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8家上市保險公司收入超2兆 轉型關鍵在消費者口碑

  8家上市保險公司2017年保費收入超2兆 轉型關鍵不僅在數據高低,更在消費者口碑

  本報記者 李致鴻 北京報導

  為誰轉、往哪轉、怎麽轉?

  截至4月2日,除中國再保險外,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中國太平、中國人壽新華保險、人保財險、眾安在線已經悉數披露2017年年報。根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統計,8家上市保險公司保費收入共計超過2兆元,首年期貨保費、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貨保費、續期保費等指標“長紅”,保險市場發展方式、增長動力和競爭格局正在改變。

  不過,作為保險業的領軍者,上市保險公司不應沾沾自喜。對於消費者而言,關注的不是艱澀的數據,而是實實在在的銷售、理賠和服務。如果保費增長再快但是保障不足、人力增長再多但是銷售誤導、科技運用再廣但是服務遲緩,都是“變味”的轉型。要知道,保險業是接地氣的行業,從某種意義上講,保險產品屬於“準公共產品”,保險公司應該成為被保險人的代理人和代言人,提高消費者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增加人力並非轉型“萬能藥”

  當前,保費規模依然是衡量一家保險公司市場地位的關鍵依據。對比上市主體,從集團層面看,中國平安總保費收入7107.84億元,同比增長25.0%;中國人保總保費收入4764.47億元,同比增長8.3%;中國太保保險業務收入2816.44億元,同比增長20.4%;中國太平總保費收入1787億港元,同比增長19.7%。

  不難發現,中國人保增速最低。拆解來看,按照規模保費統計,2017年,人保財險、人保壽險、人保健康、人保香港規模保費分別為3492.90億元、1167.99億元、257.02億元、2.07億港元,同比增速低於行業平均水準。其中,受降低中短存續期產品規模、調整業務結構等影響,中國人保業務協同所產生的規模保費由2016年的317.91億元減少16.9%至2017年的264.03億元。

  從壽險層面看,中國人壽保費收入5119.66億元,同比增長18.9%;新華保險保險業務收入1092.94億元,同比下降2.9%。從財險層面看,人保財險總保費收入3503.14億元,同比增長12.6%;眾安在線總保費收入59.54億元,同比增長74.1%。

  對於唯一增速為負的新華保險,新華保險表示,經過兩年主動轉型,新華保險在2017年取得了轉型發展的關鍵性勝利,各項轉型目標已經如期達成,初步形成了續期拉動的保費增長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轉型發展中,個險管道被視為重要抓手。截至2017年末,中國人壽個險銷售隊伍規模157.8萬人,同比增長5.6%,個險管道季均有效人力同比增長29.8%;新華保險個險行銷人力達到近34.8萬人,同比增長6.1%。

  不過,數量多並不意味著品質高,個險管道的大浪淘沙勢在必行。新華保險董事長兼CEO萬峰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如果擴張之後留不下來,便會造成資源浪費,要建成一支“強軍”,而不是“大軍”。

  此外,從消費者體驗看,似乎保險行業銷售誤導、理賠難的頑疾並未出現明顯改善,個險、銀保管道等均不例外。一位保險公司培訓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言,保險代理人往往過度重視銷售,而輕視理賠服務,導致剝奪消費者知情權、選擇權的情況時有發生,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體驗不佳,雖然需要保險但又抗拒保險,真正的保障需求並未獲得滿足。

  某保險公司高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近些年,向其谘詢保險產品尤其是重疾險的朋友越來越多,“但我不敢輕易推薦,保險產品一方面要看價格、保障,但另一方面還要看理賠、服務,前者容易比較,後者難以保證,有時好心推薦,但會擔心後續出現問題遭致誤解。”

  利用利率反彈加大固收配置

  投資能力哪家強?對比上市主體,從集團層面看,兩升兩降,中國平安總投資收益率6.0%,提升0.7個百分點;中國人保總投資收益率5.9%,下降0.1個百分點;中國太保總投資收益率5.4%,提升0.2個百分點;中國太平總投資收益率4.48%,下降0.53個百分點。

  從壽險層面看,中國人壽總投資收益率5.16%,提升0.55個百分點;新華保險年化總投資收益率5.2%,提升0.1個百分點。從財險層面看,人保財險總投資收益率5.3%,提升0.1個百分點;眾安在線總投資收益率7.7%,提升5.9個百分點。

  其中,眾安在線總投資收益率最高7.7%,總投資收益8.3億元,同比增長492.3%。在2017年完成上市後,眾安在線投資資產的操盤手除平安資產之外,還增加了泰康資產和太平資產兩家投資管理人,以分散管理其投資資產。

  事實上,利率上行時機是上市保險公司資產配置的重要視窗。中國人壽副總裁趙立軍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2017年,中國人壽抓住利率上行時機,加大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並適度增加股票投資。

  具體而言,中國人壽主要投資資產的品種中債券配置比例由2016年底的45.62%提升至2017年底45.83%,定期存款配置比例由21.94%變化至17.33%,股票和基金(不包含貨幣市場基金)配置比例由10.05%提升至10.32%,債權型金融產品配置比例由5.38%提升至11.64%。

  中國太保亦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2017年,中國太保積極利用市場利率反彈的機會加強固定收益資產配置,特別是加大對國債等的配置以拉長資產久期,同時加強對有較高收益的非標資產的配置。

  對於2018年的投資策略,人保資產副總裁韓松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2018年一季度經濟情況較好,CPI溫和回升、貨幣政策穩健。“2018年預判股市依舊是震蕩市,中國人保將根據市場波動來加減倉,品種上更看好業績真實成長的股票。此外,將加大債券市場投資力度;在非標市場上,將控制信用風險,增加投資。”

  科技競爭在業外不在業內

  除傳統業務外,越來越多的上市保險公司加大在科技上的投入。其中,在中國平安2017年年報中,包括好醫生、金融壹账通、平安醫保在內的三家科技子公司首次披露估值水準,投後估值分別為54億美元、74億美元和88億美元。這意味著,連同陸金所控股在內,中國平安旗下四家“獨角獸”估值總額已經超過400億美元。

  中國平安首席資訊執行官兼首席運營官陳心穎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科技公司的成長過程包括四個階段,分別為建立平台、聚集流量、提升收入、實現盈利。中國平安對科技投入有兩個核心目的,一是為自身主業投入,二是為科技能力輸出,“金融+科技”將成為接下來增長的引擎。

  作為大型保險公司的代表,中國人壽副總裁許恆平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中國人壽非常重視“科技國壽”建設。例如,在部門架構上,已經專門成立了“流程管理部”,以打通所有壁壘,再造優化業務流程。目前,還在籌備設立2個新的部門,一個是總部的“運營服務中心”,這是根據中國人壽運營系統自下而上的發展路線而確定,為的是使“國壽大腦”在總部;另一個是“數據創新部”,將通過大數據應用,充分活化5億多客戶的數據。

  中國人保副總裁盛和泰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中國人保將加強集團數字化戰略,整合形成統一的資訊平台,加快智能科技運用,縮小集團在資訊化方面與國際先進水準的差距;總結和推廣基層協同發展經驗,按照可操作、可推廣的原則制定方案,逐步推進集團一體化。“人保再保險和人保養老2017年相繼開業,2016年開業的人保金服作為金融科技平台逐步完善,集團協同效應逐步釋放。”

  而對於始終主打“科技牌”的眾安在線,眾安在線CEO陳勁指出,堅定相信科技改保險。截至2017年末,眾安在線的工程師及技術人員佔雇員總數54.5%,達到1385人。2017年,眾安在線研發費用5.18億元,佔總保費收入佔比8.7%,相比2016年的2.14億元和6.3%持續提高。

  誠然,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以及可穿戴設備等技術力量,正在推動各行各業的變革,保險業也不例外。數據與技術將會催生出更多的保險服務和產品,與大數據、互聯網醫療服務、生物識別、基因工程等技術相關的創新保險,將會改變傳統的保險模式。

  許多傳統產業被顛覆往往經歷了一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要保持長效的競爭優勢,金融科技或是體現未來保險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之一。不過,這種競爭更多的來自業外而不是業內,雖然上市保險公司紛紛加快步伐,但保險公司與互聯網公司基因不同,從已有條件和實踐情況看,差距依然不小,流量不足、服務遲緩等問題突出,由內而外的改變任重道遠。

  (編輯:閆沁波)

責任編輯:謝海平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