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河驚現30噸鎮河鐵牛,歷經千年不鏽不壞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在洪災泛濫的古代,人們為了祈求平安,往往會在河邊、江邊建造鎮河寶塔或者鎮河神獸。黃河水底就有四隻鎮河鐵牛,每隻重達30噸,幾乎全部用生鐵鑄造,歷經千年不生鏽也不損壞。

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讓我們回到唐開元年間一探究竟。

開元鐵牛初鑄成

蒲津渡位於山西省永濟市城西,為古代黃河的一大渡口,唐開元年間,蒲州經濟發展迅速,一躍成為全國六大雄城之一。當時的兵部尚書向唐明皇上疏,陳述蒲津橋已破敗不堪、難承車馬重負。唐明皇聽後立即降旨,決定在蒲津渡重建新橋,並發動滿朝文武出主意、想辦法。

群臣集思廣益,拿出了三個造橋方案:一是將連舟竹索改為鐵索,二是加固石堤,三是鑄鐵牛為索樁。開元年間屬盛唐時期,冶鐵業發達,於是兩岸數萬民眾奉命煉鐵鑄造,歷經苦戰後,“開元鐵牛”終於鑄成。它們分別伏臥於黃河兩岸,人們將鐵索拴系於其身,連接舟船,蒲津鐵索橋第一次將黃河天塹變成通衢大道。

黃河變遷埋河底

元朝初年,蒲津鐵索橋被燒毀,蒲津渡口一度荒廢,但鐵牛仍存。到了明朝,蒲津關發展成進出中原的重要關口,明代皇帝又先後四次利用鐵牛建橋,歷經百餘年,直至清代因黃河逐漸向西改道,蒲津渡徹底廢棄。

20世紀40年代,因黃河變遷,鐵牛逐漸為泥沙埋沒。枯水季節,下水還可摸到鐵牛牛角,行船還有被牛角掛傷船底的情況。50年代後,三門峽庫區蓄洪,河床淤積,再加上河水西移,到了六七十年代,鐵牛已被深埋於黃河水面下2米有余的河灘裡了。

1989年8月,永濟文物局得到上級的批準,開始針對黃河鐵牛進行挖掘,經過一年多的查訪勘探,處於黃河古道東岸的四尊鐵牛全部出土,引起各界人士關注。

30噸神器治水患

開元鐵牛是蒲津渡遺址最突出、保存最完整,最具觀賞價值的文物。鐵牛每尊高約1.9米,長約3米,寬約1.3米,重約30噸。鐵牛分南北兩組,前後擺列,頭西尾東,面河橫向兩排。伏臥,兩眼圓睜,呈負重狀,形象逼真。牛尾後均有橫鐵軸一根,長2.33米,用於拴連橋索,牛側均有一鐵鑄高鼻深目胡人作牽引狀。

巨型鐵牛除了起固定索橋外,還有多種作用。《易經》裡說:“牛象坤,坤為土,土勝水”。古人雲: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鑄鐵牛置於河岸,對肆意泛濫的黃河水是一種震懾,象徵著攔擋洪水、征服水患,造福於人民。古人講究陰陽相對,在鑄造鐵牛的同時,也鑄造了四個鐵人、七星鐵柱。七星柱則代表天(仿天上北斗七星布局)。這樣天、地、人全有(鐵牛為土,亦即地),囊括宇宙。

著名橋梁專家唐寰澄先生稱讚鐵牛、鐵人:“這是一個具體的工程建設,有實際功能的藝術珍品,是技術和藝術有機結合的典型,是中國人民對世界橋梁、冶金、雕塑事業的貢獻,是世界橋梁史上唯我獨尊的永世無價之寶。”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曾論斷 :“浮橋地錨中,以浦津橋鐵牛錨最為著名!”

如何保存成難題

鐵牛重見天日,保護工作卻步履艱難。幾經爭論,有關部門選擇了山西省文物局的保護方案:就地提升,即把鐵牛、鐵人、鐵柱等從原地提升12.2米,在地表以上恢復原貌,露天陳列;其它遺跡如唐代、明代建造的部分石堤、台階以及在鐵人周圍用石塊鋪設的地面,也將在地面上複原,而原址將被回填埋沒。

至於鐵牛為何保存至今仍完好無損且不生鏽?專家猜測原因有二:一是鐵牛表面應該是塗了可以防鏽的塗層,二是當時的冶煉工藝沒有那麽先進,不可能提煉出純度很高的鐵,所以生鏽的現象沒有那麽明顯。

山西省文物局考古研究專家說,鐵質文物的保護至今依然是一道世界性難題,再加上實際施工中遇到的困難遠遠超出事先預計:用什麽樣的工具提升,如何做鐵牛底架,采取何種辦法使其在不受任何損傷的情況下安全著陸,如何防鏽除鏽等,一直困擾著專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