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話題丨80的電影票炒到2000,電影節除了搶票還要有什麽

特約作者 | 李勤余

6月8日,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上午8點開啟網絡售票。開票首日5分鐘內線上售票近15萬張,半個小時內售票數突破20萬張。對熟悉上影節的觀眾來說,上述數據不會讓人感到太過吃驚。手快有、手慢無,如何通過各種手段搶到熱門影片的入場券,幾乎成為影迷的必修課。但很快人們發現,比加場來得更快的是黃牛票:4K修複版《海上花》,已經從原價80元飆漲至2000元。

近年來,以上影節、北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為代表的電影節在全國各地轟轟烈烈地開展活動,形成的聲勢不可謂不大。可是電影節給公眾留下的最深刻印象,似乎仍然只是永無止境的搶票。

讓人歎為觀止的搶票,是因為中國觀眾的選擇面仍然狹窄

為什麽中國觀眾熱衷於在電影節裡瘋狂搶票?當然,不排除有個別人只是為了附庸風雅而購票,以此來凸顯自己的“品味”;也不排除有黃牛哄抬物價、唯利是圖。

但撇開這些特殊人群,大多數影迷搶票的原因無他——只是很想看自己喜歡的電影,不少電影節上放映的影片,往往是平日裡難得一見的。

如果沒有電影節的存在,或許很多影迷還沒有意識到,原來看似豐富多彩的中國電影市場的底色,仍然是比較單調的。除了國產電影和好萊塢體系的“大片”,人們很難在影院裡欣賞到大師電影、冷門佳片、過往經典。電影節,無疑為廣大影迷開辟了一片新天地。

近年來各地電影節的熱度越來越高。也從側面說明,越來越識貨的中國影迷,不願意總是被無奈地“糊弄”。在電影節中報復性消費,也就成了一種趨勢。

更重要的是,隨著社會經濟水準的不斷發展,大多數中國觀眾的觀念也隨著發生著改變。雖然許多冷門佳片和大師作品都能在互聯網上找到相應資源,但人們逐漸認識到,在影院欣賞電影所能得到的感受,是電腦螢幕所無法給予的。

更不必說,國人的版權意識在近年來得到飛速提高。盜版碟在江湖上只剩下傳說,各大視頻網站的會員數量呈幾何倍數式增長,都能說明這一點。

以上因素疊加在一起,促成了觀眾向電影節蜂擁而來。搶到票的影迷歡天喜地,恨不得在朋友圈中昭告天下,搶不到票的網友則沮喪萬分,把目光投向了黃牛。

電影節不是形象工程,影迷們應該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一些老影迷或許還記得,2016年的上影節曾經因為售票系統癱瘓引發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危機。當事,一系列故障致使影迷們情緒異常憤怒,社交平台罵聲一片,而上影節組委會也沒能給出一個令影迷們滿意的答覆,只是聲稱:疑似遭到黑客攻擊,導致客流量太大,進而系統崩潰。

令影迷們感到欣慰的是,這一情況已經得到極大改善。今年的搶票盛況依然,但售票平台得意地表示,平台系統“如絲般順滑”。如果說往年的電影節時常錯估觀眾的規模,那麽隨著經驗的積累,組織方也變得越來越遊刃有余。

不過,僅僅做到滿足觀眾的購票需求,還是不夠的。既然各大電影節都願意把自身定義為“全民狂歡”,就更應該意識到尊重公眾和影迷話語權的重要性。

網絡購票平台的問世,讓影迷們不必再受熬夜排隊之苦,可謂功德無量。但另一方面,它又在無形之間排除了一部分不擅運用網絡技術的影迷群體。短短幾分鐘內熱門影片就被哄搶一空,讓不少影迷徒呼奈何,更何況是那些手忙腳亂的中老年觀眾?

電影節不應只是年輕人的節日,如何讓電影節滿足不同年齡層次觀眾的需求,讓更多人參與到電影節的活動中來,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問題還不止於此。據統計,2015年,18屆上影節展映了近400部電影,在電影節期間一共收獲了近1800萬票房。2016年,19屆上影節有近600部電影上映,最終票房超過2000萬。2018年,上影節票房達到2841萬。這些數字無疑是喜人的,也是值得誇耀的。但是,隱藏在這些數字之下的觀眾感受,似乎卻鮮有人關注。

比方說,電影節官方推薦的新作品、重映的老電影效果如何?是否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影迷們心中的標準?又比方說,影迷們希望在電影節上看到哪些被修複的經典作品?

每一屆電影節閉幕後,我們都能閱讀到不厭其煩地列舉各項成績的通稿,但願意俯下身子,潛心到觀眾群體裡調研的組織方,卻成了稀有動物。別忘了,電影節應該依托的不是華麗的數字,而是所有影迷。看重面子忽視裡子,電影節就有淪為形象工程的危險。

電影節不是粉絲見面會,它的文化功能何在?

“抖森”湯姆·希德勒斯頓、“荷蘭弟”湯姆.赫蘭德等歐美明星確認出席上影節,易烊千璽也將現身《少年的你》的宣傳活動,這些消息,已經讓不少粉絲好好激動了一把。

往年的上影節、北影節中展映的日本電影,也在飯圈中掀起驚濤駭浪。一個無奈的事實是,國內電影節的大有異化為大型粉絲見面會之勢。

當然,一個成功的電影節從來少不了大牌明星的身影。哪怕是以藝術電影大本營自居的坎城電影節,也熱衷於和好萊塢巨星們“眉來眼去”。只是,任何一個電影節都不該僅滿足於粉絲經濟的繁榮。

仍以坎城電影節為例,1972年,其率先廢除了由各個國家的推片委員會推薦競賽片的做法,改由電影節主席和藝術總監來決定入圍作品。

坎城國際電影節LOGO

這一改變,對電影產業的影響是深遠的。人們不再糾纏於電影來自哪個國家,而更關注優秀作品的作者。這樣一來,不少新興國家的導演被成功發現,大批曾經默默無聞的作品在電影節上發光發熱。

就算是因為商業氣息濃厚而屢遭吐槽的奧斯卡頒獎禮,也仍然是世界電影的風向標。所以說,一場電影盛會的意義,不在於有多少巨星的出席、有多少票房的入账,而在於其對電影產業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可以大膽預測,未來國內各大電影節都會越辦越好,也會擁有更大的影響力。但值得擔憂的是,迄今為止,有哪些國內外優秀導演的崛起,可以歸功於某個國內電影節?又有哪一部經典作品,是被國內電影節發掘出來的?

目力所見,這些問題的答案似乎仍然是蒼白的。

當然,電影節的品牌效應,不可能誕生於空中樓閣。沒有歐洲藝術電影的悠久歷史、法國觀眾對文藝作品的偏愛,就不會有坎城電影節在電影行業中的崇高地位。同理,沒有風靡全球的商業電影、沒有深入人心的流行文化,奧斯卡也不可能如此引人關注。

近年來,日本、韓國屢有佳作,就連鄰國印度的電影,也越來越讓世界影迷刮目相看。舉辦一場電影盛會,對如今的中國城市來說不難,但要讓各國電影人帶著朝聖的心情來華,最終還需要用過硬的作品來說話。

筆者擔心的是,各地電影節組織方沉迷於漂亮的數字,把電影節當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生意”。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