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宋太祖三次北伐也沒能滅掉的北漢政權,究竟有什麽本事?

文/念田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較小的中央王朝。與宋朝同時,存在著契丹(遼)、西夏、金等多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這些政權與前代的民族政權不同,其漢化程度都比較高,且軍事實力強大,對宋朝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即使是這樣,北宋終結了五代十國的亂世,仍然是一個較為強大的中央王朝。

宋初的兩位帝王宋太祖趙匡胤和宋太宗趙廣義對終結分裂割據的局面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尤其是宋太祖,制定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方針,指導了北宋的統一。但宋太祖時期有一個巨大的遺憾就是沒有消滅割據北方的北漢政權。

趙匡胤像

建立北漢的是後漢政權高祖劉知遠的弟弟劉旻。中原後周代漢之後,劉旻就割據太原稱帝,仍以漢為國號,史稱北漢。宋太祖之所以制定先南後北的統一方針,一個重要考慮就是北漢易守難攻,軍隊強悍,又與宋的北方勁敵契丹成掎角之勢,是一個非常難啃的硬骨頭,倒不如先平定南方,留著北漢與契丹對抗。

宋初割據分裂形勢圖

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八月,北漢第二代君主劉鈞病逝,王位爭奪激烈。宋太祖趙匡胤見有機可乘,終於決心解決北漢問題,命李繼勳、黨進和曹彬率兵北伐。北漢拒絕投降,一方面派出名將劉繼業(即楊家將中的楊繼業)對抗宋軍,一方面聯絡契丹,如此逼退了李繼勳。

次年二月,宋太祖決定禦駕親征,一方面調度軍糧到河東戰場前線,另一方面派兵扼守契丹軍隊可能馳援的軍事重鎮,一場大仗就此開打。在正面戰場上,宋軍挖掘汾河,以河水灌城,雖然造成了城內恐慌,但城內仍然負隅頑抗。太原城久攻不下,與此同時契丹軍隊仍在北邊戰場給宋軍造成了很大壓力。當時已經進入五月,北方陰雨連綿,宋軍多疫病,宋太祖被迫撤軍,但將大量居民遷徙到內地,隻留下太原孤城,北漢大勢已去。

宋滅北漢作戰形勢圖

南唐滅亡後,南方統一的大勢已經明朗,宋太祖又一次考慮滅北漢的問題。次年秋天,宋太祖再次命令黨進、郭進和潘美兵分五路第三次伐北漢,決定最後解決北漢問題。但是恰恰就在這個關頭,宋太祖突然去世,把北漢問題交給了繼任者。

總而言之,宋太祖在北漢問題上用了極大的心血,三次北伐尤其是其禦駕親征主持的北伐基本上消耗掉了北漢的實力,其功績還是很大的。其之所以不能完全解決北漢問題,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社會局勢極為複雜,統一進程艱難眾多;另一方面也是受製於北漢身後更加強大的勁敵契丹。

參考文獻

《宋史》

《續資治通鑒長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