接任中車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在合並前,他是北車集團總裁。

  從物理融合到化學融合

  中核、中核建兩大集團系出同門,是在1999年由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中核總)改組拆分的。

  各自發展近20年後,兩大集團除主業之外的業務領域都得到了很大拓展。重組之後,整個盤子更大、產業鏈更齊全、多元化發展延伸的領域更多,利於更好地在全球核電市場上競爭。

  對於合並,王壽君曾打過一個生動的比方,“都是自由戀愛,但戀愛時間多長不一定,有的是閃婚,也可能有的談十年沒談成,可能性都有”。

  中核集團新任董事長余劍鋒生於1965年10月,畢業於清華大學核反應堆工程專業,早先在中核集團工作,2006年任副總經理,2011年至2017年先後在國電投和國投集團任副總經理、總經理,2017年12月回到中核,接任總經理。

  總經理顧軍生於196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學核動力工程專業畢業,曾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核電站——秦山核電站的首批反應堆操縱員,後歷任三門核電公司副總經理、總經理,國家核電技術公司總經理。2015年3月,他出任中核建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央企合並重組,對於推動產業集聚和轉型更新,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增強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能力有重要意義。

  兩大集團合並後,如何實現從“物理融合”到“化學融合”,是新長官班子要好好謀劃的一篇大文章。

責任編輯:李彥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