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甘肅婦幼醫師團隊:我們不是神,卻為守護生命自豪無比

圖為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倪亞麗為不孕症患者做手術。 崔琳 攝

中新網蘭州8月19日電 (記者 崔琳)“瞧!這是受精卵,已經放在你的子宮裡了,祝你好孕!”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倪亞麗在嫻熟操作助孕手術之餘,不忘為每位患者送上祝福。今年,是她從業的第32年,她常年保持著6點起床的習慣,每天上午7點30分,她所在的生殖醫學中心門診已經熙熙攘攘,雖然有叫號器按號就診和護士導診,患者們還是急切盼望著能早一分鐘走進診室。

8月19日是第二個中國醫師節,中新網記者走進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探訪醫師團隊的一天。倪亞麗帶領的團隊被病患稱為“送子觀音”,每天從全國各地慕名趕來的人絡繹不絕。11時,倪亞麗結束門診,更衣、消毒並進入手術室。

圖為倪亞麗向患者解釋受精卵放入子宮後的情況。 崔琳 攝

倪亞麗介紹說,自1978年我國誕生首例試管嬰兒以來,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已廣泛應用於輔助生殖醫學領域。“從事這行,不僅要掌握輔助生殖醫學專科知識,比如:人類軸助生殖技術倫理要求、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章制度等必備專科要求,更為重要的是,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也就是我們每天要對病患進行‘話療’,安撫他們的情緒,因為通常不孕症患者第一次踏入生殖中心或打電話谘詢時,他們已經鼓起了非常大的勇氣,還有一些患者因為緊張,導致手術操作困難,為了消除他們的顧慮和心理壓力,我們每一個微笑、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對增強他們受孕的信心都顯得尤為重要。”

時下,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推出了“夫妻同診同治”,旨在增進男女患者相互理解和配合,節約時間經濟成本,提升治療成功率。

圖為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重症救護中心副主任張紅紅帶領團隊救治危重孕產婦。 裴強 攝

“隨著輔助生育技術迅猛發展,目前我院胚胎移植成功率能夠達到60%左右,但是剩下的40%還需要經過更長久的努力,有些甚至努力了仍然沒有結果。在病人心裡,我們是神,他們大多數認為花了錢就能看好病,所以整個治療過程中,對於醫生來說,也是一種壓力。”倪亞麗講述,為此,我們付出了異於常人的加倍努力,比如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提高手術技術,對成功胚胎移植進行實驗並總結經驗,甚至研究心理學,目的就是能夠提高治愈率。

繁瑣的工作,讓倪亞麗幾乎沒有休息時間,不能按時吃飯、上下班更成為“常態”。她坦言,自己熱愛自己的工作,每當看到一個個家庭因為她們的努力而變得完整,她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什麽苦和累都顯得微不足道了。

倪亞麗告訴記者,她於2003年成功移植了第一個試管寶寶,如今已有17歲了。因為用心參與了受孕、懷孕的過程,倪亞麗表示,這些試管寶寶在她眼中,比正常受孕的寶寶還要聰明可愛。因為工作忙,她很少有時間照顧家裡,記得有一次,母親來醫院找她看病,她因為上手術,忘記了這事,下手術時,才看見母親坐在樓道裡等她……類似故事,對於醫生來說,非常普遍。

圖為張紅紅和團隊會診危重孕產婦病情。 裴強 攝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我們365天24小時待命,隨叫隨到,就像是與時間賽跑的人,大夥腦袋裡的弦都繃得很緊。”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婦產科重症救護中心副主任張紅紅,走進辦公室就帶領團隊緊張有序地開展危重孕產婦和危重新生兒救治工作,起早貪黑,當結束完一天的工作,大家都疲憊不堪。

張紅紅說,工作雖然辛苦,但是我們卻因為守護“母嬰安全”而自豪無比。從業多年來,張紅紅及團隊收到過很多錦旗,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名危重產婦被送來醫院,當時他們對她進行進行全力救治,遺憾的是,產婦最終沒能挺過一劫,然而產婦家屬在料理完後事後,特意送來錦旗,這件事讓張紅紅十分震撼,說明社會正逐漸理解醫生的工作。“我們是醫生不是神,只要我們盡力了,那就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也對得起病人對我們的信任。”(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