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心這4個致命併發症!醫生直言:別不當回事,1個方法防患未然

每天上午9:55打開電視

鎖定山東衛視《大醫本草堂》

您的健康管家正在為您守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麼一個情況:身邊有糖尿病的朋友,困擾著他的往往並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併發症。如果患糖尿病長久沒有治癒,那你就要小心了。有關數據顯示錶明,如若有十年以上的糖尿病史,那麼在這群人中,每10個人就有3到4個人患有糖尿病併發症中的一種。這類併發症出現之後是不可逆轉的,甚至會危及到生命。在糖尿病眾多併發症中,有4個併發症最為兇險,碰上任何一個都可能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應學習相關的預防及應對措施。

致命的四大併發症

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致死原因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屬於一種較難治癒的微血管併發症,也稱之為糖尿病腎小球硬化症,是因為高血糖影響患者內環境導致的。

心臟病變

糖尿病患者出現冠心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三倍左右,而這類患者主要表現為心臟擴大、心率失常以及心率衰竭,此外,心絞痛以及心肌梗塞的概率也會增加。

眼部病變

有多年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多數都會垂涎那不同程度的視網膜病變,會導致青光眼、白內障以及虹膜炎出現。

糖尿病足

因為糖尿病患者出現末梢神經病變以及下肢供血不足,再加上第一條所說的細菌感染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足部疼痛以及潰瘍,四肢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病變,而這些都可以稱之為糖尿病足。

糖尿病的併發症如此令人觸目驚心。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防治糖尿病呢,當出現了糖尿病併發症,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今天這期節目特別請到了山東省五級中醫藥師承教育指導老師、主任醫師陳濟德教授。

【專家介紹】

陳濟德

主任醫師、教授

山東省五級中醫藥師承教育指導老師

山東省中醫學會腎臟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山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委員

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餘年,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積累,主持和參加臨床科研4項參與著書2部,撰寫、發表論文十餘篇在省部級以上雜誌發表。

【擅長治療】

在腎臟病、糖尿病併發症((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足、胰島素抵抗、冠心病)及呼吸系統疾病、男女不孕不育,惡性腫瘤等方面見解獨到,善用蟲類藥物,用藥精準。中醫四診純熟,臨床經驗豐富。尤其對各種息肉、結節、各種腫瘤的中醫治療、調養(特別是肺非小細胞癌,乳腺癌,結腸癌,肝癌,胃癌的治療、調養),積累了豐富、系統的治療經驗。

如何應對糖尿病併發症?

第一,無論併發症出現與否,控制血糖是貫穿始終的。

第二,因為糖尿病併發症是一個全身性疾病,所以要綜合應對,也就是單純的降糖已經不能完全控制病情了,我們還可以選擇中西醫結合的方法來治療。

第三,糖尿病損害的主要器官是循環系統,益氣養血,活血化瘀,疏通血脈來延緩、改善大小血管的損傷是至關重要的,除了常用的植物葯,病情嚴重時需要加用蟲類和動物類的藥物,像全蠍,僵蠶、蜈蚣、水蛭,烏蛇,金錢白花蛇等,其活血祛瘀,散結通絡的力量更強,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醫如何應對糖尿病

中醫認為糖尿病腎病屬於「消渴」「水腫」「虛勞」的範疇,「望、聞、問、切」辨證施治,在辨證組方的基礎上,加入引經葯,使藥物直達病所,如選用引葯入腎的桂枝、附子,知母等。中醫把糖尿病分為以下5種類型:

氣陰兩虛型:面色無華,神疲乏力,形體消瘦,腰膝酸軟,心悸氣短,口渴欲飲,尿頻量多,舌尖紅,苔白,脈沉細數無力。

治則宜滋陰清熱,益氣生津。

肝腎氣陰兩虛型: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多夢遺精,尿頻量多,濁如脂膏,視物昏蒙,舌紅苔少,脈細弦數。

治則:滋補肝腎,益氣養血 。

脾腎氣陰兩虛型:乏力口乾,頭昏耳鳴,腰膝酸軟,失眠多夢,下肢浮腫,肢體麻木,尿頻量多,尿混濁有泡沫。舌紅少苔或舌淡苔乾,脈細數或脈沉細無力。

治則:益氣養血、滋陰扶陽、活血通絡。

脾腎陰陽兩虛型:腰膝酸疼,神疲乏力,面色萎黃,納少腹脹,面足水腫,畏寒肢冷,大便溏,夜尿多,舌胖淡 有齒印,脈沉細無力.

治則:溫腎健脾,益氣養血 。

陽虛水泛型:腰膝酸疼,神疲乏力、心悸氣短,甚則喘憋不能乾臥,尿少水腫,納谷不香,口唇舌淡暗無華,脈沉細數.

治則:溫腎散寒,健脾利水。

案例一

陳主任看診案例

吳先生患有糖尿病十五六年了,發現尿中泡沫增多,下肢水腫一年多來診。他來到時候感覺乏力,視物模糊,經常口渴,腰腿酸軟,兩個腿水腫麻木,大便腹瀉、便秘間斷出現等等,手上有個傷口老是不癒合。經大夫診為2型糖尿病,並有多種糖尿病綜合症,病人的情況比較複雜,最後給與其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兩周後複查尿常規,發現檢查報告數值均有所好轉,全身浮腫減輕,體力也有所增加,視物、食慾、睡眠明顯改善,一個月後自述能堅持日常輕工作。

如果您有糖尿病、糖尿病腎病、心腦血管疾病等方面的問題想要諮詢,直接免費向陳主任提問!

諮詢專家

糖尿病相關問題

血糖|腎病|蛋白尿|高血壓

陳主任提示

夏季糖尿病併發症應注意這2點

一、注意飲食清潔和規律,以免誘發胃腸道感染,進而引起血糖波動。夏季水果較多,過量服用也會所致血糖驟升,這種波動會使病情惡化。因而,夏季有些糖尿病患者雖然血糖會比平常有所下降,但也不能麻痹相當一意,要嚴肅按照糖尿病飲食原則。

二、糖尿病人出汗多,汗液中會有糖分排出,容易滋生細菌。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在這個時候產生感染,多見的往往是癤腫、膿腫和癬,是由細菌、真菌等病原菌感染引發的,因此夏季留神衛生非常緊要,一定要常洗澡,洗澡時用溫水,注意通風,保持皮膚清潔,避免皮膚感染。

糖尿病飲食方法

糖尿病飲食可以記幾個數字「1234567」,即每天1斤蔬菜,每餐主食少於2兩,每天的植物油3湯杓,每天可吃少於4兩的低糖水果,每天可吃5份蛋白質,每天食鹽6g以內,每天至少喝7杯水(250ml)。

其中,5份蛋白質應控制在60克。糖友體內蛋白質合成減少,分解代謝增加,建議糖友每公斤體重攝入1.2克蛋白質,按50公斤的體重做標準每日應攝入60克蛋白質。腎功能不全的糖友,根據病程的不同每日蛋白攝入量應控制在0.6-1克每公斤體重。為防止蛋白質營養不良,可酌情補充復方α-酮酸製劑。

蛋白質主要來源動物蛋白(優質的動物蛋白主要有豬牛羊肉、禽肉,魚、蝦等海產品)、植物蛋白(大豆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除了豆漿等飲品外,豆腐、豆乾等豆製品也是不錯的選擇)和奶製品(注意選擇無添加的純鮮奶,脫脂和無糖的更好一點)。

陳濟德主任不僅對治療糖尿病併發症很有研究,對各種息肉、結節、各種腫瘤的中醫治療、調養(特別是肺非小細胞癌,乳腺癌,結腸癌,肝癌,胃癌的治療、調養)也有十分獨到之處,積累了豐富、系統的治療經驗。

治療思路:扶正祛邪,散結破瘀;

息肉用藥:息肉主任用的是經驗方「僵蠶烏梅湯「

結節用藥:蟲類葯:全蠍、蜈蚣、蜂房,再加入抗癌中藥:土茯苓、苦參等辯證組方。

案例二

張女士是一位普通的家庭婦女,每天除了老公、孩子,就是家和菜市場,兩點一線的生活還算平淡。

2016年某一天,張阿姨突然開始吃不下東西,常常咳嗽,還出現心慌氣短的癥狀,並且一個月都沒見好,兒子想著法把張阿姨拐到了醫院,經過一番檢查之後發現「右肺及左肺膜下見一小結節影」當時張阿姨慶幸不是腫瘤什麼的大病,心裡鬆了一大口氣。之後便開了葯就回家了。

可是張阿姨堅持吃藥一個多月後,癥狀並沒有減輕,並伴有腹脹和肋骨兩側疼痛的癥狀,而且渾身還沒有勁,在鄰居的介紹下,張阿姨就找到了陳主任。

陳主任顯示看了檢查報告,然後仔細觀察了張阿姨的面色、舌苔、脈象,又詳細詢問了身體情況之後,用扶正祛邪,散結破瘀的治療思路,寫了整整一張紙的看診記錄,然後給張阿姨開了一些蟲類的散結藥物。張阿姨吃了大概有一個星期之後,嘴巴便不像以前那麼乾了,腹脹胸悶也減輕了不少,吃了一個多月的時候,已經不咳嗽也沒有痰了,身體感覺輕快了好多。年末的時候,張阿姨懷著忐忑的心情去醫院做了複查,結果顯示雙肺結節竟然已經消失了,心裡由衷的感謝陳主任。

諮詢專家

糖尿病相關問題

血糖|腎病|蛋白尿|高血壓

案例三

李先生今年52歲,在2014年,因持續咳嗽發燒3個月,找到陳濟德主任看病。在服用了一周的中藥之後,癥狀依然沒有緩解,這讓擁有多年臨床經驗的陳主任提高了警惕,立馬建議李先生做一個胸部CT,檢查結果出來之後,果不其然,李先生被確診為肺癌,於是趕緊到省腫瘤醫院做了手術。

術後半個月,李先生的肺代償功能出現了問題,無法走路,動一下就上不來氣。於是又找到陳主任,陳主任辨證施治,結合李先生的癥狀以及術後氣血虧虛的原因,採用動物葯如全蠍、蜈蚣、蜂房等,同時加入土茯苓、苦參,扶正祛邪、益氣養陰。大概服用了一段時間的中藥後,李先生肺的代償功能明顯提升,走路也有力氣了,憋喘的癥狀也明顯改善了。

在2017年,李先生做複查的時候,在肺部又發現了幾個結節,最大的達到了1.7CM,擔心出現轉移,於是趕緊又找到陳主任, 陳主任在原來的配方上加減化裁, 以扶正祛邪,散結破瘀為治療原則。大概半年後,結節從1.7CM縮小到了1.4CM。

如今李先生一直定期找陳主任複診,在中藥的調理下,李先生的身體也一天好過一天,去年還出去旅遊了一趟,生活跟正常人一樣!

【陳濟德會診信息】

1.會診地點:山東毅正堂國醫館

2.會診時間:每周一、周四上午

3.微信預約:直接掃碼添加陳主任助理微信號

4.預約電話:400--0020909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