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路遇癲癇如何科學施救?七條癲癇誘發因素要牢記!

1.jpg

前段時間,南京公車上一名乘客突發癲癇暈倒,熱心司機和乘客都趕來救人,但嘗試了掐人中、掐虎口等方法後,都不見效。有人突然想起家人發生類似狀況後,咬患者腳後跟刺激神經幫助甦醒,於是趕緊咬了幾下。10多分鐘後,這名乘客終於甦醒。那麼,這種方法真的科學嗎?

當我們遇到癲癇患者,正確的施救方法到底是什麼?

其實,一旦發現有人突發癲癇,應讓他順勢躺倒,防止意識突然喪失而跌傷。同時,要迅速移開周圍硬物、銳器等,以免碰傷。

然後,迅速鬆開患者衣領使其頭轉向一側,以利於分泌物及嘔吐物從口腔排出,防止流入氣管引起嗆咳窒息。

要記住,不要向患者口中塞任何東西,不要灌藥,防止窒息,也不要去掐患者的人中,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還要注意的是,不要在患者抽搐期間強製性按壓患者四肢,過分用力可造成骨折和肌肉拉傷,增加患者的痛苦。癲癇發作一般在五分鐘內都可以自行緩解,如果連續發作或頻繁發作時再迅速送醫。所以,所謂「咬腳後跟」的施救方法並不科學。

別以為癲癇距離我們很遙遠。其實,幾乎所有影響大腦的疾病都可引起癲癇,常見病因有產傷、臍帶繞頸導致宮內缺氧、幼兒高熱驚厥、腦外傷、腦腫瘤、腦梗塞、腦出血等。對大多數癲癇患者來說,如果完善顱腦檢查後沒發現問題,可能是目前的檢查手段無法探測到腦中微小的病灶,或腦電圖難以捕捉到的大腦深部的異常放電。

除顱內疾病,有些代謝性的因素,如高血糖、低血糖、電解質紊亂、中暑等也會引起癲癇樣的發作,但臨床並不診斷為癲癇病。

目前,我們認為大多數癲癇不會遺傳,有家族史的患者僅為5%。想懷孕生子的患者,如果確認自己的直系親屬沒有癲癇,那麼將癲癇遺傳給子代的幾率並不高。

如果是有其他明顯病因引起的癲癇,比如有明顯的頭部摔傷史、顱腦腫瘤病史、腦出血等,那麼這類癲癇患者明顯就不是遺傳引起的,遺傳給子代的概率幾乎沒有。

目前,癲癇的治療效果不錯,對依從性好的患者來說,50%-60%經三至五年的抗癲癇治療可以達到臨床治癒的標準,在醫生的指導下緩慢減葯、停葯,就可以達到臨床康復效果。另有約30%的病人在吃藥過程中,癲癇很少發作,對正常生活和工作影響不大。還有小部分人在服藥過程中仍發作頻繁,其中部分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

2.jpg

患者是否要停葯,要在全面檢查後遵從醫囑。有些特殊人群不建議立即停葯,比如青春期患者、高空作業者、司機等,以免追悔莫及。

避免癲癇的誘發因素

1、形成規律的睡眠周期,每天按時按點睡覺、起床,這樣大腦可以有充分的恢復時間,又不會耽誤服藥。缺覺、過度睡眠都可能引起癲癇發作。

2、不要長時間待在密閉、悶熱環境中。

3、不要接觸會讓人興奮的食物,如咖啡、人蔘等。

4、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因為發燒、腹瀉、服用某些藥物等都可能會影響到抗癲癇葯的藥效,誘發癲癇發作。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做藥物調整。

5、盡量避免接觸閃光的東西,比如煙花、閃電。

6、避免過度通氣、吹氣,這些動作可能會誘發癲癇發作。

7、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緒波動。

作者:鄧鈺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

編輯:沈湫莎 陳孫傑(實習生)

責任編輯:顧軍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