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腸道微生物與健康研究獲進展

已有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這一「器官」發揮著多樣化的功能,包括物質代謝、生物屏障、免疫調控及宿主防禦等,腸道微生物不僅幫助宿主從食物中吸收營養,還能夠合成氨基酸、有機酸、維生素、抗生素等供宿主使用,並可以將產生的毒素加以代謝以減少對宿主的毒害。不同的飲食和生活方式對宿主腸道微生物種類有很大的影響,例如高脂飲食可以導致有益雙歧桿菌的減少甚至消失。因此,腸道微生物和宿主記憶體在著互利共生的關係,對維持宿主健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環境分子毒理學研究組(董四君團隊)針對目前快速城市化進程中環境因素的複雜性和高暴露性,重點關注典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對腸道微生物與宿主健康的影響。腸道微生物生態對於城市環境品質演變與生態健康效應具有重要指示作用。該研究開展了PCBs相關汙染物的研究工作,闡明了腸道微生物紊亂和機體健康風險的關聯性,並篩選出了與PCBs汙染相關的特徵性菌株(生物標誌物),該特徵菌株對於PCBs誘導相關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同時研究了PCBs類化合物與其它環境因素(高脂飲食)共存時對腸道微生物及宿主健康的影響,結果表明,① PCBs作為常見的親脂性汙染物,不可避免地與高脂飲食共存;② PCBs和/或高脂飲食可誘導小鼠腸道菌群組成和多樣性的顯著變化,促進腹部脂肪積累;③暴露於PCBs可導致宿主脂肪比例增加、腹部皮下脂肪細胞肥大、促炎症細胞因子(TNF-α、iNOS和IL-6)表達增加;④這些變化均可被高脂飲食進一步加劇,表明肥胖個體可能更易受PCBs的影響;⑤PCBs-高脂飲食互作共同調控腸道微生物生態平衡及宿主健康。

上述研究結果分別發表於Sci. Total. Environ. 2019. 653, 274-282及Environ. Pollut. 2018. 239, 332-341。池毓烺和林怡為共同第一作者,董四君為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城市環境與健康重點實驗室項目的支持。

城市環境所在腸道微生物與健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溫馨提示:近期,微信公眾號資訊流改版。每個用戶可以設定 常讀訂閱號,這些訂閱號將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錯過「中科院之聲」的文章,你一定要進行以下操作:進入「中科院之聲」公眾號 → 點擊右上角的 ··· 目錄 → 選擇「設為星標」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