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佳生育年齡”的說法有依據嗎?其實影響並不大

“生小孩是因為發自內心的愛和喜歡,而不是為了傳宗接代和養兒防老。”

近日,#大S生育觀#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年輕人強烈共鳴。

對於要不要生小孩這件事,我們長期以來接受的教育都是“趁年輕生孩子好”、“早點生孩子爸媽給帶”、“生完孩子再專心拚事業”、“孩子是家庭的根基”……

當你年過三十,在北京上海拿著大幾十萬的年薪,小日子過得悠閑自得,在老家卻早已成為親戚眼中的剩女。過年的飯桌上,永遠有人操心:趕緊找對象啊,越大越不好找啦!結婚了趕緊要孩子,過了35就生不了啦!

假如你對這一切置之不理,換來的一定是“不行去醫院調理調理”的人生建議。

“最佳生育年齡”

30歲前生孩子——當代年輕人要擁有“完美人生”必須翻越的一座大山。

生日這天,劉瀟瀟在朋友圈發了一條狀態:“3開頭的第一年,爸媽對我的祝福是——早點生孩子。”她的文字後邊,是一連串呵呵表情。

18歲考上985,22歲本科畢業,25歲研究生畢業,27歲結婚,劉瀟瀟的生活剛剛步入正軌就到了奔三的年紀。“生”or“升”,成了擺在劉瀟瀟面前最大的難題。

國家衛健委(原國家衛計委)數據顯示,我國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為24-29歲,35歲以上高齡婦女生育,發生妊娠期合並症、併發症以及出生缺陷的風險將會顯著增加,可能影響婦女和子代健康。

我國民間素有“超過35歲生的娃沒有年輕時生的健康”、“生孩子越早越好”的說法。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對此產生質疑。

在知乎“最佳生育年齡的說法是否正確”的話題中,有專家指出:

在討論“最佳生育年齡”時,只是一個概率上的“最佳”。

我國現在普遍建議的“最佳生育年齡”是以婦產科操作為基準的,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從受孕、難產發生率、嬰兒存活率這些方面來綜合評估的結論。

而這些併發症的風險都是以“千分之”為基礎的。即使是併發症發生率最高的年齡組,出現任意一種併發症的概率,也沒有超過30%;而就算是風險最低的年齡組,也有超過18%的幾率出現併發症。“最佳”的優勢並沒有比“非最佳”明顯很多。

數據來源:Maternal age and risk of labor and delivery complications

相反,過早生育為女性帶來的風險卻是呈指數倍增長的。

現代婦產科學指出,女性晚婚晚育有利於生殖系統健康,推遲初次性生活和推遲初次生育,可以極大地減少宮頸癌等疾病的發生率。

一個剛畢業的女生,雖然身體機能好,但心理準備卻是幾乎完全空白的狀態。別說生育,她可能連性生活的安全都難以保證。

尤其在我們國家,很多男性的衛生習慣和性知識非常缺乏,女性在性生活中受到傷害的隱患遠遠大於你的想象。

國外研究發現,相比年輕人,30歲以上的女性生育並不會對自身造成多大傷害,反而會對健康和壽命有益。

在“生育如何影響女性健康程度”的研究中,科學家對一批45-95歲女性進行了調查,發現那些自述在中年、老年感到十分健康,且沒有慢性長期疾病的女性,擁有第一個孩子的年齡平均是34歲。

在“生育如何影響女性壽命”的研究中,科學家對1890名媽媽做了深度訪談,詢問了她們當前的健康狀況(慢性疾病、身體靈活性、自測健康程度),並取得了一系列數據。在對社會經濟地位、學歷水準做了調整後,最終得出結論:第一次生育年齡在34歲的女性,要比18-20歲生育的女性,擁有更長的壽命和更健康的身體。

不難理解,過早生育造成對身體的過早、過多損耗,健康程度自然不如身體條件成熟的婦女好。

那為什麽臨床確實有“高齡產婦”胎兒流產、早產以及畸形率明顯升高的說法呢?

那是因為我國有老夫少妻的傳統,高齡產婦的老公往往年齡更大。英國《每日郵報》指出,97%的基因突變都是因為父親的年齡導致,母親的年齡則完全沒有影響。一名40歲父親的子女擁有潛在破壞性基因突變幾率是一名20歲父親的子女的2.5倍。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技術不斷提高,很多傳統生育風險都可以通過孕期保健進行規避。

數據顯示,高齡產婦在健康的維護和產檢方面的重視,可使妊娠及分娩期併發症的風險降低一半以上。

《孕期保健對高齡產婦併發症及妊娠結局的影響》

甚至有專家提出“對不吸煙、血壓血糖正常的婦女,40歲以前都不劃為高齡”的意見。

因此,拋開經濟條件、生活閱歷、知識儲備等因素,隻以生理上的“最佳生育年齡”來要挾女性生育就是耍流氓。

生和育是兩件事

事實上,很多老人把“誰不是一邊上班一邊把娃養大,怎麽到你這就那麽矯情”掛在嘴邊,是對女性和孩子極度不負責。

生和育是兩件事。

一個25歲的職場新手,剛工作就懷了孕,這意味著她的工資可能連自己都養不活,她的父母還沒有退休,她和老公還是兩個沒玩夠的“孩子”。一下投入到育兒的行列,誰帶孩子、誰賺錢、誰做家務……一大堆現實問題堆在眼前。

國外給“一個孩子讓兩個年輕人陷入困境”的情形起了個名字叫——mommytax(媽媽稅)

哥本哈根商學院的一項研究發現,女性在25歲及之前生育的話,基本不會再有機會趕上不生育的女性所獲得的收入,而35歲之後生育則影響不大。

有人說:這個社會需要的媽媽,是既能站著把錢賺了,又能站著把娃帶了,既要賺錢養家,又要貌美如花。

“媽媽是超人”,這種說法本身就是對女性的綁架。

女性的黃金就業年齡是22-35歲。在這13年內,懷孕+產假+哺乳假,至少有兩年時間是無法正常工作的。

即便是孩子不需要哺乳了,隨之而來的是早教、幼兒園、小學……無盡的操心。

姚晨曾在一次節目中談到生育對於女人事業的影響:

“事業和家庭是無法兼顧的。

工作時,你根本無暇顧及家中幼小的孩子;

而在家中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時,卻是無法工作的。

如果你選擇成為一個職業女性,就會有人說,你不顧家庭,是個糟糕的母親;

如果選擇成為全職媽媽,又有人會說,生兒育女是女人應盡的本分,這不算一份職業……”

職場從來不會因為你是女性而更優待你,時間也不會因為你要生孩子養孩子等等你。

等你拖著個娃娃,多年奮鬥換來的文憑因“太麻煩”而被眾多用人部門婉拒時,你才發現:一旦職場受阻,就難以從頭再來。

隨著社會老齡化趨勢加劇,中國平均3.5名在職人員承擔1位退休者的養老金,而更為合理的數據應該是7.3人支持一個老人。在此背景下,女性不工作是種奢求。每一個選擇生育的婦女就必須面對“抱起磚就無法抱你,放下磚就無法養你”的殘酷現實。

……

進步的社會,生育應該是一種主動選擇。

在我們倡導女性獨立的今天,也應該理解,獨立女性人生最重要排行榜是——自己、伴侶、孩子、父母。

養育孩子是作為父母的責任,我們的出生並不是為了報恩,我們生育後代也絕不是一種任務。

準備好了,帶著愛帶他到這個世界來,才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那些動輒就嚇唬你“歲數大了生孩子不好”的人,告訴他一句話:人最大的養生秘笈就是——不管閑事。

參考資料:

田吉順,謝葦,陳琳,《最佳生育年齡是否正確?》,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193325

陳霞,許劍.孕期保健對高齡產婦併發症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04):536-538.

作者:賈詩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