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膏藥真的可以治療頸椎病嗎?

頸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見病、多發病之一。據統計,其發病率隨年齡升高而升高。在頸椎病的發生發展中,慢性勞損是首要罪魁禍首,長期的局部肌肉、韌帶、 關節囊的損傷,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腫,發生炎症改變,在病變的部位逐漸出現炎症機化,並形成骨質增生,影響局部的神經及血管。 外傷是頸椎病發生的直接因素。往往,在外傷前人們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病變,使頸椎處於高度危險狀態,外傷直接誘發癥狀發生。

不良的姿勢是頸椎損傷的另外一大原因。長時間低頭工作,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喜歡高枕,長時間操作電腦,劇烈的旋轉頸部或頭部,在行駛的車上睡覺,這些不良的姿勢均會使頸部肌肉處於長期的疲勞狀態,容易發生損傷。頸椎的發育不良或缺陷也是頸椎病發生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亞洲人種相對於歐美人來說椎管容積更小,更容易發生脊髓受壓,產生癥狀。在單側椎動脈缺如的患者,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發生率幾乎是100%,差別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另外,顱底凹陷、先天性融椎、根管狹窄、小椎管等等均是先天發育異常,也是本病發生的重要原因。

用膏藥頸治療椎病行嗎?

答案是可以的!

在中國,大概很少有人沒用過膏藥,就算沒用過,也肯定見過。這是一種古老的中藥外用的方法,古人雲:「用之得法,其響立應。」可見人們對膏藥的評價之高。即便是如今西藥盛行的時代,人們但凡有個腰腿酸痛、頸椎肩周不適,首先想到的都是膏藥,且療程普遍較短,大概一兩天就可見效。這麼好的東西,流傳千年而不衰就不足為奇了。

由於膏藥具有較高的稠度,故而其具備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緩慢、作用長期持久、局部療效切實,而且傳統膏藥腰痛復正貼外治法具有無痛苦、無併發症、安全便捷、療效肯定等一系列優點,早已成為眾多患者所首選之治療方案。

中醫外科膏藥是運用中藥歸經原則,運用藥物互相協調為用的效能,組成多味藥物的大復方,以發揮藥物的良好效果。由於膏藥用於肌表薄貼,所以膏藥中取氣味具厚的藥物,並加以引葯率領群葯,開結行滯直達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功效。貼於體表的膏藥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同時藥物在患處通過皮膚滲透達皮下組織,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從而發揮較強的藥理作用。此外,因膏藥中有些刺激性強的藥物,強刺激通過神經反射,可以調節肌體功能促進抗體形成,提高人體免疫力。膏藥不是亂貼的,一般貼在可刺激患處的神經末梢處。通過擴張血管,促進血液循環,來達到調整機體的目的。因此,膏藥中的藥物成分可在血液循環時,作用於全身。


貼膏藥的注意事項

1、清潔皮膚

貼膏藥前,最好將皮膚清潔一下,如果能在貼膏藥處先擦點生薑,可加速血液循環,使藥性更好地發揮。現在是冬天,容易因氣象寒冷而貼不緊。最好將膏藥隔水加熱一下再貼,就不會翹邊,可保藥物不浪費。

2、控制時長

有些膏藥需要在24小時內取下,而黑膏藥的時間可處長至一周。所以,在貼膏藥前,應仔細閱讀說明書,嚴格根據它的時間說明,按時更換膏藥。

3、不要貼在皮膚破損處

如果皮膚有潰爛,千萬不要將膏藥直接貼在患處,可能會因皮膚不透氣而造成化膿感染。因此,皮膚有外傷應遵醫囑,進行消毒、上藥、包紮,而不要自行貼膏藥。

4、皮膚過敏者慎用

有些人皮膚過敏,貼膏藥時可能使過敏加重。還有的可能只在貼膏藥時有過敏反應。一旦出現瘙癢癥狀,不要硬撐,應立即揭下膏藥,做抗敏處理。

5、揭膏藥時要輕柔

膏藥貼在身上時間久了,揭下來時皮膚難免會有撕裂感。因此動作一定要輕柔,太粗暴的話,可能會將皮膚撕裂。如果皮膚上還有殘留的藥膏,可用紗布輕輕擦去。

膏藥以一種中藥外用的方式,貼在皮膚表面,使病人沒有痛苦,也沒有毒副作用。因此,流傳千年仍大受歡迎。膏藥以其濃縮的藥劑,通過滲入皮膚,進入血管的方法,不僅刺激了患處的神經末梢,還能作用於全身。使藥性得以充分的發揮,效果十分顯著。不過,在使用時,要注意先清潔皮膚,還要嚴格按照說明書上的時間來更換膏藥,若皮膚有過敏現象應立即停止使用,揭下膏藥時動作要輕柔,以防皮膚受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