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三伏肚臍貼個它,濕寒遠離你!冬病夏治的好時機

每年的三伏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陽氣最旺的時候,人體的陽氣也越來越大,體內的各種寒氣處於易解的狀態,所以在這個時候採用冬病夏治的辦法,常常能取得比較好的療效,三伏氣象已經過去一半,抓住冬病夏治的最後階段。

現代人常常可能沒什麼大毛病,但卻總是受小毛病困擾,尤其是三伏天,最容易誘發各類小毛病的季節,天天吹著空調,喝著冷飲,冰西瓜、冰啤酒不離手,嘴裡卻念叨著要珍惜身體。

氣象越熱越感覺口苦乾燥,身體不輕反而增長。

生活中大部分人,面對目前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身體總是狀況百出。

經常久坐不動、運動量少、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使身體陰盛陽虛,濕邪內鬱,使濕氣寒氣久積於體內。

經常久坐多食,各類腸胃疾病就自然找上門了。

生活中差不多 10 人中,就有 7 人有睡眠和腸胃方面的問題。

歸根到底,都是陽氣不足引起的。

《黃帝內經》中記載:陽強則壽,陽衰則夭。

就是說人體陽氣不足,寒氣、濕氣就會趁虛而入,導致人體氣血不暢,五臟失調,體質變弱。

陽氣補足,自然有足夠的抵抗力,趕走萬病!

補陽氣當然不能錯過三伏天補陽的最佳時機,很多人會選擇在三伏天吃補藥或者按摩,但其實這種方法有時候勞神又費力,效果也不見得好,其實最有效的方法是三伏天艾灸。

經常艾灸的人都知道,神闕穴是人體的「養生穴」,它位於腹的中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肚臍,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五臟六腑相通,中醫認為,肚臍是心腎交通的「門戶」。

肚臍,是人體的「長壽穴位」,也是全身361個穴位中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肚臍的皮膚最薄,沒有脂肪組織,皮膚和筋膜直接相連。

不要小看肚臍,它是個「聰明」的穴位,隻吸收身體需要的,不需要就不吸收,所以用肚臍貼去調理身體非常合適。

經常艾灸的人都知道,神闕穴是人體的「養生穴」,它位於腹的中部,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五臟六腑相通,中醫認為,肚臍是心腎交通的「門戶」。

肚臍,也是個防病治病的「長壽穴」是全身361個穴位中唯一看得見、摸得著的穴位。這裡皮膚最薄,沒有脂肪組織,皮膚和筋膜直接相連。胎兒時肚臍是生命營養的唯一入口,出生後它是全身經絡的總樞,通過肚臍可以把藥效送遍全身,以祛除身上的寒氣和濕氣。

不要小看肚臍,肚臍有個神奇的功效,隻吸收身體需要的,不需要就不吸收,這個時候用肚臍貼去調理身體非常合適。

艾修堂艾臍貼,在南懷瑾大師「萬病方」基礎上進一步升級,使得艾臍貼的療效達到最佳。

適用人群,氣虛體寒用來補陽 、濕氣重用來祛濕、腸胃不好用來健脾胃.

嚴選材料配比,拒絕劣質原料

精選蘄艾絨

01

要溫陽,艾草是首選。艾絨,純陽之性,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本草匯言》:暖血溫經,行氣開鬱之葯也。而艾草中,蘄艾最佳。這裡的蘄艾葉大飽滿,香氣濃鬱,有效藥用成分比普通艾草高15%以上。

每年端午前後,挑選上好的艾草,收下來,儲存在蘄春的陳艾倉柯瑞,等待足夠的時間自然陳化,為製作艾絨做準備。

上好花椒

02

花椒用作中藥,有溫中行氣、驅寒止痛的功效。李時珍《綱目》裡載,花椒能散寒除濕,通三焦,溫脾胃,補右腎命門。

經過各種對比,我們選擇在古代被列為貢品的漢源花椒,性質溫和,聞起來香氣濃鬱,個頭大,油脂也要多得多。

精選龍眼肉

03

龍眼肉也叫桂圓,是補益心脾的良藥。《神農本草經》說龍眼主五臟邪氣,安志厭食。久服,強魂聰明,輕身,不老,通神明。

乾曬過後的龍眼肉性情變得更溫和,養心血,又益氣安神。特別適合冬天怕冷、睡眠淺、虛寒體質的人。

艾臍貼 使用簡單 哪裡不舒服貼哪裡

肚臍貼和膏丸都是獨立包裝,拿取時方便衛生。

睡前撕開膏貼,將肚臍丸置於肚臍中,再將膏貼貼緊肚皮即可。建議一次敷貼8-12個小時,每次不要超過24小時。

如果有上火現象,大家可以同時貼腳底的湧泉穴,引火下行,同時排濕氣。

艾臍貼全身都可以用。

除了肚臍,還可以針對身體、腳底的多個穴位,哪裡不舒服就貼哪裡,全身都可以用它來保健。貼在身上,即能保養身體又不影響日常活動,家裡的男女老少都可以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