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楊利偉談"流浪地球":有一定科學依據反映家國情懷


(原標題:當《流浪地球》遇到“載人登月”,聽聽航天英雄楊利偉怎麽說)


學習軍團消息,中國軍事時政新聞權威發布平台學習軍團3月4日消息,今天下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廣兩會特別節目《央廣會客廳》訪談節目請到了一位重量級的嘉賓——全國政協委員、我國首位飛天航天員、航天英雄楊利偉。


在這期訪談節目中,航天英雄楊利偉都談論了哪些話題?軍團特意為大家梳理了一些訪談要點,供大家品讀。


一、楊利偉談《流浪地球》


雖然我沒有到影院觀看這部電影,但是關注了它的很多介紹。首先,藝術和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是相通的。科幻文學、科幻電影等,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上的,是有科學依據的。這部科幻電影,先不去看電影裡的科幻情節實現的可能性有多大,僅從表現形式上就值得我們去推廣,因為在科學的基礎上去發揮人的想象空間,可以更好引領科技的發展。我也看過其他國家的一些太空主題的影片,我覺得《流浪地球》反映了中華文化對家園的一種獨特情懷,同時也反映了中國人的團隊精神,希望今後有更多類似的科幻作品出現。


二、楊利偉談第三批航天員選拔,期待“專業太空記者”


去年第三批航天員選拔工作啟動,目前正按照初選、複選、定選三步的計劃進行,目前初選已基本完成。希望進入複選階段的備選對象,能夠積極的備戰,迎接下一步挑戰,取得更好的成績。我們國家的空間站實際上也是一個實驗平台。隨著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將來其它行業的同志都可以到空間站工作。上次景海鵬和陳冬同志作為特約記者在太空中進行報導,我想,換做像陳欣你們這樣的專業記者效果可能會更好。這兩天開會,很多人也問我這個話題,說我們普通老百姓什麽時候也能去飛行?實際上從我們現在目前的技術來講,作為普通人去飛行已經不是問題了,只是我們現在的資源很有限。將來,隨著我們技術的發展,整個工程的拓展,希望有更多人參與進來。


三、 楊利偉談中國航天載人登月和航天員選拔條件


前不久,我們“嫦娥四號”取得很好成績,而“嫦娥五號”也可能會在今年發射,這對中國航天事業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我個人認為,今後載人登月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雖然目前還沒有立項,但是我們已經在做前期準備、關鍵技術突破和深化論證工作。我想隨著這個工作推進,再有十年左右的功夫,我們登上月球還是可以期待的。


關於登月航天員的選拔,我們會針對不同的任務建立不一樣的選拔標準。比如這一次選拔的第三批航天員,不單單有駕駛員,又新增了工程師和載荷專家,他們選拔標準就不一樣。作為登月任務來講,航天員不僅要完成近地空間出艙等工作,還要面對月球的重力、環境和溫度等因素挑戰。這樣的話,我想對航天員的要求會越來越高。


四、楊利偉談航天事業國際合作


國際合作是一個大的趨勢。我們國家的航天事業發展也得益於我們多方面的合作。比如說我國神舟八號曾和德國進行過生物培養箱合作,神舟十一號與法國進行過醫學合作等等。現在我們也在與聯合國外空司進行合作。


去年5月份,我們發布了航天事業合作項目大綱,有27個國家、42個項目參與,近20個項目入圍,目前我們正在進行組織專家評審,這也折射出我們合作共贏的理念。


五、楊利偉談差距和航天精神


從整個航天工程來看,我們一些單項已經走到世界前列,但是在整體發展上,我們與一些航天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們航天人去一直在努力拚搏。通過我們的這種不斷努力,向航天強國或者向領跑強國邁進的腳步會越來越快。


六、楊利偉回應“航天事業”投入大、產出少、距離民生利用遠等問題


其實,我們每一次航天飛行都會聽到很多這種聲音,這與我們的宣傳工作和科普工作還不太夠有一定關係。航天技術不像我們今年種下一粒種子,明年它就發芽了,大家就會看到收獲。但事實上,我們老百姓當前已經離不開航天技術了,比如說手機通訊,電視信號,太空食品、太空製藥、甚至連嬰兒用的尿不濕,這些技術都和我們分不開。這幾年,從民生到經濟發展,再到科技引領,載人航天事業都做了大量貢獻。等將來我們的空間站建成之後,會有更多的實驗惠及老百姓。這樣的話,大家就會更深刻地認識到航天事業的發展給我們帶來了什麽。


七、楊利偉談自己的2019目標,並寄語追夢太空的青少年


每個人每年都會有自己的目標。作為一名航天員,我會繼續堅持進行航天員訓練,保持良好狀態,隨時迎接下一次任務的挑戰。從工作角度來講,我希望能夠更好完成當前工作,為中國航天工程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對於有志飛上太空的青少年們,我想說,通過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插上科學的翅膀,希望你們能夠飛越高,越飛越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