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版20英鎊鈔票的背後,隱藏著納爾遜麾下最猛的戰艦

2020年1月31日,鬧騰數年之久的"英國脫歐"風波終於塵埃落定,英國正式脫離歐盟,繼續作為"攪屎棍"遊離於歐洲大陸的邊緣,從這一天起英國社會的公眾生活將迎來新的變化。似乎為了與"脫歐"相呼應,英格蘭銀行於2月20日宣布發行新版20英鎊鈔票,這款新鈔採用先進的聚合物材料製造,號稱撕不碎、泡不爛、經久耐用、極難偽造,堪稱當今世界上技術含量最高的鈔票,將逐步取代目前流通的舊款紙質鈔票。

■2020年2月20日,英格蘭銀行發行的新版20英鎊鈔票正面及背面。

與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鈔票一樣,英鎊在正反兩面都會印有本國著名人物的肖像,而正面肖像的位置為當今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專屬,而背面則選取英國歷史上的傑出人物,比如與新版20英鎊同系列的新版5英鎊和10英鎊鈔票就分別選取了二戰時期的英國首相溫斯頓·丘吉爾和19世紀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為背面肖像人物,而新版20英鎊鈔票的背面是19世紀英國著名畫家威廉·透納,而他在鈔票上的形象是他在1799年創作的自畫像。透納是英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以擅長水彩畫著稱,其藝術手法深刻影響了19世紀後期印象派繪畫的發展。

■新版20英鎊鈔票背面的肖像人物為著名畫家威廉·透納,背景是他的代表作《被拖去解體的戰艦"魯莽"號》

配合透納的形象,新版20英鎊鈔票的背景圖案選取了透納最重要的代表作《被拖去解體的戰艦"魯莽"號》的局部。這幅油畫創作於1838年,呈現了已經退役出售的皇家海軍戰艦"魯莽"號被蒸汽拖船拖往拆船廠解體的場面,在2005年BBC發起的一項公眾投票中,這幅油畫被評選為"英國最偉大的畫作"。這幅畫作之所以出名,除了畫家表現出的高超繪畫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它記錄了時代交替的重要節點。畫中的"魯莽"號可不是等閑之輩,是曾經參加過1805年特拉法爾加海戰的功勳戰艦,是拿破侖戰爭時代英國皇家海軍榮光的象徵,而它由蒸汽拖船牽引走向生命終結的一幕標誌著嶄新的工業文明的勃興,既有對過往的緬懷,也有對未來的期許。不過,本文的主題並不是賞析名畫,而是跟各位看官聊聊皇家戰艦"魯莽"號的征戰歲月。

■威廉·透納創作於1838年的名作《被拖去解體的戰艦"魯莽"號》。

海上霸主

從18世紀到19世紀初葉,正值風帆戰艦的黃金時代,當時擁有三層火炮甲板、上百門火炮的大型風帆戰列艦是當之無愧的海上霸主,其地位與今日的核動力航母和核潛艇相當,是國家實力和海上力量的體現。根據18世紀英國皇家海軍的艦船等級制度,將主要戰艦分為六個等級,其中排水量在2000噸以上,具有三層火炮甲板和90門以上火炮的大型戰列艦被劃為一等和二等戰艦,是艦隊中最強有力的打擊力量,它們火力強悍、船體堅固、帆桅高聳,散發著壓倒一切的威嚴氣勢,但造價高昂,數量稀少,即便處於巔峰狀態的皇家海軍,在1794年到1814年間,其同時在役的一等和二等戰艦的總數從未超過20艘,而"魯莽"號就是18世紀末英國海軍建造的一艘二等風帆戰列艦。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英國皇家海軍的風帆戰列艦編隊,最前方的就是著名的"勝利"號,一艘裝備104門火炮的一等戰艦。

"魯莽"號屬於皇家海軍於1790年訂購的3艘尼普頓級戰列艦之一,它的兩艘姊妹艦分別是"尼普頓"和"無畏"號。"魯莽"號於1793年7月在查塔姆船廠開工,1798年9月11日下水,又經歷了近半年的舾裝後於1799年3月21日建成衣役,總造價高達73241英鎊,這還不算火炮和其他武器的採購價格。"魯莽"號排水量2120噸,龍骨長度46.53米,火炮甲板長度56米,寬度15.6米,吃水6.55米;在主火炮甲板上裝備了28門32磅炮,中層和上層火炮甲板各有30門18磅炮,在艏樓和艉樓內另有10門12磅炮,總共98門火炮,此外還有大量用於近戰的小口徑火炮、火槍和刀劍等冷兵器,編制人員為738人。

■尼普頓級風帆戰列艦的建造圖紙,可以觀察到三層火炮甲板的炮門位置。

經過數月的整備和訓練,"魯莽"號於1799年7月加入海峽艦隊,並被立即投入作戰行動。自從1789年法國爆發革命以來,整個歐洲都被卷入擴日持久的戰爭漩渦之中,而英國是反法聯盟的核心,不僅在財政上大力支持歐陸各國對抗法國,更是投入大量海軍艦船對法國及其盟友的海岸線實施封鎖,並力圖摧毀其海軍力量。在"魯莽"號服役時,海峽艦隊的主要任務是封鎖法國布雷斯特港,監視駐扎於此的法國艦隊,阻止其出港與其他法軍艦隊會合。在大多數情況下,法國艦隊都龜縮不出,對於英國海軍艦員而言,封鎖任務十分單調枯燥,一次巡航往往持續兩三個月。"魯莽"號服役後的頭兩年都是在無聊透頂的漫長巡弋中度過的,期間沒有遭遇過任何戰鬥。

兵變風波

1800年,法軍在拿破侖指揮下取得了重大勝利,迫使第二次反法聯盟解體,英法媾和,於1802年3月簽署了《亞眠和約》,而早在1801年底"魯莽"號就被解除了封鎖任務,前往愛爾蘭東北部的班特裡灣待命,等待一支船隊的到來,並護送其前往西印度群島,然而一場風波正在艦上醞釀。

■這幅畫作表現了在海上錨泊的"魯莽"號戰列艦。

"魯莽"號的部分水兵自從1793年被征募以來已經在海上漂泊了七八年時間,眼見和平將至,思鄉心切,對於遠航加勒比十分抗拒,心生不滿。1801年12月3日,少數水兵聚集在艏樓甲板拒絕服從起航的命令,聲稱除了返回英國他們哪都不去。埃爾斯艦長假稱尚未確定出航目的地,勸散了水兵,並馬上展開秘密調查。此後幾天,艦上紀律渙散,酗酒鬥毆、怠慢軍官的行為屢有發生,"魯莽"號水兵的訴求甚至得到部分駐艦陸戰隊員和灣內其他戰艦水兵的支持,叛亂一觸即發。鑒於事態嚴重,艦隊司令采取強製措施,逮捕了14名領頭的水兵,並指示"魯莽"號返回英國,迅速召開軍事法庭進行審判,12人被判處絞刑,2人被判處鞭笞二百。在平息這次兵變後,"魯莽"號還是踏上了前往西印度群島的航程。

■在特拉法爾加海戰中指揮"魯莽"號的哈維艦長。

由於大型戰艦日常維護消耗頗大,在英法休戰後"魯莽"號被轉入預備役,閑賦一年半之久,直到1803年第三次反法聯盟戰爭爆發,"魯莽"號才在同年5月被拖進船塢進行整修,以重新服役,為此花費了大半年時間和16898英鎊的資金。1804年2月"魯莽"號在新任艦長厄裡雅布·哈維指揮下重返海上,繼續在海峽艦隊序列內執行對布雷斯特的封鎖任務。1805年7月,"魯莽"號被調往西班牙海岸,加入由科林伍德中將指揮的封鎖艦隊,監視駐加的斯的法西艦隊。9月間,納爾遜率領的地中海艦隊主力與加的斯封鎖艦隊兵合一處,由納爾遜統一指揮,準備與納爾維夫上將統領的法西聯合艦隊展開對決。

特拉法爾加

1805年10月21日,英法兩軍艦隊在特拉法爾加角附近海域遭遇,針對這次決戰納爾遜制定了新穎的戰術,改變以往雙方排成平行的戰列線相互對轟的呆板做法,將己方艦隊排成兩列縱隊,直插法軍戰列線中央,將其切斷後發揚兩舷火力殲滅對手。法西聯合艦隊在戰艦數量、火炮和兵力上都佔優,但英軍在士氣和訓練上明顯更好。英軍的兩個攻擊縱隊分別由納爾遜和科林伍德率領,兩人的旗艦"勝利"和"君權"號分列縱隊最前端,而"魯莽"號就緊跟在旗艦"勝利"號身後,相隔一個船身的距離,位於縱隊的第二位。

■後人繪製的特拉法爾加海戰交戰陣型圖,英軍北翼縱隊的最前端就是"勝利"和"魯莽"號。

海戰打響後,兩列英軍縱隊冒著炮火逼近法西艦隊的戰列線,科林伍德分隊首先達成突破,與敵軍後衛戰作一團,納爾遜指揮"勝利"號一馬當先,衝入敵陣,與納爾維夫的旗艦"布森陶爾"號展開交戰,而緊隨其後的"魯莽"號為了避免相撞,向右轉舵,在近距離與法西艦隊中最強大的140門炮戰列艦"至聖三一"號交火達20分鐘,之後又陷入了與另外兩艘法國戰艦的夾擊中,分別是80門炮戰列艦"海王星"號和74門炮戰列艦"敬畏"號。納爾遜的戰術意圖並未完全實現,戰鬥迅速變成一場近距離混戰,這些艨艟巨艦好像一群發情求偶的海象相互摩擦,又如長滿尖刺的豪豬彼此衝撞,雙方戰艦在能夠聽到對方咒罵的距離上對射,並最終爆發了血腥的接舷肉搏。

■這幅畫作表現了納爾遜率北翼向法西艦隊靠近的場面,近處兩艘戰艦就是"勝利"(左)和"魯莽"號(右),在交戰初期"魯莽"號曾一度擔任前鋒,後來讓位於"勝利"號。

■描繪特拉法爾加海戰激戰場面的畫作,畫面正中央是法國戰列艦"敬畏"號,其左側為"魯莽"號,右側為"勝利"號。

作為衝在最前沿的英軍戰艦之一,"魯莽"號表現極為勇猛。哈維艦長注意到法艦"敬畏"號的甲板上聚集了大量水兵,正準備靠攏己方旗艦"勝利"號發起接舷攻擊,他果斷指揮"魯莽"號橫穿"敬畏"號艦尾,以猛烈的齊射打散了甲板上的法國人,重創目標,解除了"勝利"號的危機,進而兩艦合力夾擊"敬畏"號,使其大部分火炮都失去了作用。另一方面,"魯莽"號也遭到112門炮戰列艦"聖安娜"號和74門炮戰列艦"激情"號的交叉射擊。此時,"魯莽"號的左舷是仍在頑抗的"敬畏"號,右舷是正在逼近的"激情"號,加上"勝利"號,幾艘英法主力艦形成了三明治式的交戰態勢。哈維指揮炮組靜待"激情"號完全進入舷側炮火射擊範圍後,在不足百米的距離上實施猛烈的齊射,將目標的風帆索具嚴重破壞,使其失去控制。

■威廉·透納於1806年創作的油畫《"魯莽"號在特拉法爾加》,30多年後這艘戰艦再度成為這位畫家筆下的主角。

在"魯莽"和"勝利"號的夾攻下苦苦支撐了20分鐘後,"敬畏"號已經化為殘破的船殼,甲板上屍橫遍地,桅杆倒塌,帆索斷裂,全艦有300人陣亡,222人受傷,無力再戰,只好向"魯莽"號投降,哈維艦長派出一支登船隊將其俘獲。另一側,"魯莽"號與"激情"號的交鋒仍在繼續,由於"魯莽"號比對手高一層甲板,在接舷戰中獲得了居高臨下的優勢,以密集的火力壓製了對手,進而派出登船隊發起衝鋒。儘管法國人竭盡全力拚死抵抗,還是漸漸被壓倒了,"激情"號艦長身負致命傷,軍官非死即傷,所有火炮失去作用,最後只能棄械投降,成為"魯莽"號的第二個戰利品。

■表現哈維艦長帶領官兵登上法艦甲板與敵軍展開近戰的畫作。

"魯莽"號兩克頑敵,但自身狀況也不樂觀,全艦有47人陣亡、76人負傷,所有風帆和索具被毀,大部分桅杆折斷坍塌,僅剩一根後桅,船舵也受損嚴重,喪失了行動能力,哈維只能召喚一艘巡航艦前來協助,將"魯莽"號拖離戰場。在它身後是瀕臨毀滅的法西聯合艦隊,英國皇家海軍已經贏得了歷史上最輝煌的勝利,但也失去了最偉大的統帥納爾遜。

名艦遲暮

在經歷了一場駭人的風暴後,"魯莽"號於11月2日抵達直布羅陀,經過簡單維修後向英國返航。"魯莽"號於12月1日抵達樸茨茅斯港,比運載納爾遜遺體的"勝利"號提早三天進港,這使它先於旗艦受到了英國民眾的熱烈歡迎,而作為艦隊副統帥的科林伍德中將在後來的作戰報告中對於"魯莽"號的英勇表現給予了高度讚譽,使其廣為人知,風頭一度蓋過了納爾遜的座艦"勝利"號,並贏得了綽號"好鬥的'魯莽'"!

■這幅畫作表現了特拉法爾加海戰中,納爾遜遭法軍狙擊,倒在"勝利"號甲板上的場面

特拉法爾加海戰是"魯莽"號服役生涯的光輝頂點,也是它參加的唯一一次艦隊交戰。"魯莽"號用了16個月時間,耗資25352英鎊才修複了損傷,直到1807年年中才離開船塢,回歸艦隊,此後陸續在地中海和波羅的海服役,直到1813年再度回到英國接受維修。在經過十多年的風吹雨打後,"魯莽"號已呈老態,此後退居二線,被當作水上監獄、宿舍船和浮動倉庫等使用到1838年,最後被海軍部以5530英鎊的價格出售。

■另一幅表現"魯莽"號被蒸汽拖船拖曳前往解體的畫作,風格更為寫實。

1838年6月28日,"魯莽"號的火炮最後一次鳴響,以慶祝維多利亞女王登基,此後開始解除武裝,所有火炮、帆具、桅杆和儲備品都被移除,艦員被遣散,這艘曾與"勝利"號並肩戰鬥的戰艦最後只剩下一具空船殼,於9月5日上午由2艘蒸汽拖船拖曳,沿著泰晤士河前往位於羅瑟希特的拆船廠。"魯莽"號退役解體的消息被報紙廣泛報導,數以千計的民眾聚集到河邊,為這艘承載著皇家海軍榮耀的戰艦送別。雖然並不清楚威廉·透納是否出現在向"魯莽"號告別的人群中,但作為一位"充滿愛國熱情"的畫家,他不可能不用畫筆記錄下這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幕,於是就留下了如今出現在新版20英鎊鈔票背面的那幅傳世畫作。

■在拆船廠接受拆解的"魯莽"號船體,它的形象將隨著透納的畫作流傳於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