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兩種丸劑,解毒化瘀!可治甲狀腺腫瘤、乳腺癌等

古代中醫對病症的分類非常詳細,僅一個感冒就能分出風寒感冒、風寒感冒、胃腸感冒等不少類型。此處要談到的「陰疽」,同樣包括了流注、鶴膝、乳岩、瘰癧、癭瘤等多種病型。

這些病症的共同特點,自要從「陰疽」這個詞去了解。「疽」是指氣血為毒邪所阻滯,局部皮膚腫脹堅硬而皮色不變的毒瘡。陰疽,即是由「寒邪」和「痰瘀」導致的瘡腫、毒瘡等

對應於現代醫學,「陰疽」為腫瘤、慢性潰瘍、骨髓炎、竇道瘺管、非哺乳期乳腺炎、甲狀腺結節、慢性潰瘍性結腸炎以及許多難治性皮膚病等。表現為病情遷延難愈,初起兼頭痛、發熱、惡寒、肢體拘急等表證,或潰後忽見痛、發熱等裡症。

清代醫家王洪緒說∶陰毒之症,都是皮色不變。分腫與不腫的,痛與不痛的,堅硬難移與柔軟如綿的,有治療這些病症的專方嗎?

王洪緒說∶

犀黃丸、小金丹、陽和湯諸方,均為陰疽要葯,照方治之,萬無一失。如若增減,定無功效。此以犀黃丸和小金丹舉例。

1、犀黃丸,異名為西黃丸(見於《治療匯要》卷下)。

組成:牛黃0.9克 乳香(去油) 沒藥(去油)各30克(研極細末) 麝香4.5克 黃米飯30 克

用法:此方有成藥。服用需遵醫囑。

主治:乳岩(乳腺癌)、橫痃(各種性病的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瘰癧、痰核、流注、小腸癰。現用於淋巴結炎、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癌、多發性膿腫、骨髓炎等見舌紅、脈滑數者。

本方所治療的這些癥狀,多由火鬱、痰瘀、熱毒壅滯而成。方中牛黃清熱解毒,化痰散結。麝香開經絡,行氣滯,散瘀血,消癰疽腫毒,因其破血化淤功效,是宮鬥劇中有名的墮胎藥。乳香調氣活血,定痛,追毒。沒藥同樣活血祛瘀,消腫定痛。黃米飯調養胃氣,以防諸葯寒涼傷胃。以酒送服,是用其活血行血以加速藥效。

多葯共用,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活血消腫,祛瘀止痛的功效。臨床主要用於各種癌症的治療及輔助治療,改善中晚期癌症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2、小金丸,始稱「小金丹」,首載於清代王洪緒所著《外科證治全生集》。

全方由麝香30g 木鱉子(去殼去油)150g 製草烏150g 楓香脂150g 乳香(製)75g 沒藥(製)75g 五靈脂(醋炒)150g 當歸(酒炒)75g 地龍150g 香墨12g組成。

上藥炮製很麻煩,藥房有中成藥賣。服用需遵醫囑。

此方具散結消腫,化瘀止痛之效。針對癥狀為痰氣凝滯所致的瘰癧、癭瘤(甲狀腺腫瘤)、乳岩(乳腺癌)、乳癖(乳腺增生),症見肌膚或肌膚下腫塊一處或數處,推之能動,或骨及骨關節腫大、皮色不變、腫硬作痛。

痰氣凝滯,始作俑者為肝氣不舒,氣鬱生痰,進而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導致脾虛,脾虛則不能化掉痰濕,痰凝結難開,日久易成腫塊積聚。治療需一方面疏肝解鬱,活血化淤,調達氣機,一方面健脾利濕化痰。

方中有補肝葯木鱉子、製草烏、沒藥、五靈脂、當歸、地龍、香墨。

補脾葯木鱉子、製草烏、楓香脂、沒藥、當歸、地龍。

活血散淤葯人工麝香、楓香脂、沒藥、五靈脂。

消腫藥人工麝香、木鱉子、沒藥、香墨。

祛濕葯製草烏、地龍。

消痰葯製草烏、香墨。

止痛藥人工麝香、製草烏、楓香脂、沒藥。

甚至還有補心藥:當歸、香墨、沒藥、製草烏。

諸葯合用,心肝脾同補,活血散淤消腫,祛濕消痰止痛,共奏散結消腫,化瘀止痛之功。

孟河醫派馬培之曰:

「此丹祛痰化濕,去淤通絡極效」,頗受古今醫家青睞,現廣泛用於乳腺、甲狀腺及攝護腺疾病的治療。北京中醫藥大學某醫院何秀蘭教授認為:目前小金丹臨床應用的範圍很廣,特別適用於乳腺癌,本人施治乳腺癌,小金丹往往為成藥中首選葯。

原方也提及小金丹可治初起乳岩,銥甜通過網路查證,發現有些人用小金丹治療乳腺癌初起有效,有些效用又不明顯。下圖為銥甜在中國中藥雜誌公眾號的評論截圖:

想到王洪緒言:照方治之,萬無一失。如若增減,定無功效。又說,內有五靈脂,不可與人蔘、高麗參、黨參同日而服。那會不會是患者在用的過程中增加或減少了用量,甚或是同時服用了人蔘,黨參等了呢?不得而知。另外,乳岩之病和心情相關,故心情好壞,亦是影響療效的一個方面吧!

如果將西黃丸和小金丹作比較,能明顯看出:兩者均有解毒的作用,小金丸偏於解寒毒,西黃丸偏於解熱毒。而對於某些用藥禁忌,何秀蘭教授認為:理論上西黃丸和小金丹均應用於實證,虛證不宜。但如果是對腫瘤患者,對寒熱證的表現不必過於拘泥,用藥面可以廣一些。

一個提醒:本文意在分享,醫家講究辨症施治,用藥請諮詢醫生哦。

我們吧

不要錯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