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揪心!兩名醫生手術台上突發心梗

救治病人的醫生,轉眼間卻成為了被救治的病人,這令人猝不及防的角色轉換,快過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變臉」。

誰解其中味?唯有醫生知!


2019年7月6日清晨,浙江省桐鄉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楊徐松,起床後感到胸口發悶,就到醫院抽血做了檢查後,一如既往的到科室進行早交接班、查房,準備當天的一場膝關節鏡手術。

就在手術進行到一半的時候,醫院檢驗科那邊打來了電話:「楊主任,你在哪裡?你的心肌酶譜、肌鈣蛋白指標明顯升高,你必須趕緊聯繫心內科!」大家這才發現,楊徐松滿頭大汗,呼吸緊促。

但楊醫生不予理會,咬牙硬撐著繼續手術。直到手術結束,汗流浹背的他才無力地說道:「走不動了,我需要輪椅」!

經心內科緊急會診後急轉上級醫院急診做了心臟冠脈造影,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進行了「冠脈支架植入術」。心內科醫生告訴楊醫生,如果再晚來幾分鐘,後果將不堪設想。

此事過去僅十天時間,又一件醫生手術台上急性心梗事件發生。

2019年7月16日上午,一台賁門癌根治術正在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腹部腫瘤外科手術室進行,主刀大夫之一是年近70歲、被醫院返聘的主任醫生巴特爾。

就在手術進行到兩個半小時,準備關腹膜的時候,巴特爾醫生突然感到身體不適。交代下級醫生繼續完成手術之後,自行下台進入休息室。

當日10點半,巴特爾醫生噁心嘔吐、大汗淋漓的癥狀加劇。

這時,該院甲狀腺腫瘤外科主任醫師成綏生成,正好也趁手術間隙,來到休息室喝水,見狀立即將巴特爾醫生安置到床上,詢問癥狀後,立刻呼叫同事一起,展開急救。

在初步診斷為心臟疾病之後,大家緊急聯繫醫院保健所心內科主任醫師及心電圖室會診。心電圖顯示,巴特爾醫生廣泛前壁心梗。

於是,一場與死神爭奪戰迅速展開:開放深靜脈、外周靜脈快速補液,給予血管活性藥物、推注去甲腎上腺素等一系列教科書式的搶救措施有序的進行後,11時許,被推進介入導管室緊急心臟介入手術。巴特爾醫生終於搶救了回來,轉危為安。


短短十天時間,因為急性心梗,連續兩名救人的醫生成為了被救的病人,生死一線,死裡逃學生。此類事件,不可謂不令人震驚與警醒。

這兩位醫生之所以均有驚無險成功獲救,得益於心梗發作時均在醫院裡,都得到了標準及時的教科書式施救,方得以成功。而現實中更多的案例都是以悲劇結尾,哪怕你是治病救人的醫生。比如:

6月28日,年僅48歲的河南省腫瘤醫院乳腺科副主任醫師張恆偉,因突發心梗不幸離世;

6月30日,年僅32歲的北京同仁醫院眼科醫生王輝,突發心臟驟停不幸離世;

7月4日,年僅31歲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副教授肖育眾,下午3點多的時候,被發現倒在實驗室,不幸離世;

7月10日,年僅31歲的遼寧省瀋陽市某三甲醫院一位皮膚科女醫生,於凌晨在家中猝死,年僅31歲;

7月11日,年僅30來歲的上海中山醫院肝外科博士,猝死家中。

醫生心梗為何特別多?

我們從一些媒體報導中可以略知一二。在醫生猝死的文章中,常常有「連續加班」「工作繁重」「優秀」等字眼頻繁出現。

一方面,醫生普遍寢食不定,責任大任務重,是不爭的事實。曾有調查報告顯示,我國二、三級醫院醫師每周工作時間超過50小時,遠超每周40小時的標準工作時間。

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醫師能夠休完法定年假,甚至還有4.4%「不知道自己有年假」,休息權遠未得到保護,過勞成為醫生們英年早逝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不甘落後自我加碼,則是內在原因。從這些猝死的醫生身上,我們看到,他們都屬於醫界精英,自我要求非常高。這些年,很多媒體都在販賣焦慮,鼓吹年輕人要生命不息,奮鬥不止。「你的同齡人,正在無聲無息的拋棄你。不會再有勻速前進的同齡人,你要麼一騎絕塵,要麼被遠遠拋下。如果你稍稍有解,你就會被落下了。」在這種大環境下,有自我要求的年輕人,個個馬不揚鞭自奮蹄,「乾不死就往死裡乾」成為了人生信條。

因此,國家既要大力壯大醫生隊伍,為醫生減負;另一方面,不要與「同齡人」盲目攀比。盲目的攀比比盲目的理想更可怕,我們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不同的境遇。少喝雞湯少激動,認真生活都是贏。

這些醫生的遭遇,除了驚醒我們每個醫者,還警示告誡我們:真正的醫家,是需要在學習照顧好自己和照顧好患者之間取得一個最佳的平衡!

同時,這些搶救回來和沒有搶救回來的醫生,也給我們所有人提了個醫學之問:連醫生都猝不及防的心梗,到底是個什麼「梗」?我們又該如何有效預防和應對?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被堵,造成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疼痛,休息及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進行性心電圖變化,可並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歐美最常見,美國每年約有15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我國近年來呈明顯上升趨勢,每年新發至少50萬,現患至少200萬。

冠狀動脈血管被阻塞後心肌大約30分鐘左右開始壞死,6-8小時左右完全壞死,在這期間越早打開阻塞的血管,存活的心肌就越多,而心肌梗死的預後與存活的心肌多少有直接的關係。也就是說,理論上如果在血管堵上半小時之內開通,心肌就沒有壞死,就不會有大問題,多數是這樣的。

當然沒有完全閉塞的病變或有側支循環的則另當別論。同時,如果有血流動力學不穩定的也必須延長處理時間。心梗發生12小時之後,如果沒有癥狀,不建議急性期打開堵的血管,建議擇期7至10天左右再打開。

介入醫生所說的door to baloon時間爭取在一個半小時內疏通被堵血管,在中國大多數根本都無法做到。有心梗嚴重併發症,立即搶救。一般情況下,5-7天病人脫離危險期。

實際上,在發生急性心肌梗死之前,多數患者還是有一些先兆癥狀的。一旦出現心悸、胸痛、胸悶、心前區不適、乏力多汗、氣短、頭暈、暈厥、面色蒼白、腹痛、噁心嘔吐等可疑的先兆癥狀,應該引起警惕,要儘早去醫院檢査一下,以早期發現,防微杜漸,避免猝死的悲劇發生。

北京急救中心資深專家賈大成說:「發生猝死時,最重要的是患者身邊的人立即施救。不要以為打了急救電話就萬事大吉,在急救醫生到來之前,及時開展現場自救、互救,才有可能救人救己,這就是學會急救的意義。我國公眾不僅缺少急救知識、急救技能和急救設備,更缺少急救意識。政府和全社會應該把具有國際視野的健康教育、急救教育、死亡教育列為全民終身普及教育的必修課程。」

在我國,猝死悲劇每天都發生,平均每分鐘就有 1 人猝死,每年猝死總人數約為54 .4萬人,復甦成功率卻不到 1 %。所以,人人學會急救,勢在必行。如果你想學,可與當地紅十字會聯繫,急救培訓是他們的本職工作、傳統業務。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