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紅燭頌"徵文】魏飛|我與恩師(47)

哈哈

絲路新散文

siluxinsanwen

1

渭南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辦

首屆「紅燭頌"散文徵文47號作品

為了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促進社會主義教育文學繁榮發展,《教師報》與渭南市文藝評論家協會聯合舉辦「紅燭頌"散文徵文活動。

【有獎徵文】關於舉辦首屆「紅燭頌"散文徵文活動的通知

我與恩師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得遇恩師李光運先生,是我的幸運。先生一生高風亮節、光明磊落,是我為人處世的榜樣,先生在詩詞楹聯、書法繪畫等藝術上造詣極深,在他的悉心教導下,我汲取了豐富的文學養分,圓了我懷揣多年的文學夢;在他的影響下,我養成了樂觀的心態,積極、陽光的面對生活。遺憾的是,我和先生只有短短幾年的師生緣分。2015年9月17日,先生因病辭世,文壇痛失巨匠,我亦失去了一位人生和文學路上的好導師。逢先生逝世三周年之際,回憶和先生相處的日子,感慨良多。

201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得知朋友要去拜訪李光運老師,慕名已久的我便要求同往。早知道先生是興平文化大家,創作了許多貼近生活、形式豐富的文學作品,在國內外獲獎無數,書法、畫作被海內外朋友廣為收藏,未見面以前,心裡忐忑不安,很期待能結識這樣一位學識淵博的長者。見面方知,先生待人如春風般和煦,言談亦是風趣幽默、博古通今。先生的屋裡掛了許多友人和學生的書法作品,沙發旁的桌子上,堆滿了各色書籍,有古今中外的名著;當代文人各種體裁的作品集子、文化名流的書畫印痕冊頁等,我被其吸引忍不住左右顧盼。大概是看出我對傳統文化的愛好,臨別時,先生特意囑咐我,以後可以隨時來訪。於是,先生家裡成了我時常光顧的去處。

先生是大荔沙苑人,和我老家相距不遠,也許是他鄉遇故知的緣分,也許是欣喜青年人對文學的熱情,2013年秋天,先生問我願不願意學楹聯和詩詞。我滿口答應,從此真正的開始跟從恩師學習。先生先讓我準備「筆、紙、本」三件法寶(這些年,隨時抄錄看到的好詞句、捕捉突如而來的靈感,積累了幾百首詩、詞、聯、散文作品,三件法寶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然後,詳細的講了楹聯創作的規則,什麼是平仄、對仗、詞性;作品的思想性、創作技巧等,不厭其煩的舉例說明,還信手拈來許多古今對聯故事,不知不覺從紅日偏西講到夜色闌珊。在昏黃的燈光下,先生略顯疲憊的用鋼筆把楹聯的平起式、仄起式以及律詩的基本規則寫在一張紙上,讓我以後對照著多多練習,等到熟練以後,再去嘗試絕句、詞以及律詩這些形式。這堂課,像一把開啟文學殿堂大門的鑰匙,讓我們眼界大開,樂此不疲的徜徉在文字世界裡。

記得當時正值「兩會」期間,第二周就我試著用兩會的精神和國家的一些新政策創作了兩副聯「反腐倡廉勿空談誤國,問計於民論實乾興邦 」、「改革路上靈活勇敢,執政為民法治為先」,抄在紙條上迫不及待的去先生家裡討教。先生看後肯定了我以時政入聯的想法,鼓勵我楹聯內容要開拓眼界和思路、腦子要活,同時指出了我犯了「孤平」的平仄錯誤。先生讓我稍坐等待,自己拿出一本厚厚的辭海,帶上眼鏡逐字逐句開始幫我修改,我坐在沙發上,看見先生書桌邊放著成疊的學生習作,想著大概每一件都會耗費先生好多精力吧。先生推敲良久,又覺得倉促之間無法盡善盡美,便讓我放下紙條,容他再改。

幾日後,先生打電話叫我去一趟家裡,遞給我一份《楹聯藝術家》報,只見第二版聯海薈萃欄目裡赫然出現了我的名字,下面是聯的內容「問計於民暖人心政治清明添乾勁,倡廉興業騰宇宙雄風浩蕩展國威。」此聯經過先生妙手修改,變得工整大氣。先生告訴我說:「聯是按照你的思路改的,所以應該算是你的作品,以後多作、多嘗試。」看著自己的名字有生以來第一次以鉛字的形式出現,雖是心中有愧,但依然抑製不住激動的心情。接著,先生又把我的紙條拿出來對照著講解楹聯創作的技巧:「楹聯是我們中華文化獨特的藝術形式,講究對仗工整、平仄協調,語言積極向上內容豐富多彩,不過取材不要過大,避免空洞和片面。你第一次創作格局高是好事,但太困難也不利學習。前段時間看你對嵌名聯比較感興趣,我在你的內容上又改了兩副,你再看看。」我拿過紙條,上面已經密密麻麻的逐一對聯中用詞進行了批註,還用紅筆謄寫了三副完整的對聯,除了發表的以外,另兩副分別嵌入了兩位長官人的名字,文思巧妙、立意高遠:「近賢能反腐敗談笑縱論實乾興邦事 平眾議重康生再看科技強業圖」、「克頑疾改革路線靈活勇敢 強國力執政基石法制為先」。先生點石成金,煥發出楹聯藝術無窮的魅力,一下子讓我對對聯開了竅。接下來一段時間,我每有新作便拿給先生修改,隨著不斷的學習,我們楹聯創作逐漸入門,為先生創作的「祥光普照吉祥路 鴻運敲開如意門」和為「文寶齋」李俊生老師創作的「文齋墨趣丹青俊 寶卷長濡妙趣生」二聯受到了先生的讚揚。

先生家時常高朋滿座,或文友間切磋交流、或有學生前來請教、或是朋友同事閑談,先生都不避我。我也樂得像個「小跟班」一樣蹭蹭課。聽先生和文友們慷慨抒懷、激昂文字,聰明大腦們的思想碰撞給我帶來很多創作靈感;聽先生回憶當年在雪域高原戎馬生涯,如何和土匪周旋、修築中尼公路時每日清石百斤,榮立三等功;聽先生教授其他學生詩詞聯賦、翰墨筆法,我也「偷得」許多妙招,像隸書的結體規則、章法的布局常識、紙張的折格方法……為此我還頗為得意了許久,有一次,送走客人以後,先生無意中說了句:「司機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處處留心皆學問。」我才知道是他刻意留我的。和先生相處久了,覺得這種不經意間的收穫更值得回味。有一次我走順了腿,沒有提前聯繫,便溜達到先生家,恰逢先生在作畫。先生的牡丹頗得大家青睞,求畫的人絡繹不絕,遇到這麼好的機會,我當然不肯錯過,趕忙讓他不要停下,一邊殷勤的侍奉筆墨顏料。只見先生拿起一支羊毫,先蘸了一筆署紅,又在筆尖蘸了一點月白,一個使轉一朵艷麗的牡丹花瓣便躍然紙上,如此這般錦簇一般的花團就鮮活起來了。先生邊作畫邊和我談心:「作畫如做人,想要長盛不衰,必要一點清清白白。」接著換了一支兼毫,隻幾筆就畫出了枝葉,又用濃墨勾筋。很快,一幅清奇瑰麗的牡丹寫意已具雛形。先生的牡丹不像大多數人那樣雍容華貴,而是清秀挺拔、神采奕奕充滿了蓬勃生機。「布局很重要,意在筆先,先要想好怎麼做,再去完成,畫如此、人也一樣。」先生通過言傳身教,用清遠淡泊的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了我。

先生教學寬嚴相濟,他治學嚴謹,面對學問絕不馬虎,在先生耳提面命之下我的進步非常快,而且先生提倡學以致用,注重以詩詞楹聯錘鍊文字能力,在指導我創作詩詞、散文的同時,又讓我嘗試寫通訊報導,把自己的特長用在日常工作中。我把部門的工作、工友們乾活的情景用新聞和報導的形式通過報紙、微信等媒體刊登出來,受到了大家的喜愛和長官的肯定,體現出了學習的價值,先生用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學識給很多像我一樣彷徨的年輕人指點出方向。在生活方面,先生把我像自家孩子一樣看待。那時候我孩子小,離不開人,先生讓我不要怕影響他休息,只要有空隨時都可以來找他。有時候來的早先生未歸,我就幫著師母剝剝毛豆、摘摘菜,或者幫先生整整稿子;有時我上家來剛好遇上吃飯,先生二話不說,舀上一碗稀飯或者麻食就讓趕緊上桌。他還時常關心我的生活,一次我無意中說起我和妻子的結婚紀念日快到了,先生特意和師母合作為我們夫妻作了一副花好月圓的中堂畫,並撰聯「飛霞娟秀翔丹鳳 雯彩吉祥耀巨龍」收到這對白頭伉儷的深情祝福,我們感動了許久。

俗話說「三十不學藝」,我卻是三十左右才開始學習文字藝術,有一日我感慨光陰虛度做了一首自嘲詩拿給先生看,他修改後幫我投稿《鹹陽詩詞》雜誌發表,新詩名為《醒悟》:「年少弗知世事艱,蹉跎歲月戲人間。鮮衣怒馬鹹陽過,紙醉金迷夜不眠。荏苒光陰難等待,韶華逝去怎能還。今天驚醒始發奮,浪子回頭不再閑。」雖保留了大部分內容,但結尾兩句一改我舊詩中頹廢之氣,發人上進。無論何時我看到這首詩都能感受到先生的良苦用心,告誡自己要不斷惜時自省、發奮學習。

先生筆名老樂,是個樂觀豁達的人,又樂於助人,所以深受大家敬重。他大學畢業後入伍,在西藏戍邊二十載,歷任軍區參謀、團副參謀長、訓練處長,能吃苦、好學習,多次榮立功勛,受到部隊長官的器重,後因身體原因轉業地方,西藏軍區司令員郗晉武將軍捨不得手下愛將,親手送先生手書鬥方「謙受益」一副,勉勵他在地方繼續好好工作,報效國家。到興平後,先生擔任了陝西工業技術學院副校長,從事職業教育事業,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還筆耕不輟的創作,退休以後專心致力於詩詞楹聯藝術的教育和推廣,在先生的影響下,興平詩詞、楹聯組織活動蓬勃開展,學會同仁和學生作品多次在國家以及省、市比賽中獲獎,工業學院被中國楹聯學會命名為「對聯示範教育基地」。除了教授學生詩聯意外,先生還有一手高超的醫術,長期生活戰鬥在高寒氣候下使先生的腿落下了傷病,因此,他自學中醫,掌握了推拿按摩和穴位治療手法,不但能替自己醫治傷患,還免費幫助很多人解除了病痛,遇到被救治過的病人上門感謝,先生總是好言婉拒,連一個雞蛋都不曾拿過。我在欽佩之餘將其大半生經歷匯聚成詩贈與先生:「神清氣爽老年翁,善目慈眉賽壽星。若谷虛懷仙氣動,寬胸大度把船撐。詩壇運筆培桃李,濟世杏林救虎龍。戎馬生涯爭建樹,職業教育鑄豐功。」先生不久和了首藏頭詩送我:「魏府英豪滿腹才,飛虹映彩雪梅開。先賢雅士齊誇獎,生性善良詩韻懷。風雨兼程鋪錦繡,華年瑞氣盪金台。正逢盛世榮科技,茂密山林壯志材。」 受先生啟發,2015年3月我創作的藏頭詩《歲月如歌 同舟共濟》獲得興化集團成立五十周年徵文三等獎,是獲獎作品中唯一的詩詞作品。跟隨先生學習,真是件既風雅又實惠的事。

2015年五月,先生健康狀況急轉直下,親手交給我一部《七友詩文選輯》,語重心長的說:「這是我和馮萌獻、衛勤、張長君、李升旗、宋邨、馮高義幾位老師的作品集,我和這六位文友志趣相投,出這本集子的時候有人建議效仿竹林七賢取名七賢文集,我沒同意定了七友之名,『寫詩喝酒,七個朋友』隻此而已,但是人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實屬緣分,你以後有時間多多向這幾位老師請教,他們的才能、學識都在我之上,對你大有幫助。」看著身形削瘦的恩師在病中還不忘關心我的學習,我忍不住淚濕眼眶。九月初,先生病重入院,我前往探視,先生還責怪我帶了水果、花籃,說:「咱們之間不需要這些東西。我現在身體虛弱,大夫不讓我看書,你幫我勸勸你大姐(先生的大女兒),讓他偷偷給我拿些書來。」我連忙安慰先生,讓他好好聽大夫的話,保養好身體,早日康復。誰知這一見竟然成了永別。9月17日,噩耗傳來,先生永遠離開了我們。追悼會上,先生生前好友、同事以及學生站滿了大廳,依依送別這位德品同暉、高風亮節的文壇耆老。先生一生熱愛詩聯,作品如繁星一樣浩渺恢弘,對文學藝術的推廣發揚成績斐然,可謂「德品詩文傳天下,遍植桃李滿人間」。

我之於先生,只是諸多學生中的一個,先生對每個學生都曾像對我一樣,不厭其煩的教導、無微不至的關懷;先生與我之恩,卻如皓月當空,無以為報。愧自己學無寸進,辜負了先生的期許,逢夜靜風輕,翻看案頭先生親贈的《老樂詩選》,念師恩如海,空自嗟嘆:「夜色深沉燭影昏,憂思竭慮念師恩。平平仄仄親教誨,點點滴滴省自身。唱和詩詞猶在耳,良言箴語已成真。幼禾久旱逢甘露,寸業功歸領路人。」

解我之疑惑、授我一技之長以立業皆先生之功也,最重要的是,先生傳遞給我一種對學問孜孜以求的態度和身體力行的繼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為文之道!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魏飛,陝西大荔人,82年出生,鹹陽市詩詞學會會員。現供職延長興化集團。喜歡用筆墨抒發情感,用文字寫意人生。

我/們/與/您/相/約/每/天

絲路

情懷溫度

絲路新散文,打造高端平台。提倡有格局有高度、哲理與詩意相結合的文體。絲路新散文,歡迎一切有格調、有情懷、有溫度的文字。優秀稿件將在《絲路新散文》雜誌刊出。

投稿郵箱:

[email protected]

主編:柏峰

執行主編:雲起

編輯:李維剛

校對:周伶俐

絲路新散文

一個有情懷的公眾號

請留下你指尖的溫度

記得這個精彩的公眾號

絲路新散文徵文,不限主題

關於舉辦第二屆「絲路新散文」徵文大賽的通知

歡迎投稿

蘋果手機掃這裡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