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小飛燕」這個「小動作」,學問可真多

日常鍛煉中,有一個常見的動作,就是「小飛燕」。

怎 麽 做?

全身放鬆趴在床上,將頭、頸、胸及雙下肢同時抬起,兩臂後伸,僅腹部著床,整個身體呈反弓形,如飛燕點水姿勢。

做「小飛燕」時,除了根據自己情況適度鍛煉外,還要注意以下一些細節:

01

不可以憋氣,要維持正常呼吸,可以用輕聲計數來保證呼吸的穩定。如果感覺動作吃力,可酌情減量。如果鍛煉時憋氣,可能會引起心臟、局部缺血等不適,帶來嚴重後果,得不償失。

02

頭和腿並非抬得越高越好,而是稍稍抬起即可。抬得太高,反而會導致腰椎壓力增大。尤其老年人,最好在腹部墊一個枕頭,這個姿勢可將腰椎的曲度放平,只需要將頭、腿抬到和腰椎一條直線上即可,這是一種比較安全、有效的鍛煉方法。


03

不能快速做,否則不利於增強腰背肌力量,而要靜態保持。推薦抬起時維持5~10秒鐘,讓腰背肌做等長收縮,休息片刻,連續做5~10次。也可在家人幫助下完成,但一定要量力而行,幅度以腰背部無疼痛感為宜。

必須注意,「小飛燕」動作會讓過伸的脊柱承受一定的壓力,而這些壓力會轉移到椎體面,這對年紀稍大且有腰椎間盤退變的患者來說,就是雪上加霜的運動。因此,任何有腰部損傷或損傷風險的人,都應禁止這個動作。


總之,鍛煉者應掌握一個基本原則:如果會導致或加重身體疼痛,這個動作就不適合做。功能鍛煉,還是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科普支持: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骨科 陳濱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