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保險業寒冬?3大上市保險公司1月報透露業務艱難

2019年的壽險市場,又是一個冷字。

昨日率先披露1月份保費數據的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太平3家上市保險公司,向外界傳遞了業務依舊艱難信號——壽險分部保費僅分別增長5.22%、2.89%、9.58%,結束了2016年以來連續三年有兩位數增速的局面。

其中,披露細分指標的平安壽險數據顯示,1月份個人新業務保費同比下滑超過20%,降幅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擴大。壽險行業增長乏力可見一斑。

大公司增速從兩位數降為個位數

目前已有3家上市保險公司披露了1月份保費數據,其中壽險板塊增速都為個位數,不及此前幾年連續兩位數增長的業績。

其中,平安壽險保費1212億元,同比增長5.22%;太保壽險516億元,同比增長2.89%;太平人壽保費394億,同比增長9.58%。

至此,始自2016年的大型壽險公司持續3年的兩位數以上高增速,暫告段落。

目前中國人壽、中國人保、新華保險1月保費尚未發布,券商中國記者從業內了解到,這三家公司中不乏數據靚麗者。但從歷年情況看,平安、太保、太平屬於基礎良好、特別能戰鬥的保險公司,其增速尚且僅個位數增長的話,整個壽險行業的情況,可見一斑。

此前,在2018年,即使監管環境、市場環境變化較大,壽險行業整體下滑25%的情況下,平安壽險、太保壽險在開年的1月份都有20%以上的高增速。

去年全年,人身險公司合計實現保費2.6兆元,同比增速僅0.85%,增速創下2012年以來最低。而去年能保住正增長這一業績,已屬不易。2018年,1-11月的人身險公司累計保費還為負增長,到12月份的增速才轉正。

銀保監會副主席梁濤去年底曾公開表示,從增速看,保險行業的高增長時代已基本結束,市場進入平穩發展階段。

個人新業務下滑20%意味著什麽

儘管壽險公司的保費增速下滑,但這還不能充分反映業務的冷清程度。

事實上,壽險公司的保費由當年的新業務保費和往年的續期保費構成,業內人士更關注“新業務”(新單)保費數據的變化,這一指標更能代表當前市場冷熱。

從披露這一細分指標的平安壽險情況看,不甚樂觀。1月份,平安壽險個人新業務保費311.9億,同比下滑達20.24%。

也就是說,儘管平安壽險1月份總保費為增長,但是其中的新業務其實是下滑的,且下滑幅度達兩成。

更“寒”的是,今年1月20%的下滑幅度,高於去年同期降幅。2018年1月,平安壽險個人新業務也為負增長,降幅為11.79%。

其他上市保險公司未披露這一細分數據,不過記者從業內了解的情況為,上市系壽險公司中,僅少數新單同比增長較好,多數公司1月份僅為持平或下滑狀態。

由於壽險業務為長期業務,今年的新業務就是以後若乾年度的續期,新業務下滑,意味著續期保費增長乏力。

今年初即有一位資深壽險人士預計,繼2018年新單負增長後,壽險業2019年的新單保費可能將繼續負增長。同時,2019年壽險業的續期保費增速,將從30%以上的高增速,大幅降至個位數。而總保費(新單+續期)如果做好了的話可能是持平,做不好的話很可能會出現負增長。

財險巨頭繼續兩位數高增長

與壽險市場大公司保費增速也難免降低的情況不同,財險行業的大公司仍保持較高增速。

華農財險總經理張宗韜曾發表觀點稱,商業車險二次費改以後,對保險公司的風險選擇能力及運營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前50億-150億元中型體量公司增長困難,現在蔓延到更小公司和更大公司兩端。而最大公司增速加快,行業正在經歷馬太效應、強者恆強。

最新數據顯示,平安產險、太保產險、太平財險1月份的保費增速分別為18.66%、19.11%、8.32%。其中,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身處行業第二、第三位,為財險“三巨頭”成員,其增速都在兩位數以上。太平財險年度保費200多億元,身處第二梯隊,保費增速不及前兩者。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