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給孩子喂葯是個技術活?90%的父母都做錯了


這是 媽博士73 次與您友好分享

2018|10|08


進入秋冬季,各大醫院兒科診所開始爆滿。最常見到的是小兒感冒、發熱、咳嗽等秋冬季常見病,如果不是特別嚴重的癥狀,大部分都會遵醫囑開藥回家自行喂葯。


可是在喂葯這個環節上,很多人都犯了愁,錯誤方法頻頻出現,如加糖及果汁等影響藥效,還有寶寶不吃藥捏鼻子強灌差點引發孩子窒息的。讓人著實心驚,媽博士今天將從技術角度來講解如何給孩子喂葯,解決父母喂葯的難題。



錯誤喂葯姿勢盤點


1. 捏鼻子喂葯


捏鼻子喂,孩子就只能通過口腔呼吸,很容易引起嗆咳,嚴重的會出現肺部感染,甚至導致窒息死亡。除此以外,脆弱的鼻黏膜和血管還有可能被粗暴的家長捏到破損,在捏鼻過程中,鼻腔分泌物也可能通過耳咽管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這種粗暴的手法,還會讓孩子越來越討厭吃藥,百害而無一利。

2. 果汁 / 牛奶 / 母乳來「送葯」


有的家長用溫柔的方式,比如把藥物磨碎,放進果汁或牛奶裡,這看上去挺好,但其實也不太明智。


果汁:果汁,尤其是鮮榨的那些,含有的元素比較豐富,可能會對藥物產生一定的作用。比如含維生素C的果汁有還原性,含鈣、鐵的果蔬汁可能與藥物成分結合生成另一種物質,甚至有些藥物本身在液體中就不穩定,混著果汁吃可能會影響藥效。


牛奶:對部分抗生素、止瀉藥和鐵劑等藥物也不太友善。比如牛奶會降低某些抗生素活性,影響止瀉藥的藥效,使鐵沉澱。



母乳:可能與藥物結合形成另一種物質,影響藥效。更得不償失的是,孩子本來對母乳充滿好感,一旦你將藥物混入母乳後,一些味覺較為敏感的孩子會發現母乳中有異味,直接吐出來不說,還可能因此抗拒母乳。


雖然不是所有的藥物都會出問題,但果汁或牛奶等的確會影響某些藥物的吸收或代謝。

3. 包在食物裡一起吃下去


有的家長髮明出食物包裹法,把片劑研碎、膠囊掰開,灑進食物裡哄孩子吃,其實隱患挺多,因為食物中可能有某種成分會與藥物互相作用,或者影響藥物代謝,尤其有三類藥物不能這麼做:



一種是強調「不能掰開」的緩釋製劑,主要是一些緩控釋片、腸溶膠囊、腸溶片,一旦掰開磨碎會使藥物在短時間內大量釋放,增加藥物的毒性反應,不僅會影響藥效,甚至會有危險;


另一種是強調「空腹服用」的葯,尤其是消化系統藥物,比如驅蟲葯、止瀉藥等,拌著食物吃也會影響藥效;


有些膠囊殼是為了掩蓋藥物的刺激性或難聞氣味,一般也不宜掰開。


其實,如果不是別無他法,就不要輕易採取食物包裹藥物的做法了。一是我們不確定食物中豐富的成分是否會與藥物發生作用;二是食物會影響胃排空過程,進而可能影響藥物的吸收(隨餐服用的藥物除外)。


4. 突然襲擊


有些父母趁著寶寶張口哭笑時,迅速將葯放入口中,隨即灌水沖服。這種方法也不可取,因為突然地放容易藥物容易隨吸氣而誤入氣管,從而導致嗆咳,甚至不幸。


5. 睡著灌藥



有些父母乘寶寶睡著之際將藥物灌入其口中,這也是一種很危險的方法。因為小兒的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喉頭的保護性反向能力較差,如在睡眠中灌入藥物,則會刺激咽部神經,從而引起嗆咳和喉痙攣;同時藥物也很容易誤吸入氣管而造成危險。


如何給孩子喂葯


1. 盡量選擇專為兒童設計的藥物

許多藥物都有專為兒童設計的劑型與口味,這些葯對於寶貝來說就像喝果汁一樣簡單,所以,要盡量選擇專為兒童設計的藥物。


2. 用好各種喂葯工具

如:滴管及某寶各種喂葯神器等

小嬰兒喂葯困難,可用滴管吸取藥液,將管口放在小寶寶口中,每一次以小劑量慢慢滴入。等寶寶下咽後,再繼續喂葯。而專為嬰兒設計的喂葯工具,可以較大程度避免孩子嗆咳等。



3. 轉移注意力

寶貝有一種特別的敏感性,只要餵過兩次葯,再看到大人做出喂葯的動作就煩躁和哭叫。如果先不拿葯,而是先拿他喜歡的東西,比如故事書或玩具,讓他的情緒先轉移到喜愛的事物上,不再專註於大人的舉動就好辦了。寶貝具備一定的識記能力,喂葯器具、動作、地點等都可能讓他產生條件反射,從而採取不配合的態度。因而,給寶貝喂葯時盡量不讓這樣的條件反射重現


4. 耐心說服取得配合

無論是小寶寶還是大一些的寶寶,家長都應對其進行溝通。可能有人認為小寶寶年齡過小,對家長的話的理解能力有限,但其實再小的寶寶也可以通過家長的表情、肢體語言理解父母的意思。有些家長騙孩子葯是甜的,但被孩子嘗出味道後,下次就更不吃了。




寫喂葯這篇文章,讓媽博士老編輯想起了小時候被強製灌藥的過往,堪稱童年噩夢,如今依然記憶猶新。如今我也是孩子媽媽,也經歷了喂葯的艱辛。對老一輩的方法雖然理解,卻極不認同。對待生病的小孩,正確的喂藥方法才是對孩子真正的負責任。


知識有趣,輕鬆育兒——媽博士

我們明天不見不散!


圖片來源:

千庫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播放GIF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