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業績集體爆雷,影視股寒冬漫漫

文 | 周玥

自從到了半年報業績預告集中披露的時間點,很多行業都出現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景象。但是,今年的傳媒影視板塊異常慘淡,出現了基本“全軍覆沒”的情況。

早在上海電影節的時候,曾在美股上市後私有化退出的博納影業的董事長於冬就曾說過:“2018年是電影資本市場的嚴冬,有一半的影視股市值跌落,1600億元市值蒸發,有8家影視公司的市值腰斬。”

然而,從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2019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來看,影視股不僅沒有走出陰霾,反而依舊處於寒冷的冬天。

根據尺度APP內容組統計,在13家已經披露了半年報預告的影視股中,業績預計虧損的有7家。至於剩下的6家上市公司,雖然實現了盈利,但是,業績也出現了腰斬甚至更多的情況。

那麽,影視股的業績到底出現了怎樣的變化?影視股又面臨什麽樣的困境呢?

業績集體爆雷

根據半年報的業績預告,我們總結出了7家業績預告虧損、6家業績大幅跳水的上市公司。

在7家預告虧損的上市公司中,據wind數據顯示,ST中南、北京文化、華誼兄弟、唐德影視、當代東方、華策影視這六家則是首次出現虧損。

具體到從數目上來看,虧損額最大的則為華誼兄弟。7月12日晚,華誼兄弟發布了2019年中期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9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3.3億元至3.25億元,而上年同期盈利2.77億元,同比下降了219%。

事實上,華誼兄弟仍然深陷泥沼不能自拔。此前,華誼兄弟準備靠管虎導演的戰爭片《八佰》來打一個翻身仗,但卻因為種種原因不斷的推遲上映,直到現在也未能面世。

作為打造出今年最高票房、中國首部硬核科幻片《流浪地球》的北京文化,則因為受到收入確認周期的影響,未將《流浪地球》的票房戰績計入上半年業績。

還有“成也冰冰、敗也冰冰”的唐德影視,延續了2018年年報的業績頹勢,在上半年的業績預告中依然是大幅度的虧損。

另外,還有6家業績出現跳水的上市公司。

在業績跳水的公司中,相對而言,股民們比較熟悉的有兩家——光線傳媒、萬達電影。

光線傳媒作為老牌的傳媒影視公司,還坐擁《瘋狂的外星人》、《千與千尋》等高票房影片,今年的業績卻出現了同比下降了95%左右的情況,到底是什麽原因呢?

在業績預告中,我們注意到在去年同期,光線傳媒實現了2.1億的淨利潤,而在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去年光線傳媒出售了持有的新麗傳媒的股權。而沒了出售新麗傳媒的22億的大手筆營收,光線傳媒今年上半年度的非經常性損益盈利出現了大幅的下降。

而萬達電影的《唐人街探案2》雖然也取得了較高的票房,但是,萬達影視主控電影上映較少,票房收入與利潤同比下降,導致公司業績同比變動較大。另外,在解釋業績下滑時,萬達電影還提到了重大資產重組的原因。

影視股的困境

毋庸置疑,在眾多的影視股中,除了從遊戲跨界做影視的完美世界、芒果超媒外,今年的影視股基本上都或多或少的面臨著業績的考驗。

那麽,幾年前還炙手可熱的影視股,現在面臨著什麽樣困境呢?

一、票房下滑、觀影人次減少超九千萬

根據藝恩網的《2019年上半年電影市場景氣洞察》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電影總票房311.7億元,同比下滑2.7%;觀影人次8.08億,同比下滑10.3%,放映場次約6082.6萬場,放映場次約6082.6萬場,同比上升15%。

在放映場次增加的情況下,觀影人數和總票房數不升反降,這個信號傳遞出來的信息可能不太妙。

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觀影人次同比下滑10.3%只是個乾巴巴的數據,但是經過計算可以發現,其實是上半年去看電影的人次減少了超過九千萬,這個數據不容小覷。

二、缺乏國產頭部影片

在今年的電影市場上,國內首部硬核科幻《流浪地球》拔得了頭籌,以佔據15%的票房、13%的觀影人次的成績遠遠地甩下了其他的國產影片。

在TOP15的榜單中,我們會發現二八效應也同樣適用在電影市場上,排名第一、第二的《流浪地球》《複聯4》就佔據了88.94億的票房,遠遠的甩開了其他的影片。

但是,在票房10億的影片中,只有三部是國產電影,且都處於春節檔期。而在榜單中排名第七的《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豆瓣評分甚至只有4.8分。

因此,在上半年的電影市場上,其實質量和票房都足夠優秀的頭部國產影片數量還遠遠不夠。

三、影視行業景氣度下降,影視行業監管趨嚴

在業績預告中出現虧損,或者出現同比大幅下降的公司中,或多或少的都提到了影視行業整體環境的景氣度在下降。

其實,在2012年到2014年期間,影視行業可以說是最炙手可熱的行業,人人都想在這個行業裡分一杯羹,因此,有很多大的上市公司都在跨界進行影視文化產業的並購。

據wind數據統計,在2013年-2016年期間,影視業的並購重組分別發生了29起、46起、88起以及逾70起,涉及資金218億元、359億元、435億元和300多億元。

但是2016年後,政策對影視行業的再融資開始縮緊,盲目的並購現象逐漸減少,影視文化產業的熱度也開始一點一點的降溫,資金不再青睞,自然整個行業也都慢慢走進了低谷。

2018年更是整個影視行業的“至暗時刻”,本來A股的行情就處於低迷中,又爆發了范冰冰的《手機2》事件,“陰陽合約”被世人知曉,天價片酬和偷稅漏稅被監管肅清,直接受到衝擊的華誼兄弟和唐德影視到現在還處於虧損的泥潭中。

最近,證監會再次發文,發布“再融資30條”,著重提到了“募集資金應服務於實體經濟,原則上不得跨界投資影視或遊戲。”

據太平洋證券傳媒分析師倪爽表示,“在其他行業的再融資監管放鬆的背景下,這次證監會再次重申再融資原則上不得跨界投資影視或遊戲,可能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對於影視行業的融資監管仍然收緊”。

因此,影視股想要業績好轉,等融資是等不到的,目前的監管政策也不允許。已經虧損的上市公司想要鹹魚翻身,也只能通過自救的方式了。

結束語

影視股作為前幾年最熱門的風口之一,當然有過屬於自己的高光時刻。但是,這一年多以來,卻成了業績下滑、商譽爆雷的重災區。

有一句話說,“當資本的潮水退去時,才知道誰在裸泳”。也許現在的影視股,正是在為過去幾年的野蠻生長而買單。

影視股到底能不能撐過低谷,重新得到往日的榮光呢?從影視行業當前的困境來看,或許這個冬天還很漫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