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抗戰中八路軍編制演化史,為何有眾多的縱隊,眾多獨立團?

八路軍初期,只有10多個團編制,編制歷經多次變化,到抗戰後期,乾脆自己命名。

紅軍時期,我軍根據地,山頭眾多,合編為八路軍,不得不將多支部隊整合在一起,甚至一個團內部,都有不同的來源。

344旅687團的二營和687團都來自陝北紅26軍一部,359旅由紅6軍團、紅9軍團,還有紅2軍團的一個師三部分組成。115師獨立團,一營源自紅叁軍七師,二營源自紅七軍部隊,三營在陝北組建。

這樣的編遣,很多隊伍都打亂了。所以改編後不久,我軍就開始悄悄複製和整合。比如359旅:718團等部沒有出征,出征山西的717團等仍然叫359旅。兩個團分別擴編,形成了兩個359旅。東征抗日的359旅還將地方武裝整編,憑空增加了一個719團番號。

1937年底,115師獨立團已經有7000多人,改稱晉察冀獨立師。團部成師部、一營、二營分別擴充為團,三營拆分出2個團。這幾部分部隊後來都獨立發展,建國後歸屬了5個軍。

抗戰出征之後,八路軍越打越分散,多次分兵,逐漸遍及了華北廣大區域。地域分布廣了,兵也約來越多了,這時候,出現了縱隊這一個番號,主要有軍直轄的縱隊,還有師、旅直轄的縱隊兩種。

軍直轄有五大縱隊,縱隊與師平級,大約是副師級別。第1縱隊,負責山東區域,同時與新四軍聯繫。第2縱隊,1940年2月6日,負責太行山南部地區抗日武裝的作戰指揮。第3縱隊,負責河北中部地區抗日武裝。第4縱隊由第2縱隊分出來,負責華中地區。第5縱隊又與第4縱隊有關,負責蘇北地區。

師、旅下轄的縱隊就更多,每到一個新地方,當地有了新的抗日武裝,派遣過去一部分八路、部隊幹部、地方黨員,就成立了縱隊。

此外,各根據地有眾多的獨立團,新編團等團級編制。

1940年以後,一方面我軍不再顧及國民政府的禁令,另一方面,部隊也實在太多了。幾大根據地都開始按照自己的序列整編。1940年,129師進行了一次整編:

新編第一旅,旅長韋傑中將。

新編第二旅,旅長楊得志上將。

新編第三旅,旅長韓先楚上將。

新編第四旅,徐深吉中將。

新編第七旅,易良品(犧牲)。

新編第八旅,旅長為張維翰大校。

新編第九旅,旅長桂乾生(犧牲)。

新編第十旅,旅長范子俠(犧牲)。

新編第十一旅,旅長尹先炳大校。

1945年,115師在山東也進行了整編:

第一師,師長梁興初中將。

第二師,師長羅華生少將。

第三師,師長王建安上將。

第四師,師長廖容標中將。

第五師,師長吳克華中將。

第六師,聶鳳智中將。

第七師,楊國夫中將。

第八師,王麓水(犧牲)。

晉察冀軍區,抗戰初期編組成四個支隊,每個支隊轄3個大隊(相當於團)。先後共成立12個支隊,相當於12個旅。到1945年10月,組成第1野戰軍,下轄9個旅。第2野戰軍,下轄7個旅。

晉綏軍區部隊不多,除了原有的120師部隊,也增加幾個旅:

獨立第1旅,旅長高士一(轉地方)。

獨立第2旅,旅長許光達大將。

獨立第3旅,旅長楊嘉瑞少將。

綏蒙軍區騎兵旅,司令姚喆中將。

陝甘寧軍區部隊人數不多,大約10多個團。

此外,南下到華中、蘇北的八路軍,按照新四軍的序列,後來也進行擴編。

從1937年抗戰出兵,到45年抗戰結束,八路軍一路作戰,不斷整編擴軍,已經達到了百萬大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