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宋夏之戰,一位鬱鬱而不得志的讀書人掀起的滔天巨浪

隋朝時曾經為黨項樹傳,書中說,黨項人以各自的姓氏獨立成為部落,大的5000余,小點的只有千余,他們騎馬射箭樣樣精通,黨項人並沒有樹立法令的傳統,各自散居,除非作戰時才會相聚,而且內部不征稅,不服徭役,平常飼養畜類已供食用,不種地也不定居,早在隋朝時就已經對這支少數民族了如指掌,後來經歷了唐朝晚期的亂局,北宋後,黨項人建立了夏朝,因為在大宋的西邊,又被稱宋人稱為西夏。雙方為了爭奪地盤曾屢次興起刀兵,宋軍每次都大敗,雙方不論領土人口還是經濟實力,西夏都無法與宋朝相提並論,但卻憑借著勇武善謀每每獲勝,西夏人了解大宋,也了解漢文化,有兩個漢人一直在西夏王朝出謀劃策,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漢奸,其中一人姓吳,叫吳昊,一人姓張,叫張元,且說這個張元本是陝西人,而且家境殷實讀過不少書,也曾幻想通過科舉考試報效朝廷,無奈僧多粥少,屢次考試卻屢屢落榜。

張元對自己相當高看,認為自己文采出眾,又有謀略眼光,是朝廷不識英才,由此便心生反意,而吳昊和張元是好朋友,他們聽說宋帝國的西邊,黨項人建立了夏王朝,也許正是用人之際,更何況兩人都是漢人,搞不好還能施展一番抱負,於是便一起投奔了西夏的國主李元昊。李元昊原本是黨項貴族,早在唐朝時期,先祖曾經被李唐王朝賜予國姓,後來又因為宋朝立國時先依附宋朝,而被賜予姓趙,當時夏朝剛剛建立,宮廷規章法令未立,各種人才奇缺,兩人投奔正是時候,很快他們找到了西夏國主並與之交談,對方一眼就看出這個張元確實是個人才,於是就留在身邊做了官。

張元出生於陝西,此地有正是北宋和西夏的邊境,少數民族一旦自立為王,和中原王朝便割斷了聯繫,他便慫恿西夏用兵在邊境洗劫物資,反正已經當了漢奸,張元和吳昊也就不怕背棄同胞了,他們慫恿西夏對大宋頻頻用兵,北宋則來到了忍耐極限,公元1041年,宋帝終於派遣大軍進攻西夏,雙方在好水川爆發了會戰,這時,又是張元獻計在此地設伏,結果宋軍大敗,一下子損失了7萬多將士。該次會戰是宋朝開國以來一次性傷亡較大的戰爭,據說大軍退回宋境之後,四處都是陣亡將士家屬的啼哭聲,身為大將的韓琦甚至不敢抬頭,漢奸張元見西夏大軍獲勝,非但沒有為慘死的同胞難過,反而喜不自禁,大敗宋軍對張元來說是大功一件,他甚至面對著層層疊疊的宋軍屍體賦詩一首,而此時張元在西夏已經官拜太師尚書令。

此次戰役暴露了宋朝軍事上的孱弱,也讓張元胃口大開,他為夏國君定取了直取長安的計策,在隨後的軍事行動中宋軍又一次落敗,將近萬人葬身沙場,夏軍勢如破竹,眼看就要攻到長安,而此時宋朝開始了全國總動員,20萬大軍開始集結,西夏大軍雖然開局很好,但是隨著攻城略地後勤補給漸漸困難,前方又傳來宋軍20萬迎敵的消息,李元昊感覺勝利無望,於是便下令暫時退回西夏境內,但是撤軍之時采取三光政策,將所有的村莊和城寨焚毀。此後宋朝開始重視在西夏邊界的防禦問題,北部的局勢漸漸被穩定下來,而雙方國力的差距也漸漸明顯,此後漢奸張元憑借自己位高權重,還屢屢獻計希望西夏早早統一中原打敗弱宋,但是李元昊卻有著更高的洞察力,在數次刀兵之後,他已經發現大宋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雙方的國力始終不在同一層面上,於是駁回了意見,夏宋在談判中達成了和議,開始相安無事,而張元則在1044年因病去世。

而關於另一個漢奸,張元的好友吳昊則沒有史料記載,估計在西夏並沒有什麽大作為,張元在西夏得到了官職還屢屢慫恿夏主興兵犯境,此事在北宋朝廷引起了廣泛的議論,張元這個人還是有點能力的,只是因為科舉未能考中憤而投奔敵方,給北宋帶來了極大的威脅,為了吸取教訓,宋朝後來改革了科舉制度,只要能中舉就一律授予進士出身,從前的末位淘汰製被取消,意思就是說,即便你在科舉考試中了,但成績不算優秀排名靠後,也算中舉,就是為了避免出現張元背叛祖國之事發生。後來北宋亡於女真人政權大金,而西夏則和大金一起被崛起的蒙古旋風打包,連北宋的後續政權南宋,在苦苦支撐45年後也一並拿下,當時蒙古人的手下也有超多的漢奸,其中張弘范就是北方漢人出身,和張元不一樣,他本就不是宋民,而是出生於金國的漢人,境界比前者還稍微高一點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