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孩子一旦有這個問題,其他毛病就都來了

仰望岐黃中醫 性命 心靈

關注並在公眾號首頁回復關鍵字:

回復「入群」:加入中醫養生微信群

回復「切脈」:比現場魔術更裝B,3分鐘教會你老中醫切脈

回復「自學」:找不到好中醫?岐黃原創15天中醫零基礎入門

回復「減肥」:10秒減肥操,效果好到爆!

回復「音樂」:聽中醫專屬五臟音樂就能調和養生、懶人必備

1

積食與「咳嗽」

積食會導致咳嗽,也就是中醫上說的「食咳」。這在古代的醫書上有很多記載,比如《內經》:「食於胃,關於肺」;《醫學入門》:「食咳因積食生痰,痰氣沖胸腹滿者」;《脾胃論》:「脾虛肺最受病」。

很多家長不理解,脾和肺是兩個器官,積食怎麼能引起咳嗽呢?這要從中醫上就能解釋得通了,因為五臟之間都是有聯繫的。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積食過久,脾胃虛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導致咳嗽不止。

所以說,看那些食咳的小兒,大多有積食化熱的癥狀,比如說肚子脹、不愛吃飯、噯腐、口臭、手足心熱、大便乾結或便秘,舌質偏紅、舌苔厚膩等。這時候給孩子用一些消食和胃為主、肺胃同治的葯,效果就會特別好。

岐黃小廣告

兒童積食伴侶,再也不用擔心小朋友消化不良了。本品採用山楂、麥芽、雞內金、陳皮、大棗、淮山藥、茯苓,健脾消食的作用明顯,改善積食、厭食、磨牙、流口水、腹部脹、不長肉等

2

積食與「發熱」

積食導致的發熱叫「積熱」,吃的食物都停滯在中焦,積滯時間長了就會化熱,熱蒸於內,孩子體溫就上去了。

這類孩子大多面黃、腹脹、吐瀉、乳食不化、大便酸臭異常,這都是吃東西吃住了。《脈經》中就說:「小兒有宿食,嘗暮發熱.明日復止,此宿食熱也。」

3

積食與「肺炎」

積食為什麼會導致肺炎?這也是一套多米諾骨牌:積食傷脾脾虛生痰痰貯於肺痰阻肺道鬱久化熱、傷肺。

你看那些得肺炎的孩子,大多身體都不是太好,這跟積食時間長有關。脾虛日久土(脾)不生金(肺)肺陰虧虛陰虛內熱子盜母氣脾氣更虛。

脾虛生痰,鬱熱煉液為痰;而痰貫穿於小兒肺炎疾病全過程,是小兒得肺炎的重要因素。所以,門診上很多得肺炎的小兒,把脾胃功能調好了,肺炎也跟著好了。

中醫上有「杜痰」的說法,可以預防肺炎。為啥是這個「杜」呢?防微杜漸嘛,「杜」是杜絕的意思。

岐黃小廣告

咳喘消炎貼(鼻炎 咳嗽 咳喘 ) ,一袋60片。主要成分:細辛、肉桂、白芥子、甘遂、螞蟻、槐花、吳茱萸、乾薑、白芷。這款小葯貼作用十分強大,主要通過這些溫陽、驅寒、通絡、解毒的特製中草藥貼,作用在穴位和皮膚上,簡單方便,深入滲透,調理各種肺系、呼吸系統的毛病,比如鼻炎、咳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對於家中年老體衰、肺不大好的老年人、以及老是感冒咳嗽的小朋友,還有鼻炎經常發作的中青年,都可一試。

4

積食與「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

門診上還經常見到一些小孩子有反覆呼吸道感染,一生病就點滴,再生病再點滴,反覆點滴,孩子身體越來越差。其實,小兒反覆呼吸道感染也與脾胃功能障礙有關。

上面說過,積食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進而影響到肺,但是「肺主皮毛」,所以有積食的時候小孩子體表一受寒,就容易反覆呼吸道感染。

5

積食與「咽炎」

咽炎,中醫上叫「喉痹」。咽喉是肺胃的門戶,積食的時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會上攻到這個門戶上,小孩子就容易生喉痹。

所以,中醫上給孩子治咽炎的時候,除了用解毒利咽的葯以外,再給孩子用一些消積清熱的,病就好得快。

6

積食與「頭痛」

頭疼本來是成人才經常犯的毛病,但是經常有些小孩子也嚷嚷頭痛,這是為什麼呢?病根兒還是在積食上,最常見的表現是前額疼。

中醫最大的優勢在於整體觀,前額屬脾胃,兩側屬肝膽,頭頂屬心肺,後腦屬腎。孩子前額疼,那就是脾胃出了問題。

7

積食與「便秘」

再說一個積食與便秘的多米諾骨牌。古代有個小兒方面的醫書非常有名,叫《幼科發揮》,上面說:「太飽傷脾」。太飽一方面可以理解為吃得太飽,也可以理解為腹脹、積食。

所以,就會有:太飽傷脾脾常不足脾胃運化不及積滯腸腑積久化熱積熱蘊結腸道傳導失常大便秘結不通。

有些家長一看孩子便秘了,給孩子吃點瀉藥吧!雖然當時有用,但過後更嚴重。因為它的病根兒不在那個位置。

如果孩子便秘比較輕,多讓孩子喝水,便秘就可以解決了。如果還是解決不了,那可以吃一點消積導滯的中藥,孩子便秘也很快就減輕了。

8

積食與「泄瀉」

泄瀉就是腹瀉、拉肚子。中醫上說,積食常與「風寒」、「濕熱」、「暑濕」之邪相兼並存,交結胃腸,脾胃氣機難復升降之常,所以積食會導致泄瀉反覆發作,難以治癒。

在門診上,家長大多呈現兩種情況。一種是「不懂不問」,把啥都交給大夫。還有一種是「自作聰明」,大夫開的葯,他給減個半啦,換個葯啦,加個葯啦。還有些家長會「問」(客氣地說叫問,不客氣地說叫吼)大夫:孩子都燒兩天了,為啥不給開抗生素?

有些家長會懂點中醫中藥,給積食腹瀉的孩子開藥的時候,家長一看,會反問大夫:「孩子拉肚子都拉成這了,怎還給開通肚子的葯呢?」

哎,這一點得讓家長們長長學問。中醫上有個說法叫「通因通用」,說白了就是「以通治通」。《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就明確說:「寒因寒用,熱因熱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心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就拿積食腹瀉來說吧,食滯內停,阻滯胃腸,導致腹痛泄瀉,這時候不僅不能止泄,相反當消食而導滯攻下,推盪積滯,使積食去而泄自止。

岐黃小廣告

兒童版八珍糕,健脾開胃,從小就養好脾胃。適合脾胃虛弱、體型偏瘦、易腹瀉、大便粘膩、常感冒、消化不良

9

積食與「盜汗」

再說個多米諾骨牌:食滯腸胃鬱蒸化熱熱蒸津液外泄為汗。小兒為純陽之體,夜寐則陽入於陰,加之積熱內蘊,所以晚上盜汗情況比較嚴重。

這類孩子,用一些消積泄熱的葯,很快盜汗就消失了。

10

積食與「舌苔剝脫」

小兒舌苔剝脫與現代醫學的小兒地圖舌相似。產生的原因是由於乳積食滯,鬱久化熱,蘊結心脾,火熱上熏造成舌苔剝脫所致。治以消食導滯、清心瀉脾熱的葯,很快就好。

11

積食與「貧血」

積食容易導致脾虛,而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積食時間久了,小孩子容易血虛。從西醫上說,孩子脾胃不好,就容易偏食厭食挑食,營養不均衡,時間長了就會貧血。所以,貧血的時候也應當調理脾胃。

12

積食與「驚啼」

《素問·逆調論》中說:「胃不和則臥不安」。所以有:食滯於中氣滯不行脹滿、腹痛不眠不安。另外,還會積滯化熱內擾心脾驚啼不止。

13

積食與「麻疹、丘疹樣蕁麻疹」

小兒積滯日久,容易損傷脾胃,導致鬱而化熱、聚濕生痰。而脾主肌肉四肢,這時候,一方面,熱、痰、濕相合,外發於肌腠,容易導致蕁麻疹等。另一方面,脾胃損傷,易感外邪。這時候內有積熱,外有外邪,內外交攻,就容易鬱於肌腠而出現蕁麻疹等疾病。

這時候,光用一些外用藥肯定不行,還要加上消食和胃的葯,孩子自然病就好得快了。

小孩子容易把副食當主食,孩子吃多了肯定就會積食,積食了就容易生內熱,有了內熱就容易外感風寒引起感冒發燒咳嗽,積食了就容易不吃飯導致偏食厭食營養不良等等。希望家長們注意!

「好看」是一種鼓勵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