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理工類”名校布局新文科,這盤“大棋”該怎麽下?

傳統“理工名校”發展新文科,必須真正做到文科、理工科的平等發展,推進文理交融,以此提升學校學科建設水準和人才培養質量。

資料圖,圖文無關。圖/視覺中國

文 |熊丙奇

據報導,近日,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見長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召開“科技人文發展專家谘詢會”,宣布將大力發展新文科,建設包括科學文化、應用文科以及文化傳承等學科。

無獨有偶,就在不久前,有“中國理工科最高學府”之稱的清華大學也專門召開了文科工作會議,要求共同推動清華文科建設發展邁入新的階段。

不止這兩大理工名校,目前多所傳統意義上的理工類高校都有向文科發力之勢,新增多個文科或文理科交叉的學位點。

文理科需要平等發展

其實,輿論用“理工名校”來定位清華和中科大,這兩所高校校方未必會認可。

查閱兩校官網,清華大學的介紹是,“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中科大則稱其是“一所以前沿科學和高新技術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學科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也就是說,這兩校辦學的定位早已是綜合性大學,但社會輿論對它們的認知仍停留在傳統的“理工名校”上。

傳統“理工名校”的文科建設,要邁入新的階段,顯然需要正視輿論誤解背後的現實:不能讓文科學科、專業只是“點綴”,光在學科布局上搭建起綜合性大學的框架,在具體辦學時卻將其邊緣化。

也就是說,發展新文科,不能急功近利,必須真正做到文科、理工科的平等發展,推進文理交融,以此提升學校學科建設水準和人才培養質量。

發展文科,得先改變功利辦學觀

最近,針對文科、理工科發展,輿論場上有兩種聲音,這兩種聲音指向似乎迥異。

其中一種認為不該貶低文科。某媒體發表了題為《社會墮落,從貶低文科始》的文章,講述文科不被重視,包括今年多所大學自主招生取消文科專業招生。

另一種意見是該提高理工科地位。深圳市副市長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表示,有必要重提 “學好數理化,打遍天下都不怕”,這一話語的背景是對數理化的重視程度比以前低了,優秀學生在高考填報志願選學校和專業時,存在逃離“理工科”的現象。

文科被貶低,優秀學生也在逃離“理工科”這種矛盾現象,主要源於辦學的功利傾向和受教育者的功利選擇。

過去20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成果也很豐碩,但發展成果主要表現在高等教育的規模和成裸體量上,包括985、211高校在內的本科院校,都普遍關注碩士點數、博士點數、研究生培養規模、國際論文發表數、高影響因子期刊論文發表數、論文引用數等。

在數量指標體系的導向下,很多學校追求“高大全”——高層次、大規模、全學科。發展新學科,學校主要考量的是能否為“高大全”做出貢獻。

在理工見長的高校中,發展文科就顯得頗為尷尬。從追求“高大全”角度,新增文科學科,可以實現“全學科”“大規模”的追求,這是有利的一面;但從成裸體量看,在用論文、課題、經費作為基本成果評價指標的評價體系中,文科卻遠不及理工科,於是不被學校重視。

確切地說,文科更多扮演讓高校從形式上建設為綜合性院校的任務,其在形式上很重要,但實質上卻沒那麽重要。

近年來,“高大全”的辦學導向受到質疑,“小而精”、特色辦學開始受到重視。這又讓文科首當其衝受到衝擊,有的學校就砍掉沒有特色、在成果上“無法做出多大貢獻”的文科專業,引起相關學科師生、校友的不滿。

讓新文科真正成為高校學科增長點

這些學校的功利辦學,也會影響學生的選擇。當前,我國很多學生的選擇,看重的是就業,以“未來好就業”為導向選擇專業,以“畢業時找到好工作”為訴求規劃大學學業,不少學生對學問、學術並不感興趣。本來許多學校的辦學應實行通識教育,但大量學生想的卻是就業。

近年來,有多所高校校長在開學典禮上發表演講,告誡大學新生,不要功利地想著大學畢業後的就業,要遠離功利主義,不能變得短視、流於平庸。但效果仍待提升。

因此,建設新文科,必須從學校的辦學導向上就擺脫功利——不能急功近利地追求文科學術研究成果,更不能把學科建設演變為文科、理工科爭搶教育資源和學術資源,而應該結合學校的辦學定位,規劃學校的整體學科建設。

一方面,要科學論證學校要舉辦哪些學科,不能盲目一哄而上設置某些學科,設置某一學科必須辦出質量和特色;另一方面,要針對不同學科的特點,建立不同的教師管理和評價體系,不能全校範圍內一刀切,采取一樣的管理和評價方式。而對於理工結合、文理交融這類學科間的交叉、合作,也不能由行政主導推進,需要給學科發展自主權。

這次清華和中科大布局新文科,就頗具針對性:設置學科跟自身特色高度契合。

而要讓文科避免成為所謂“理工類”高校的點綴,高校實行“學術自治、教授治學”很重要。如此一來,新文科才會真正成為這些學校新的學科增長點;為提高學科建設水準和人才培養質量,不同學科的教師必然會尋求進行學科交叉、合作,進行課程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這也會把學校的通識教育提升到新的層次。

熊丙奇(教育工作者)

編輯:狄宣亞 校對:何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