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期口腔問題會影響胎兒健康!做好這幾點很重要

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

這要是懷孕跟牙疼一起,對孕媽來說就就一個字:

煩!

那麼,當孕期碰上牙疼,就只能忍著嗎?吃藥會不會傷胎?我們請十月呵護的丁醫生,來給大家講講。

大家好,我是十月呵護的丁醫生,今天我想跟大家聊一聊孕期常見的一些口腔問題

第一個就是牙齦炎

在孕期,媽媽們體內的雌激素和孕酮水準會急速上升,而牙齦又對女性體內的激素非常敏感,所以牙齦問題就非常多。

牙齦炎是孕期最常見的,主要癥狀是牙齦發紅、腫脹以及刷牙或使用牙線時出血。

如果出血量不大,可以及時止住,平時做好口腔清潔,出血的問題就會慢慢好轉。

但如果出血量較大,而且持續時間較長,媽媽們還是要前往醫院,進行一個系統的檢查,排除其他病理性因素,比如凝血功能異常等,然後進行針對性治療。

第二個常見問題是牙周炎

牙周炎相較於牙齦炎就更嚴重一些,多項研究表明,牙周炎是早產低體重兒發生的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

而且如果孕前患有牙周炎的話,孕期非常容易複發。

所以媽媽們一定要更加重視,及時前往醫院治療,在妊娠情況比較穩定的時候,採取一定的治療措施。

還有就是,妊娠期間,即使媽媽們沒有出牙周炎癥狀,也可能會出現牙齒鬆動的情況(牙周炎的表現之一),因為孕酮和雌激素水準上升會影響到牙周組織。

但這種情況不用太擔心,一般都是暫時性的,在分娩之後牙齒鬆動會隨著媽媽們體內激素水準的恢復而得到緩解。

第三個是牙齦瘤

有一小部分媽媽會在孕前期或者孕中期,牙齦上長出一個米粒大小的增生物(腫塊),平時碰不到就沒有什麼感覺,但要是不小心咬到了就會出現破裂出血的癥狀。

如果沒有明顯的癥狀,在孕期更建議媽媽們觀察為主,等到分娩之後,牙齦瘤可能會慢慢消退。但如果破裂出血嚴重,干擾到媽媽們日常生活,或者分娩之後沒有消退,那就要手術切除治療。

第四個問題是齲齒

齲齒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蛀牙,也是孕期媽媽們非常容易中招的口腔疾病。

因為代謝與內分泌的改變,進餐次數和餐間零食次數的增多,以及很多媽媽喜歡甜酸食物等,都會增加齲齒的發生概率。

而孕期處理齲齒又比較麻煩,一般建議媽媽們在妊娠中期進行治療,避免因劇烈牙痛而誘發流產和早產。

治療過程中媽媽們也要盡量放鬆,不要太過緊張,以免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

最後一個常見問題是智齒

光是智齒這兩個字,普通人聽到都能嚇出一身冷汗,更別說是在孕期的媽媽們,要是智齒髮作,也就只剩下一個「疼」字了。

先是疼的坐不住,不出三天,連進食吞咽都很困難,嚴重的話還會引起周邊組織感染,就更難處理了。

原則上在孕期是不建議媽媽們拔除智齒的,但要是情況特殊,也可以在懷孕第4—6個月期間,在嚴密的監護下進行拔除,並密切觀察媽媽們的身體狀況。

很多孕媽擔心治療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所以經常選擇默默忍受,其實只要及時告知醫生,具體的用藥和治療手段都是有一定安全性的。

比如孕期治療牙齦炎常用的藥物阿莫西林、克林黴素等,都是屬於B類藥物,一般孕婦也是可以適量使用的。

還有小型的拍牙片,異塵餘生量也基本不會對胎兒有影響。

至於情況嚴重、必須要做手術的孕媽,無論是在麻藥的選擇,還是手術時間的確定上,醫生都會把風險降到最低。

不過安全起見,我建議大家在備孕的時候還是對口腔做個全面的檢查比較好,可以提前規避掉很多口腔問題:

★孕前進行一次徹底的洗牙治療,可以避免整個孕期絕大多數的牙周病,而且在一些公立醫院,洗牙也是在醫保的報銷範圍之內。

★即使備孕時智齒沒有興風作浪,但留著始終是個隱患。詳細檢查後,及時助萌(切除表面的牙齦組織,幫助智齒長出之後再拔除)或拔除符合要求的智齒,才能徹底杜絕智齒在孕期給媽媽們帶來的困擾。

★如果檢查有齲齒,也要儘可能的治療,而且備孕和孕期都要改變飲食習慣和一些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學會使用牙線和正確的刷牙方式,以及孕吐之後及時漱口,30分鐘之後再刷牙。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在懷孕前系統性地治療原有的牙齦炎和牙周炎,降低孕期因為激素水準的改變,妊娠期牙齦炎或牙周炎發作導致牙齒鬆動脫落的可能性。

所以,各位媽媽們,當我們決定孕育一個小天使的時候,不要只想著給寶寶最好的,媽媽也要為自己著想,一個十來分鐘就可以做完的口腔檢查,會讓整個孕期更加安全和舒適,也能更好地享受孕育小生命的樂趣。

我是十月呵護的丁醫生,祝大家好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