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肚臍不是連著腸道?能不能摳?| 關於肚臍的n個疑問

播放GIF

本文來自果殼(ID:Guokr42)

作者:AugustP

凝視著自己的肚臍眼時,你是否有過這樣的困惑:肚臍眼到底來自何處又通向何方?它能摳能洗嗎?

肚臍眼,可以說是我們身上一個神奇的存在,爸爸媽媽說摳了肚臍眼會拉肚子,爺爺奶奶說肚臍眼直接連著腸子。

是否真的如此呢,今天就來好好說說肚臍眼兒。

肚臍怎麼來的?

肚臍其實是我們身上的第一塊疤痕。

未出生時,我們的肚臍連著臍帶丨jktree.com

當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有一根臍帶連接著母體和胎兒,母體也正是通過這條臍帶將營養物質輸送到胎兒體內。孩子出生的時候,醫生會剪斷臍帶分離孩子和母親。通常情況下,殘留在孩子身上的這部分臍帶會在孩子出生一周後自然脫落,於是便會留下疤痕。這個傷疤就是肚臍。

肚臍都是凹的嗎?

大部分人的肚臍是凹進去的,但也有人的肚臍是凸起來的。由於肚臍是臍帶自然脫落形成的,所以它的形狀與接生大夫的手藝刀工並無太大關係。每個肚臍都是它註定成為的模樣。

臍帶連著胎兒肚皮的地方會自然存在一個「眼兒」。為了儘快堵住這個「眼兒」,出生後,我們肚皮上的組織開始迅速癒合,而「眼兒」封口後,臍帶便會自然脫落。

這個癒合過程就決定了肚臍的形狀。癒合過程中肚皮內外組織生長速度的差異、個體是否是疤痕體質、當下的腹內壓等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到肚臍的最終形狀。

每個肚臍都是它註定成為的模樣丨pixabay

有人會發出疑問,自己的肚臍平時明明是凹的,但為什麼有時候會鼓起來呢?這很有可能是臍疝。當我們的肚臍比平常突出,或者徹底鼓起來的時候,就是發生了臍疝。臍疝與肥胖、腹部膨隆、腹水和妊娠引起的腹內壓升高等有關。輕微的臍疝對健康不會有什麼太大影響,但是如果出現明顯的癥狀,比如持續性疼痛,則需要儘快就醫。

肚臍通著腸道嗎?

肚臍,更像是一個死胡同,哪兒都不通。它的內側並不像傳說中那樣直通腸道,而是緊挨著腹膜。

我們的腹部其他部分,從肚皮往裡,主要結構依次是皮膚、皮下脂肪、筋膜、肌肉及腹膜。而肚臍的皮膚下面,則沒有皮下脂肪和肌肉,筋膜層也很薄,所以肚臍幾乎緊挨著腹膜,是腹部最靠近內髒的一點。

腹部橫切解剖圖,上方凹處為肚臍,白色部分為皮下脂肪 | 360doc.com

腹膜上分布著血管和神經,所以肚臍離血管、神經也比較近。

肚臍能摳嗎?

可以,但沒必要。

理論上來講,摳肚臍沒有太大問題。但是相比身體其他部分,肚臍是比較嬌弱的,皮兒薄面兒嫩,並且緊靠神經,如果大力摳挖容易刺激內臟神經導致胃腸道不適,還容易損傷肚臍皮膚造成炎症,所以並不推薦大家閑得沒事乾的時候摳肚臍。

肚臍需要洗嗎,怎麼洗?

平時不清理肚臍並不會有什麼健康危害,但是由於肚臍結構特殊,有很多褶皺,容易藏汙納垢,出於衛生的考慮,還是建議定期清洗一下的。

清洗肚臍的時候,可以拿棉花棒蘸取適量清水或酒精,在肚臍內打圈擦拭。如果肚臍內汙垢比較多,可以重複幾次這個步驟。最後要用乾淨的棉花棒,把肚臍內的液體擦乾。

可以用棉花棒清洗肚臍丨pixabay

另外,洗肚臍的時候最好溫柔一點,再溫柔一點,如果不小心弄傷肚臍眼的話,要注意及時消毒。

肚臍抹葯真的易於吸收嗎?

在皮膚上抹葯主要是靠皮膚吸收。理論上來說,肚臍處是腹部皮膚上較為薄弱的一點,並且臨近血管,對經皮膚吸收的藥物來講是一個較好的吸收部分。但相比其他用藥方式,如靜脈注射、肌肉注射、口服吸收等,經皮吸收本身就是所有用藥方式中吸收速度較慢的一個。

目前,經皮膚吸收的葯主要用於治療皮膚局部疾病,比如用於皮炎、濕疹的膏劑,藥效主要針對皮膚或皮下組織,這時除非肚臍眼處有這些疾病,否則不會在肚臍上抹葯,其他地方的疾病更不會捨近求遠去抹肚臍。

此外,經皮吸收的還有一類葯,是通過皮膚將藥物送到血管,再滲透到整個體內,但由於肚臍形狀不規則、不好清洗等原因,它也並不是這類藥物的首選部位。

圖丨pixabay

綜上所述,肚臍眼是我們身上的一塊疤痕,天然形成,哪兒都不通。肚臍可以摸,可以摳,但需要對它溫柔一點兒。

參考文獻:

[1] 柏樹令,應大君. 系統解剖學[M].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73

[2] Moi年n M, Meyer WW, Lind J. Diameters of umbilical cord vessels and the weight of the cord in relation to clamping time. Am J Obstet Gynecol 1969; 105:604.

[3] Patel D, Dawson M, Kalyanam P, et al. Umbilical cord circumference at birth. Am J Dis Child 1989; 143:638.

[4] Naeye RL. Umbilical cord length: clinical significance. J Pediatr 1985; 107:278.

[5] Ananth CV, Oyelese Y, Yeo L, et al. Placental abru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79 through 2001: temporal trends and potential determinants. Am J Obstet Gynecol 2005; 192:191.

[6] Khati, Nadia J.; Enquist, Erik G.; Javitt, Marcia C. (1998). "Imaging of the Umbilicus and Periumbilical Region". Radiographics. 18 (2): 413–4.

[7] "Anatomy & Physiology". Openstax college at Connexions. Retrieved November 16, 2013.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掃碼加康寶為好友,發送暗號」大健康「,進入健康界大健康群

版權聲明

註:轉載僅分享,如有侵權請聯繫健康界。

文章轉載,請關注「健康界」公眾號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健康界客戶端,認證贏好禮!

好看的人,都在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